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080.01 A 00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469—2015 养老机构休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 specification of the elderly mental nursing in retirement organiz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5 - 08 - 31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2469—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民政厅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民政厅、宁国市社会福利院、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宁国市质 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旭军、周苏、张振粤、郑志芳、伍爱华、程慧、李琴、王琛、李琳琳、刘伟。 I DB34/T 2469—2015 养老机构休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休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服务宗旨、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 务流程、服务方式及监督考核等。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养老机构休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其他部门的休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可参照执 行。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心理护理 mental nursing 对患有生理或心理疾病的休养人员,恢复其身体基本功能,克服和预防心理障碍,提高休养人员心 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手段。 3 服务宗旨 提高休养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4 4.1 4.2 4.3 4.4 4.5 基本要求 5 应具备养老护理员资质。 应掌握心理护理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应对休养人员进行评估并制定心理疏导计划。 应制定心理服务危机处理程序,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有处理措施并有记录。 应提供专门的心理服务场所。 服务内容 5.1 应尽量满足休养人员特殊的心理需求。 5.2 服务内容包括访视、访谈、危机处理、咨询活动和社会交往。 6 服务流程 6.1 评估 1 DB34/T 2469—2015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精神状态评估(休养人员的精神状态和有无精神障碍); ——认知状态评估(休养人员的思维、表达、记忆、想象、判断及观察能力); ——情绪、情感评估(休养人员的情绪反应)。 6.2 制定计划 针对评估结果制定心理疏导计划,包括心理疏导目标、形式与方法、时间与频次、内容提纲、效果 评价时间和方法等。 6.3 实施计划 按照制定好的心理疏导计划实施,分开始阶段、进行阶段、结束阶段。 6.4 效果评价 对心理疏导的过程进行总结,及时发现新的问题,以确定下一次心理疏导的重点。 6.5 记录存档 记录每次心理疏导的时间、地点、参加者、内容、疏导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等,并将心理评估结果、 心理疏导计划和实施记录进行存档。 服务方式 6.6 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主要包括: ——口头沟通:借助语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书面沟通:借助文字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6.7 行为沟通 6.7.1 行为的主动性:倾听、询问、观察、做笔记。 6.7.2 过程的互动性:拥抱、握手、回应。 6.8 情感沟通 6.8.1 建立情感 主动了解休养人员内心需求,真诚耐心聆听休养人员倾诉,取得休养人员得信任和情感上的依恋。 6.8.2 交流情感 在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上,通过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以达到休养人员的认同。 7 监督考核 7.1 应对各项活动及个案形成记录,活动记录应完整。 7.2 养老机构应制定相应的监督考核措施,建立考核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pdf文档 DB34-T 2469-2015 养老机构休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2469-2015 养老机构休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2469-2015 养老机构休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2469-2015 养老机构休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14: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