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010 D 01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383—2017 智能煤矿建设规范 2017 - 04 - 24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7 - 24 实施 发 布 DB41/T 1383—2017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平台建设 .......................................................................... 2 5.1 5.2 5.3 5.4 5.5 6 基础设施平台 .................................................................. 2 综合自动化平台 ................................................................ 6 管理信息平台 ................................................................. 17 协同办公平台 ................................................................. 20 智能决策平台 ................................................................. 20 管理与运维 ....................................................................... 23 6.1 6.2 6.3 6.4 6.5 运维服务能力管理 ............................................................. 人员管理 ..................................................................... 资源管理 ..................................................................... 技术管理 ..................................................................... 过程控制 ..................................................................... 23 24 24 24 25 I DB41/T 1383—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顶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平顶山天 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许平煤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兴子、盛璐、田宏博、向阳、胡文涛、臧朝伟、王留根。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建峰、闫军胜、郭保柱、勇辉、张仕伟、肖振宇、胡宁、王志信、杨家山、 万军、张革委、余贵军、车云立、杨国和、魏如愿、徐其祥、李军鸿、史二听、耿明强、王建彪、付耀 杰、赵邦富、何世珍、吴红磊、田建军、张毅、路阳春、赵军业、韩澎、牛彦伟、武晓龙、郑晓伟、叶 静、王心刚、王建才、张宏伟、王姣侠、张春强、张建平、陶文钊、张存良、李忠杰、杨静谊、杨小军、 马金营、王旭明、王仕伟、张彦伟、王曦、王亚军、王领、王磊、宋博、秦振韬、肖小兵、赵利辉、朱 征、师光华、朱琳、王孔义、别深杰、刘成合、刘晶晶、韩亚军、曲德臣、董晓磊、林健、徐平生、周 松涛、谷晓红、钱文序、刘岩、陈桢桢、常慧子、蒋理科、李云涛、梁晓东、杨亚明、李向峰、李蕊、 曹兴伟、梁红涛、汤建中、支俨峰、李卫中、张杨、段鹏飞、段广铮、李磊、赵煜琪、吴海涛、田建军、 高建峰、冉艳芝、齐红旗、张晓斌、赵遵宏、司亚东、张红杨、胡松伟、邵义鹏、周红琴、杨亚彬、熊 鑫辉、周永全、张庆林、李晓鹏、李天发、刘洋、张明喆、何慧、杨蕊华。 II DB41/T 1383—2017 智能煤矿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煤矿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平台建设、管理与运维。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煤矿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21671-2008 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GB/T 22080-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GB/T 26335-2010 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规范 AQ 1011-2005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 1012-2005 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 1013-2005 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AQ 1027-2006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AQ 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AQ 1055-2008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智能煤矿 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知测量、分析、整合煤矿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安全、生产、 经营、调度、自动化、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智能管理和运行的煤矿。 3.2 煤矿信息系统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直接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人机系统。主要包括:煤矿监控 系统、煤矿监视系统、煤矿通信系统、煤矿生产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1 DB41/T 1383—2017 4 总则 4.1 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安全可靠、适用先进”的原则。 4.2 统一宽带网络传输平台、信息处理平台、数据库、接口规范。 4.3 建设功能齐全、多专业集中的矿井调度控制中心。 4.4 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 4.5 主要生产环节应设置监控、通信、监视等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远程监控。 4.6 计算机主干网络应采用千兆及以上网络;工业控制网络采用具有冗余功能的千兆及以上工业光网 络;办公网络采用有线网络或结合无线网络的方式全覆盖。 4.7 建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预测、预警。 4.8 设备应能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5 平台建设 5.1 基础设施平台 5.1.1 资金投入 5.1.1.1 信息化、自动化设备(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 1%~3%。 5.1.1.2 信息化、自动化设备(设施)运行维护投入占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总投入的比重达到 20%~ 30%。 5.1.2 组织和规划 5.1.2.1 信息化、自动化专职人员占企业年末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 0.5%~1%。 5.1.2.2 企业全部员工接受信息化、自动化相关专业培训人均学时达到每年 2 学时,专职人员相关专 业培训人均学时达到每年 20 学时。 5.1.2.3 企业决策层建立信息化、自动化领导机构。 5.1.2.4 企业自动化专职部门职能定位是自动化设备购置、安装、调试与改造/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 自动化技术服务和设备研发,提供信息技术开发及运维服务/部分或全面负责企业信息化管理/推动企业 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 5.1.2.5 企业信息化制度的建立应至少包含项目规划审批制度、项目管理制度、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标准规范、业务操作规范管理制度、设备软件采购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考核评价机制、 培训机制。 5.1.2.6 单独制定了信息化、自动化专项规划、年度信息化计划、执行情况纳入企业主要领导人年度 考核。 5.1.2.7 在企业发展战略下明确信息化发展战略,制订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5.1.3 计算机网络 5.1.3.1 基本要求 5.1.3.1.1 网络建设应符合 GB/T 21671 的规定。 5.1.3.1.2 办公网与工业网络应采用必要的网络安全设备隔离。 5.1.3.1.3 关键设备应具有冗余功能,核心业务服务器应热备份冗余。 5.1.3.2 主要技术指标 2 DB41/T 1383—2017 5.1.3.2.1 5.1.3.2.2 5.1.3.2.3 5.1.3.2.4 5.1.3.2.5 有线主干网传输带宽应不小于 1000 Mbps。 办公区桌面有线传输带宽应不小于 100 Mbps。 网络传输时延应不大于 1 ms。 网络运行效率及丢包率应满足 MT/T 1131 规定。 关键设备的抗扰度应符合 GB/T 17626.3、GB/T 17626.4、GB/T 17626.5 规定。 5.1.3.3 主要功能 5.1.3.3.1 核心交换机应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功能。 5.1.3.3.2 办公网络与工业网络应能互联互通,计算机网络应具备 VPN 联接功能,应具有网络流量监 测与控制、掉电保护、故障诊断、故障报警、电源管理等网管功能,当办

pdf文档 DB41-T 1383-2017 智能煤矿建设规范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383-2017 智能煤矿建设规范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383-2017 智能煤矿建设规范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383-2017 智能煤矿建设规范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0:54: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