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93.080.01 P 66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2483—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 2017 - 03 - 29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13/T 2483—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改扩建筹建处、长安大学、河北广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瑞君、董辉、王伟、王咏梅、崔志勇、王选仓、葛金城、蔡永利、张韶波、 张宏君、杨连红、李彦伟、康博、宋继增、李占锋、杜瑞民、崔少谦、孙晓文、李保臣、赵靖文、曹志 强、王枝枝、王朝辉、索函军、黄峰涛。 I DB13/T 2483—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的材料指标、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其它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002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T L11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DB13/T 978 旋转压实剪切实验法(GTM)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B13/T 1013 废轮胎橡胶沥青及混合料技术标准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50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JTG E6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沥青路面层间处治 asphalt pavement interlayer treatment 对夹层界面进行清扫、打毛、糙化处理或通过专门的夹层材料提高沥青路面面层之间或面层与基层 之间结合效果的措施。 3.2 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 interlayers work status 在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作用下,面层与面层之间或面层与基层之间的受力状态。 3.3 应力吸收层 stress absorbing layer 为防治反射裂缝,而在复合式路面混凝土板面上撒布或摊铺的沥青封层或夹层材料,在本标准中包 括APP油毡、玻纤格栅、撒布式应力吸收层和摊铺式应力吸收层。 3.4 防水粘结层 waterproof adhesive layer 1 DB13/T 2483—2017 为了防止雨水、雪水进入桥面及复合式路面内部结构,以及其他用水对桥体或路面结构破坏等而设 的材料层。 3.5 高渗透乳化沥青 high permeability emulsified asphalt 由沥青、渗透剂、乳化剂和水组成,且具有高渗透性并可以深入基层5cm以上的乳化沥青。 3.6 高粘沥青 high viscosity asphalt 由高粘沥青改性剂与基质沥青按一定配比混合制成,且60 ℃时具有很高的绝对粘度(≥20000Pa²s) 的改性沥青。 3.7 渗透深度penetration depth 指透层油洒布在半刚性基层上一定时间后,渗入基层内所能达到的平均深度,是评价透层材料渗透 性能的重要指标,以mm计。 3.8 防水性能water permeability properties 指下封层及防水粘结层材料所具备的防止水分浸入基层或渗入桥面内的能力,是评价封层及防水粘 结层抵抗水害的重要指标,渗水系数以ml计。 4 沥青路面层间处治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沥青路面层间处治的设计期应根据经济、交通增长以及所在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考虑环境和 投资条件等综合确定。各级公路的层间处治设计基准期不宜低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 中规定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4.1.2 沥青路面层间设计时,应重点调查环境条件、道路纵坡、曲线半径、路面结构和交通量等内容, 进行路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4.1.3 沥青路面层间处治应针对不同的结构层层间,采取不同的层间处理措施,按表 1 执行。 表 1 各级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措施 处治部位 层间处理措施 半刚性基层表面 透层和下封层 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复合式路面层间 防水粘结层 两层及以上沥青层间 粘层 4.1.4 既有路面处治设计应消除既有路面结构病害,恢复路面结构强度,改善其使用性能。 4.1.5 既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处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2 DB13/T 2483—2017 a) b) c) 根据既有路面检测评价结果,路面技术状况不能满足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但路表弯沉小于 0. 50 mm 或路面破损率小于 10%时,可直接进行层间处治及加铺设计。否则应根据损坏情况对 面层或基层病害予以处治; 既有路面技术状况满足改扩建后路面结构设计标准但不满足表面功能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恢复 其表面功能; 局部病害处治可按现行相关规范进行。 4.1.6 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应综合考虑路面结构承载能力防反射裂缝,对既有路面进行补强及 调平,按现行规范及已有经验进行。 4.1.7 路面结构拼接设计应考虑不同结构层的层间协调以及施工因素,针对拼接部位的连接、反射开 裂和渗水,提出针对性措施。 4.1.8 在基层顶面接缝部位应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应力吸收层等,抑制拼接部位反射裂缝的产生。 4.1.9 路面拼接缝部位应采取防水粘结措施。 4.1.10 隧面、桥面、复合式路面混凝土板表面均应进行糙化处理。 4.2 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 4.2.1 气候分区 结合河北省地形与气候特点,并考虑设计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根据沥青 路面设计规范及表2执行。 表 2 河北省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气候分区表 气候分区 I区 II 区 气候类型 夏炎热 夏热 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除 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 黄骅外) 沧州(黄骅) ≥30 20~30 区域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 注:气候分区以保定-沧州一线为分界。 4.2.2 道路线形指标 道路线形分级以纵坡与坡长为指标,分级标准按表3执行。 表 3 道路线形分级表 分级 特殊路段 一般路段 道路线形 纵坡>2%且坡长>500m 平坡路段 注:连续纵坡连接路段分级划定:以 3km~5km 为一个分级单元,道路条件分级以单元内最不利分级为标准。 4.2.3 交通荷载分级 交通荷载分级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交通等级为指标,分级标准按表4执行。 3 DB13/T 2483—2017 表 4 交通荷载分级表 分级 1级 2级 交通等级 特重交通、极重交通、重交通 轻交通、中等交通 4.2.4 沥青路面层间综合工作状态分级 层间综合工作状态分级以最大剪应力为标准,分为三级:Ⅰ级工作状态条件良好,Ⅱ级较差,Ⅲ级 最差。分级标准见表5。 表 5 沥青路面桥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气候分区 路面 Ⅰ区 道路线形 Ⅱ区 交通荷载 1级 2级 1级 2级 半刚性基层沥青 一般路段 Ⅱ Ⅰ Ⅰ Ⅰ 路面 特殊路段 Ⅱ Ⅱ Ⅱ Ⅰ 一般路段 Ⅲ Ⅱ Ⅱ Ⅱ 特殊路段 Ⅲ Ⅲ Ⅲ Ⅱ 桥式复合式路面 注1:桥面和复合式路面、桥与桥、桥与隧道之间过渡段或连续坡段之间过渡段长度较短时,层间工作状态分级宜 提高一个等级。 注2: 对于路面拼接部位,层间工作状态分级宜提高一个等级。 4.2.5 不同工作状态分级层间剪应力区间应符合表 6 规定。 表 6 不同工作状态分级层间剪应力值推荐值 工作状态分级 Ⅰ Ⅱ Ⅲ 层间最大剪应力/MPa 0.25 0.35 0.45 4.3 层间处治措施 4.3.1 不同分级工作状态下选用的透层和下封层材料与用量应符合表 7 规定。 表 7 不同工作状态分级匹配的透层和下封层材料及用量 透层 工作 状态 材料 高渗透乳化沥 Ⅰ 青 4 下封层 2 材料 0.6~0.8 SBS 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用量(kg/m ) 2 用量(kg/m ) SBS 改性沥青 1.3~1.5 碎石(9.5~16mm) 7.5~8.5 DB13/T 2483—2017 表 7 不同工作状态分级匹配的透层和下封层材料及用量(续) 透层 工作 状态 下封层 2 材料 用量(kg/m ) 2 材料 用量(kg/m ) “两油一料”同步碎石封层(上层 SBS Ⅱ 高渗透乳化沥 青 改性沥青,碎石,下层 SBS 改性沥青) 0.9~1.2 上层 SBS 改性沥青 0.3~0.5 下层 SBS 改性沥青 1.0~1.2 碎石(9.5~16mm) 7.5~8.5 SBS 改性沥青 1.3~1.5 碎石(9.5~16mm) 7.5~8.5 SBS 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4.3.2 不同工作状态分级下选用的粘层材料与用量应符合表 8 规定。 表 8 不同工作状态分级匹配的粘层材料与用量 工作状态 Ⅰ Ⅱ Ⅲ 2 材料 用量(kg/m ) 普通热沥青 0.4~0.6 改性乳化沥青 0.6~0.8 SBS改性沥青 0.5~0.7 改性乳化沥青 0.7~0.9 SBS改性沥青 0.6~0.8 高粘沥青 0.5~0.7 4.3.3 旧路表面、复合式结构,水泥混凝土表面采用糙化处理,按表 9 执行。 表 9 不同工作状态分级匹配的混凝土板面糙化处治措施 实际工程所属工作状态 处治方式 Ⅰ级 强力清扫 喷砂打毛 Ⅱ级 射流打毛或钢刷划毛 Ⅲ级 机械凿毛(抛丸、精铣刨) 4.3.4 不同分级工作状态下防水粘结层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表 10 规定。 表 10 不同工作状态分级匹配的防水粘结层材料 工作状态 Ⅱ Ⅲ 2 材料 用量(kg/m ) 橡胶沥青封层 2~2.2 SBS 改性沥青封层 1.6~2.0 “两油一料”同步碎 SBS 改性沥青 1.6~2.2 石封层 碎石(4.75~9.5mm) 7.5~8.5 注: “两油一料”同步碎石封层上层及下层的具体用量根据室内试验确定。 5 DB13/T 2483—2017 4.4 层间设计指标 4.4.1 透层以渗透深度和抗剪强度为设计指标,其设计标

pdf文档 DB13-T 2483-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483-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483-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483-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0:52: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