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39.060 Y 88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366—2017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2017 - 02 - 10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5 - 10 实施 发 布 DB41/T 136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洁、刘楠、王笑娟、张立新、宁娜静、邹蕾、贾昊。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田政、赵宁、侯永锋。 I DB41/T 1366—2017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钻石级别评价、镶嵌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钻石饰品镶嵌工艺评价、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证书。 本标准适用于质量在0.0400 g(0.20 ct,含)至0.2000 g(1.00 ct,含)之间的、无色至浅黄(褐、 灰)色系列的、标准圆钻型的镶嵌及未镶嵌抛光钻石饰品的品质级别评价。非标准圆钻型切工的或质量 小于0.0400 g(0.20 ct)或质量大于0.2000 g(1.00 ct)的镶嵌及未镶嵌抛光钻石饰品的品质级别评 价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人工合成钻石或经覆膜、充填、激光钻孔、辐照(或附热处理)、高温高压等优化处 理的镶嵌及未镶嵌抛光钻石饰品的品质级别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GB/T 16554 钻石分级 GB/T 18303 钻石色级目视评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GB/T 16554和GB/T 183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从钻石级别、镶嵌工艺两个方面对钻石饰品进行质量等级评价。 3.2 钻石质量等级 从质量(weight)、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和切工(cut)等四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级 别划分。 4 钻石级别评价 4.1 钻石级别的表达式 钻石级别的表达式:0.00Q。其中“0.00”为钻石质量,“Q”为钻石品质等级。 4.2 钻石质量 1 DB41/T 1366—2017 4.2.1 质量单位 钻石的质量单位为克(g)。钻石贸易中仍可用“克拉(ct)”作为克拉重量单位。1.0000 g = 5.00 ct。 钻石的质量表示方法为:在质量数值后的括号内注明相应的克拉重量。例 0.2000 g(1.00 ct)。 钻石贸易中可用克拉重量表示,例 0.2000 g 钻石的克拉重量表示为 1.00 ct。 4.2.2 质量称量 用分度值不大于 0.0001 g 的天平称量。质量数值保留至小数点后第 4 位。换算为克拉重量时,保 留至小数点后第 2 位。克拉重量小数点后第 3 位逢 9 进 1。 4.3 品质级别 4.3.1 钻石级别分数构成 按百分制对钻石的颜色、净度和切工进行级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1。 表1 钻石级别评分构成 项目 颜色 净度 切工 总计 分值 40 35 25 100 注:所有分值为整数。 4.3.2 颜色级别评价 4.3.2.1 颜色级别 颜色的总分值为40分。根据颜色变化,将钻石划分为12个连续的颜色级别,由高到低用英文字母D、 E、F、G、H、I、J、K、L、M、N、<N代表不同的色级。不同色级的分值见表2。 表2 钻石颜色级别评分表 级别 D E F G H I J K L M N <N 分值 40 38 36 34 32 28 25 20 18 15 13 10 4.3.2.2 颜色级别划分规范 4.3.2.2.1 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与某一比色石相同,则该比色石的颜色级别为待分级钻石的颜色级 别。 4.3.2.2.2 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介于相邻两粒连续的比色石之间,则以其中较低级别表示待分级钻 石颜色级别。 4.3.2.2.3 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高于比色石的最高级别,仍用最高级别表示该钻石的颜色级别。 4.3.2.2.4 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低于“N”比色石,则用<N 表示。 4.3.2.2.5 灰色调至褐色调的待分级钻石,与比色石比较颜色饱和度,参照 4.3.2.2.1 至 4.3.2.2.4 划分规范进行分级。 4.3.2.3 荧光强度级别评价 4.3.2.3.1 荧光强度的级别 2 DB41/T 1366—2017 按钻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发光强弱,划分为“强”、“中”、“弱”、“无”四个级别。 4.3.2.3.2 荧光强度级别评价 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与标准物质中荧光强度的某一粒相同,则该样品的荧光强度级别为待分级钻 石的荧光强度级别;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介于相邻的两粒比对样品之间,则以较低级别代表该钻石的 荧光强度级别;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高于比对样品中的“强”,仍用“强”代表该钻石的荧光强度级别; 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低于比对样品中的“弱”,则用“无”代表该钻石的荧光强度级别。 4.3.2.3.3 钻石荧光强度级别评价 根据钻石荧光强度级别变化,对钻石颜色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减分。钻石荧光强度级别划分及分值 见表3。 表3 钻石荧光强度级别评分表 级别 强 中 弱 无 分值 -3 -2 -1 0 4.3.2.4 分级要求 4.3.2.4.1 环境要求 颜色分级应在无阳光直射的室内环境中进行,分级环境色调应为白色或灰色。分级时采用专用的比 色灯,并以比色板或比色纸为背景。 4.3.2.4.2 人员要求 从事颜色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由2~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 成同一样品的颜色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 4.3.3 净度级别评价 4.3.3.1 净度级别 净度分为LC、VVS、VS、SI、P 五个大级别,又细分为FL、IF、VVS1 、VVS2 、VS1 、VS2 、SI1 、 SI2 、P1 、P2 、P3 十一个小级别。 钻石质量低于(不含)0.0940 g(0.47 ct)的钻石,净度级别可划分为LC、VVS、VS、SI、P五个 大级别。 4.3.3.2 净度级别的划分 净度的总分值为35分。根据净度变化,进行评分。钻石净度级别划分标准及分值见表4。 4.3.3.3 分级要求 4.3.3.3.1 环境要求 在10倍放大条件下分级,采用比色灯照明。 3 DB41/T 1366—2017 表4 钻石净度级别评分表 级别 划分依据 级别 划分标准 评分 在 10倍放大条件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包括: 10倍放大镜 LC FL 下,未见钻 2、原始晶面或人工印记位于腰围内,不影响腰部的对称,冠部不可 见。 石具内外部 特征。 1、额外刻面位于亭部,冠部不可见。 34~35 在 10 倍放大条件下,未见钻石具内部特征,可见极轻微外部特征, IF 且经轻微抛光后可去除。可存在内部生长纹理,但无反光,无色透明, 不影响透明度。 10倍放大镜 下,钻石具 VVS VVS1 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 极微小的 内、外部特 征。 25~33 VVS2 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 VS1 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 倍放大镜下难以观察。 10倍放大镜 VS 下,钻石具 16~24 细小的内、 外部特征。 VS2 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 倍放大镜下比较容易观察。 SI1 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 倍放大镜下容易观察。 10倍放大镜 SI 下,钻石具 7~15 明显的内、 外部特征。 从冠部观 SI2 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 倍放大镜下很容易观察。 P1 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可见。 P2 钻石具很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易见。 P3 钻石具极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极易见并可能影响钻石的坚固度。 察,肉眼可 P 见钻石具 1~6 内、外部特 征。 4.3.3.3.2 人员要求 从事净度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由2~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 成同一样品的净度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 4.3.4 切工分级 4.3.4.1 测量项目 4.3.4.1.1 规格 单位:毫米(mm),精确至0.01: 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全深。 4.3.4.1.2 比率 4.3.4.1.2.1 台宽比 4 DB41/T 1366—2017 比率测量,保留至1 %。 4.3.4.1.2.2 冠高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0.5 %。 4.3.4.1.2.3 腰厚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0.5 %。 4.3.4.1.2.4 亭深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0.5 %。 4.3.4.1.2.5 全深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0.1 %。 4.3.4.1.2.6 底尖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0.1 %。 4.3.4.1.2.7 星刻面长度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5 %。 4.3.4.1.2.8 下腰面长度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5 %。 4.3.4.1.3 冠角 单位:度(°),保留至0.2。 4.3.4.1.4 亭角 单位:度(°),保留至0.2。 4.3.4.2 测量方法 仪器测量法:使用全自动切工测量仪以及各种微尺、卡尺,直接对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 4.3.4.3 比率分级 4.3.4.3.1 比率级别 比率级别分为极好(Excellent,简写为EX)、很好(Very Good,简写为VG)、好(Good,简写为G)、 一般(Fair,简写为F)、差(Poor,简写为P)五个级别。 4.3.4.3.2 比率级别划分 4.3.4.3.2.1 依据 GB/T 16554 附录 C 中各台宽比条件下,冠角 (α)、亭角 (β)、冠高比、亭深比、腰 厚比、底尖比、全深比、α+β、星刻面长度比、下腰面长度比等项目,确定各测量项目对应的级别。 4.3.4.3.2.2 比率级别由全部测量项目中的最低级别表示。 4.3.4.3.2.3 影响比率级别的其他因素: 5 DB41/T 1366—2017 a) 超重比例: 1) 根据待分级钻石的平均直径,查 GB/T 16554 附录 D 钻石建议克拉质量表,得出待分级钻 石在相同平均直径、标准圆钻型切工的建议克拉质量; 2) 计算超重比例,根据超重比例,查表

pdf文档 DB41-T 1366-2017 钻石饰品品质级别评价规则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366-2017 钻石饰品品质级别评价规则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366-2017 钻石饰品品质级别评价规则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366-2017 钻石饰品品质级别评价规则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0:11: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