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20.20. B 0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512—2017 代替 DB41/T 512—2007 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2017 - 07 - 07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0 - 07 实施 发 布 DB41/T 51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41/T 512-2007《核桃生产技术规程》,与DB41/T 512-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采穗圃的建立、管理等章节,修订了育苗部分章节内容。 ——修订了核桃建园部分章节内容。 ——删除了修剪部分内容,增加了树体管理。删除了大树高接换优,增加了大树高接换优方法附录 B。 ——删除了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增加了主要病虫害种类,修改了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三门峡市林业工作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小京、彭兴龙、张改香、闫立新、张松涛、赵艳丽、王海军。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卢峰、孟昭伟、王黎明、曹德宽、赵毅、陈博、黄丽、刘格、李国豪、白社 娟、师春平、张勇、巩国洋、解荣、于冠所、乔丽。 本标准2007年12月发布,2017年5月首次修订。 I DB41/T 512—2017 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桃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大树高接换优方 法等生产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核桃(Juglans regia L.)生产,麻核桃(Juglans hopeiensis Hu)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0398 核桃坚果质量等级 LY/T 1883 核桃优良品种育苗技术规程 LY/T 1884 核桃优良品种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3 育苗 3.1 砧木培育 3.1.1 种子采集与贮藏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核桃树做采种母树。在9月上旬,果实青皮有一半开裂时采收,青皮不 开裂的堆放2 d~3 d后即可剥离。 将脱去青皮的种子放在干燥通风处阴干,忌曝晒。当内种皮和种仁不易剥离,种仁横隔膜能折断时 装袋贮藏。翌年3月下旬,干藏种子用冷水浸泡7 d~10 d催芽,每天换一次水,并将吸水后的种子在太 阳下晒3 h~5 h,待种子裂口后播种。 3.1.2 圃地选择 应选择交通便利、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做苗圃,忌重茬。 3.1.3 整地 11月土壤结冻前深耕,翌年春季播种前再耕一遍,耕前应施足底肥,浇足底墒水,耕后耙平,打埂 整畦。 3.1.4 播种 1 DB41/T 512—2017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核桃种子采用点播,种子两端平放,缝合线与地面垂直。点播深度5 cm~ 8 cm。采取宽窄行条播,宽行间距70 cm,窄行间距30 cm,株距20 cm,每667 m2播种量70 kg~80 kg, 每667 m2出苗量6000株左右。 3.1.5 播后管理 播种后应及时覆膜,做好保墒工作。播种 20 d 后开始检查出苗情况,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补播。幼 苗出土后应及时破膜放苗,防止灼伤。生长季节应追肥 2~3 次,及时松土除草 2~3 次,促苗木健壮生 长。 3.2 嫁接 3.2.1 砧木 育苗后第二年 3 月中下旬,晴天对砧木苗地面以上保留 10 cm 进行平茬,用伤口愈合剂涂抹茬口, 然后喷施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平茬苗萌芽后,保留一个健壮顶芽并抹除其他萌芽。萌条长至 50 cm 时摘 心,粗度达到 0.8 cm 以上时可进行嫁接。嫁接前 10 d 应停止灌水。 3.2.2 采穗 从采穗圃中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接穗。接穗剪下后及时剪去复叶及嫩梢,仅留 1 cm 长叶柄。 分品种捆扎,贴上品种标签,用湿布包裹。当天剪穗当天嫁接成活率高,当天用不完的接穗放在阴凉处 保湿保存。 3.2.3 嫁接时期和方法 嫁接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嫁接方法应采用方块芽接。 3.2.4 接后管理 嫁接后留2个复叶剪砧,待接芽萌发至 3 cm~5 cm时,在接芽上0.5 cm处剪砧,及时除萌、解绑、 中耕除草。 3.2.5 苗木分级 苗木分级见表1。 表 1 嫁接苗质量等级 级别 地径,cm 苗高,cm Ⅰ ≥1.2 ≥70 Ⅱ 0.8~1.2 40~70 根系状况 根系分布均匀、舒展,长于 5 cm 的侧根 10 条以上。 根系分布基本均匀、舒展,长 于 5 cm 的侧根 8 条以上。 其 他 接合牢固,愈合良好,接口上下的苗茎粗度 要接近。苗干要通直,充分木质化,无冻害、 风干、机械损伤以及病虫危害。 4 建园 4.1 园地选择 按LY/T 1884的规定进行。 4.2 品种选择和授粉树的配置 2 DB41/T 512—2017 应选择经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并公布的品种,苗木质量等级应达到Ⅱ级以 上。早实类品种适宜于立地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地方栽植;晚实类品种生长旺,适宜于立地条件较差 的地方栽植。 授粉树选择雄花期与主栽品种雌花期相同或相近的品种,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配置比例1:5~1:8。 4.3 栽植 4.3.1 栽植时间 秋栽从核桃落叶后到土壤结冻前进行,宜适当早栽。春栽从土壤解冻后到核桃萌芽前进行。 4.3.2 整地 定植穴长、宽、深 60 cm×60 cm×80 cm。挖定植穴时,心土与表土分放,每穴施有机肥30 kg与 表土掺匀回填。 4.3.3 密度 按照LY/T 1884的规定执行。 4.3.4 栽植方法 栽植时,先填入适当的熟土和土杂肥,再放入树苗,将苗木置于穴内中央,填土后轻轻向上提一下, 保持地茎部位与地面持平,使根系舒展,踏实。灌足水,水渗干后用薄膜覆盖。未成活的苗木,选用品 种、规格一致的苗木进行补植。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秋冬季应进行土壤深翻,夏季及时松土除草。坡地应扩穴放盘,提高蓄水保肥能力。 5.2 施肥 5.2.1 基肥 基肥以施土杂肥为主,在果实采收后到发芽前结合放树盘或深翻施入,幼树每 667 m2 施肥 2000 kg~ 4000 kg,盛果期每 667 m2 施肥 4000 kg。 5.2.2 追肥 4月份萌芽前以施氮肥为主,每667 m2可施入尿素20 kg~30 kg;花后6月份以氮磷钾混合施肥,可 施尿素配适量磷酸二氢钾。 5.3 水分管理 有条件时“清明”前灌足1次发芽水,“立冬”前灌足1次封冻水,花后幼果膨大期灌水1次。严重 干旱时及时浇水,水质标准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执行。 6 树体管理 3 DB41/T 512—2017 6.1 树形选择 土地肥沃的稀植果园采用主干疏层形,土壤瘠薄的密植园采用自然圆头形或开心形。 6.2 树形的培养 6.2.1 主干疏层形 早实品种干高0.8 m~l.2 m,晚实品种l m~1.5 m,一层主枝3~4个,层内枝距0.3 m,二层主枝2 个,层内枝距0.2 m,三层主枝1个。一、二层间距l m~1.5 m,二、三层间距0.6 m~1 m。一层主枝配 备侧枝3个,二、三层主枝配备侧枝2个。 6.2.2 自然圆头形 干高1 m,主枝5~7个,不分层,螺旋状均匀地排列在主干上,主枝间距0.4 m~1 m,越往上部间 距越小,形成塔形树冠。 6.2.3 开心形 干高 1 m,主枝 3~4 个,不留中心干,树冠呈碗状,每主枝留侧枝 2~3 个,构成 2~3 层叶幕层。 6.3 修剪 6.3.1 时间 白露后至萌芽前进行。 6.3.2 方法 选中心干,选一层二层主枝,层间距保留1 m~1.5 m,开张主枝角度为60°;修剪主枝:剪去背上 枝、直立枝、下垂枝,留侧生枝,把主枝剪成扇形;打开层间距,剪去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干枯 枝、背后枝、下垂枝、过密枝、细弱枝,培养结果枝组,提升树势,组层分明。大树、放任树可采用高 接换优方法(见附录B)。 7 主要病虫害防治 核桃主要病虫害种类有:云斑天牛、核桃举肢蛾、桃蛀螟、吉丁虫、黄须球小蠹、木撩尺蠖、核桃 横沟象、核桃扁叶甲、桑白蚧、芳香木蠹蛾、金龟子、刺蛾、草履蚧等虫害;核桃炭疽病、黑斑病、溃 疡病等病害。其防治方法见附录A,农药使用参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8 采收 8.1 采收时期 在 9 月上旬至中旬,即农历白露前后,青果皮由绿变黄,1/3 自然开裂时采收。 8.2 采收方法与处理 应分品种采收,小树可直接采摘,大树用竹竿或有弹性的长木杆敲击果实所在的枝条或直接触落果 实。敲打时应从上至下,从内向外,顺枝进行,要避免损伤枝芽。 4 DB41/T 512—2017 8.2.1 脱青皮 堆沤脱皮法:果实采收后堆放阴凉处,厚度 50 cm 左右,用薄膜覆盖,一般堆沤 3 d~5 d,当青 果皮离壳或开裂达 50%以上时,即可用棍敲击脱皮,对未脱皮者可再堆沤数日,直到全部脱皮为止。 乙烯利脱皮法:果实采收后,在浓度为 0.3%~0.5%乙烯利溶液中浸蘸 30 秒左右,再按 50 cm 厚度 堆放在阴凉处或室内,加盖薄膜 2 d 左右可离皮。 8.2.2 坚果漂洗 将脱皮的坚果装筐,把筐放在流动的清水中,用竹扫帚搅洗,洗净为止。 8.2.3 坚果晾晒 洗好的坚果阴干,待大部分水分蒸发后再摊放在芦席或竹箔上晾晒。坚果摊放厚度不应超过两层果, 晾晒时要经常翻动,一般经 6 d~7 d 即可晾干。 8.2.4 坚果干燥的判断 坚果碰敲声音脆响,横隔膜易于用手搓碎,种仁皮色由乳白变为淡黄褐色,种仁含水量不超过 8%。 8.3 贮藏 8.3.1 常温贮藏 将晾干的核桃装入布袋、麻袋或筐内,堆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室内贮藏。 8.3.2 低温贮藏 贮量不大时,可将坚果装入袋中,贮存在 0 ℃~5 ℃的冰箱中,保质期可达 2 年;大量贮存时可 用麻袋包装,贮存在 0 ℃~1 ℃的低温冷库中。无冷库的地方,可选用 0.2 mm~0.3 mm 厚的聚乙烯膜 做成帐,然后将晾干的核桃封于帐内,将帐内含氧量控制在 2%以下即可。 5 DB41/T 512—2017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A.1 核桃主要虫害防治方法参见表A.1。 表 A.1 名称 核桃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危害症状 活动习性 防治方法 被害部位 皮层 稍开 2~3 年发生 1 代,成虫或幼虫在树

pdf文档 DB41-T 512-2017 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512-2017 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512-2017 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512-2017 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56: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