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30 B 44 备案号:55981-2017 海 南 DB46 省 地 方 标 准 DB46/T 435—2017 苏卡达陆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2017-09-05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12-05 实施 发 布 DB46/T 43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海口玖阄两 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口泓盛达农业养殖有限公司、海口泓旺农业养殖有限 公司、陵水健丰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丕鹏、方林、莫燕妮、周婷、王世力、陆宇燕、韩克勤、陈穗彬、陈如江、 陈伟岗、李仕宁、周峰婷。 I DB46/T 435—2017 苏卡达陆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苏卡达陆龟人工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养殖场建设、设施设备、饲料和饮用水、养殖管 理、安全管理、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苏卡达陆龟的人工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J/T 8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LY/T 1565 陆生野生动物饲养场通用技术条件 两栖、爬行类 LY/T 2499 野生动物饲养场总体设计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471 绿色食品 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苏卡达陆龟 sulcata tortoise 苏卡达陆龟 Geochelone sulcata,又称苏卡达龟、苏卡达象龟。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陆龟科, 土陆龟属。主要外部形态特征是后腿两侧有2~3个粗大的角质节结,头部和四肢呈象牙色至棕色,前足 表面生长有粗大的鳞片。 3.2 稚龟 infancy turtle 孵化出壳后至卵黄吸收干净、脐带脱落后,尚未开食的苏卡达陆龟。 3.3 幼龟 juvenile turtle 1 DB46/T 435—2017 稚龟开口进食后至6月龄的苏卡达陆龟。 3.4 亚成体龟 subadult turtle 7月龄至性成熟前的苏卡达陆龟。 3.5 成龟 adult turtle 性成熟的苏卡达陆龟,繁殖用龟。 3.6 受精斑 fertilization spot 受精卵产出15 d~20 d内,卵壳中央部位出现的乳白色不透明斑。 3.7 孵化介质 incubation medium 孵化龟所用的保温和保湿材料,有蛭石、沙土等。 4 养殖场建设 4.1 4.1.1 4.1.2 4.2 4.2.1 4.2.2 4.2.3 4.3 养殖场资质 具有批准人工养殖苏卡达陆龟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具备人工养殖苏卡达陆龟的规范化场地、养殖设施、以及相应的设备和技术管理条件。 选址 场区宜建在背风处向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应符合 LY/T 1565 的相关要求。 养殖场环境质量符合 NY/T 388 的相关要求。 水源水量充足,便于取用,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相关要求。 场区规划 4.3.1 养殖场内应分为明确的养殖管理区、养殖区、辅助养殖区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 4.3.2 养殖管理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办公场所、员工生活场所等。 4.3.3 养殖区为由饲养繁殖房舍、室外养殖池和人工孵化室构成。 4.3.4 辅助养殖区主要包括饲料室、饲料加工间、隔离间(区)、龟病诊疗室、药房、仓库和工具房 等,隔离间(区)、龟病诊疗室应远离饲料库、饲料加工间。 4.3.5 其余参考 LY/T 1569 和 LY/T 2499 的有关要求。 5 设施设备 5.1 养殖房舍 5.1.1 养殖房舍宜采用高强度的保温隔热材料建筑,养殖房舍内墙表面应光滑平整无缝隙,墙面不易 脱落。 2 DB46/T 435—2017 5.1.2 养殖房舍应保持干燥、通风,墙壁安装有通风换气的排气扇或留有通风孔,室内地面应硬化处 理。 5.1.3 养殖房舍应安装供水管道和设施,具备在冬季增加防寒保温和夏季防暑降温的设施,冬季应安 装安全可靠的加温设备,室内外均有照明设施。 5.2 养殖池 2 5.2.1 养殖幼龟、亚成体龟的养殖池建在室内,材料可选用木板、塑料板或瓷砖等建成,面积 3 m ~6 2 m ,高 40 cm~60 cm。 5.2.2 池内固定区域布设食盆、饮水盆、泡浴盆、龟屋、隐蔽物。 5.3 养殖围栏 5.3.1 养殖亚成体龟、成龟的养殖围栏建在室外,材料可选用水泥板、木板、铁皮、瓷砖、铁丝网等, 2 2 面积 20 m ~100 m ,高 60 cm~80 cm,池底保持原土状态,种植花草和果树等。 5.3.2 饲养亚成体龟时,围栏内布设龟屋和隐蔽物;饲养成龟时,围栏内还应建设繁殖房(棚)、或 2 2 繁殖场,面积按每只雌龟 0.4 m ~0.5 m ,地面铺垫 25 cm~30 cm 厚的沙土。 5.3.3 围栏内固定区域布设食台、饮水池和泡浴池及水龙头。 5.4 饲养箱 5.4.1 用于稚龟和幼龟的饲养箱采用陆龟专用养殖箱或自行制作。自制的材料选用木板、不锈钢板或 PVC 板等,可建成多层货架式。 5.4.2 自制饲养箱长 1 m~2 m,宽 60 cm~1 m,高 25 cm~35 cm。箱内放有龟屋或隐蔽物,箱侧或 箱角的上部安装有 1~2 只加温灯。稚龟饲养箱内固定位置放置饮水盆,幼龟饲养箱内固定位置放置食 盆和饮水盆。 5.5 其他设施设备 5.5.1 应配置专门的孵化室及孵化设施、饲料加工设施、饲喂器具、加温设备、冷藏设备和安保监控 设备等。 5.5.2 孵化房可按普通民房要求建造,宜建在通风阴凉处。孵化设施包括孵化器具和照卵器具等,孵 化器具可采用木箱、泡沫箱、塑料箱、温控孵化器等。 5.5.3 饲料加工间应配备有饲料加工器具、冷藏设施等。大型养殖场可自建冷库,小型养殖场和家庭 式养殖可采用 300 L 或更大的冷柜等。 5.5.4 龟病诊疗室和药房应配备常用的诊断设施、治疗器材和药品。 5.5.5 养殖场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备。 6 饲料和饮用水 6.1 饲料 6.1.1 主食饲料原料以选用高钙磷比、粗纤维、低草酸和低蛋白的植物为原则,包括高纤维的草本植 物和木本植物的嫩枝叶,如牧草、野草、红薯叶、桑树叶、苜蓿叶等;辅助饲料原料包括南瓜、黄瓜、 莴苣、仙人掌、胡萝卜等,或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应符合 NY/T 471 的相关要求。 6.1.2 饲料原料应新鲜,无污染,无毒害,无霉变、无结块及异味。 6.1.3 饲料原料在加工前,应清除掉腐烂部分、虫卵、异物和杂质,然后清洗晾干。 3 DB46/T 435—2017 6.1.4 加工时,根据龟大小将长叶原料如牧草切成 4 cm~6 cm 的小段,阔叶原料如红薯叶切成 2 cm~ 3 cm 的小段;瓜果和块根类原料如南瓜和胡萝卜切成长 4 cm~6 cm、厚 0.5 cm~1 cm 的细条。 6.1.5 加工的饲料应保持新鲜、无毒、无害、无虫,严禁使用腐败变质的饲料,严禁添加激素等违禁 药品。 6.1.6 饲料质量卫生需符合 GB 13078 的相关要求。 6.1.7 严禁在疫区采购饲料原料。 6.2 6.2.1 6.2.2 7 饮用水 陆龟饮用水水质符合 NY 5027 的相关要求。 在龟活动区域的固定位置放置饮水盘,保持水质清洁。 养殖管理 7.1 7.1.1 7.1.2 7.1.3 7.1.4 7.2 7.2.1 引种 应从养殖技术成熟稳定、具有种源繁育能力和资质的养殖场引种。 引进的龟包括养定的幼龟、亚成体龟和成龟。 引种和运输前在主管部门按相关规定办理相应的手续或证明。 引进后,应以龟大小归类分别隔离饲养 1 个月,按 7.4 给出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 孵化 孵化前的准备 7.2.1.1 对孵化箱清洗后晾干备用,对不同孵化介质应采用适宜方法清洗消毒。 7.2.1.2 移入龟卵前,将孵化介质装入孵化箱,孵化介质厚 15 cm~20 cm。 7.2.1.3 孵化介质湿度为 70%~75%。蛭石和沙土的湿度检测可采用手握孵化介质的方式,即用手抓起 一团孵化介质,紧握松开后用拇指轻拨孵化介质,孵化介质能散开即可。 7.2.2 孵化管理 7.2.2.1 将龟卵按 1 cm~2 cm 的间隔单层或双层摆放在孵化箱内孵化介质上,每层龟卵上铺撒 2 cm~ 3 cm 厚的孵化介质,加箱盖、塑料薄膜或湿布后移入孵化房孵化。 7.2.2.2 孵化介质湿度保持在 70%~75%。定期检查湿度,必要时及时调节湿度。可采用洒水,打开箱 盖,去掉塑料薄膜等方式。 7.2.2.3 采用自然温度孵化时,将孵化器放入房内阴凉处即可;采用恒温孵化时,孵化房或孵化箱温 度控制在 29 ℃~31 ℃。 7.2.2.4 7 d~10 d 检查 1 次龟卵,拣选出未受精卵和死胎卵。受精卵可采用照卵器或手电筒检查, 即在背光处用照卵器或手电筒从龟卵下方或一侧照射,卵壳内可看到不透明的乳白色受精斑或血丝即为 受精卵。 7.2.2.5 受精斑明显可见的卵与受精斑不明显的卵和未受精卵分箱摆放后继续孵化,卵摆放方式按 7.2.2.1 给出的细节。 7.3 稚龟管理 7.3.1 饲养前对各种用具、饲养箱进行消毒,用 5 mg/L~10 mg/L 的漂白粉或 15 mg/L~20 mg/L 的 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至少 3 次,晾干备用。 4 DB46/T 435—2017 7.3.2 孵化出壳的稚龟,收集后移入稚龟饲养箱内暂养。 7.3.3 暂养环境温度和湿度分别保持在 31 ℃~34 ℃和 50%~70%,每天将龟放入 28 ℃~30 ℃温水 中 10 min,水深不超过龟背甲高的三分之二。 7.3.4 待稚龟的卵黄吸收干净、脐带脱落后移到幼龟饲养箱内饲养。移入前用 0.2%盐水或 1 mg/L 高 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 10 min,水深不超过鬼背甲高的三分之二。 7.4 7.4.1 饲养管理 总则 7.4.1.1 7.4.1.2 7.4.1.3 7.4.1.4 7.4.2 每天定时定

pdf文档 DB46-T 435-2017 苏卡达陆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T 435-2017 苏卡达陆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T 435-2017 苏卡达陆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T 435-2017 苏卡达陆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44: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