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B 20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409—2017 玉米机械粒收测产技术规程 2017 - 07 - 07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0 - 07 实施 发 布 DB41/T 1409—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少昆、王俊忠、王克如、葛树春、黄达、庞少浦、慕兰。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赵久然、赵明、董树亭、崔彦宏、高聚林、王立春、薛吉全、刘永红、王俊河、 王璞、杨祁峰、谢瑞芝。 I DB41/T 1409—2017 玉米机械粒收测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测产的术语和定义、田间测产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机械粒收的田间测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3-2009 玉米 GB/T 21961-2008 玉米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 GB/T 21962-2008 玉米机械收获 技术条件 NY/T 1355-2007 玉米收获机 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GB 1353-2009界定的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械粒收 利用能一次完成玉米籽粒收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玉米籽粒的机械作业方式。 3.2 样方 用于测量玉米产量而随机设置的具有一定面积和代表性的样本范围。 3.3 玉米杂质率 玉米机械粒收时,杂质质量占全部籽粒样本质量的百分比。 3.4 玉米籽粒破碎率 玉米机械粒收时,破碎玉米籽粒质量占全部籽粒质量的百分比。 4 田间测产方法 4.1 收获条件 玉米收获机械和天气状况等收获条件应符合GB/T 21961-2008、GB/T 21962-2008和NY/T 1355-2007 规定。 4.2 专家组成 1 DB41/T 1409—2017 专家组一般由5~7人组成。农业部认可的测产结果应至少有2名全国玉米栽培学组和农业部专家指 导组成员。 测产时,测产专家应在丈量面积、收获、称重和水分测定的现场,并监督所有田间测定过程,计算 测产结果,做到“三准确”(测产称重准确,面积丈量准确,数据计量准确)。 4.3 资料准备 测产前,被测单位应向专家组提供所验收田块的地点、农户名、前茬作物及产量、种植品种、面积 和栽培管理资料,以及初测理论产量数据。 4.4 4.4.1 测产面积与样方选点方法 面积<3335 ㎡(5 亩)的地块,两边各去除至少 4 行,地头去除至少 2 m,其余全部收获。 4.4.2 面积 3335 ㎡~66700 ㎡(5~100 亩)的地块,实收样方面积≥3335 ㎡(5 亩)。按照收获机每 割幅收获行数和最低实收面积要求确定收获样方和行走路线,样方应能够均匀分布、覆盖全田,收割行 走路线如图 1 所示。收割后严格测量实收区域地块的长度、宽度,计数收获的总行数,计算总收获面积。 每收完一个割幅,需要跳过一到几个割幅进行下一次收割。例如,4行收割机每次收4行,中间应隔 4、8、12、……行,再收下一个4行,直到达到要求的收获面积。需要复测时,从同一块地选点,按同 样的方式收获。 4.4.3 单块面积>66700 ㎡(100 亩)的地块,实收面积≥6670 ㎡(10 亩)。实收样方与收割路线如 图 1 所示。 a)奇数割幅样方 b)偶数割幅样方 图1 样方收割路线示意图 4.4.4 多地块、大面积测产验收,应先全面查看地块,结合初测理论产量把验收地块分为高、中、低 产(或 1、2、3)三类地块,根据三类地块的面积及其比例,选择能代表高、中、低(或 1、2、3)三 2 2 类的地块作为测产田。对于多地块、面积在 67 hm (千亩)规模的合计不应少于 10 个实测地块,670 hm 2 (万亩)规模的不少于 30 个实测地块,6700 hm (十万亩)规模的不少于 50 个实测地块,每个实测地 块实收样方面积≥1334 ㎡(2 亩)。然后将测定的产量结果进行统计,分类计算出产量结果,再计算 出验收田块的平均产量。 4.5 4.5.1 2 测产步骤 确定收获区域 DB41/T 1409—2017 根据待测地块行长、总行数、收获机械割幅宽度与行数以及最低要求的实收面积,确定实收的区域。 4.5.2 机械准备 收获时提前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确保正常作业。 作业前检查联合收割机、运输车内应无玉米籽粒、杂质。如需要两台或以上收割机,应为同一厂家、 同一型号。 4.5.3 核实收获面积 用测量轮或皮尺丈量实收面积。 4.5.4 测定样方玉米籽粒鲜重 测产收获样方内所收玉米籽粒经计量器具称重,除去装载车(容器)自身重量后为样方玉米籽粒鲜 重(kg),按计量工具精度计量。 4.5.5 测定籽粒含水量 在收获的籽粒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 5 批籽粒样品,每批样品应≥5 kg;取样后立即采用国家认 定并经校正的谷物水分测定仪,并由有经验的人员测定籽粒含水量,每批样品测定 5 次,取平均值。测 定后的籽粒样可留做其他指标测定。 4.5.6 测定玉米杂质率和玉米籽粒破碎率 在收获的玉米籽粒中,随机抽取约 2 kg 玉米籽粒样品(也可利用测定过籽粒含水量的样品),采 用四分法取 500 g 左右,称其重量,计为 W;再将其分为籽粒和杂质两部分,籽粒部分称重计为 KW,杂 质部分称重计为 NW;然后将籽粒部分分为完整籽粒和破碎籽粒两部分,破碎籽粒部分称重计为 KW0,按 公式(1)计算玉米杂质率,按公式(2)计算玉米籽粒破碎率: V1  NW ...................................................................................(1) W 式中: V1 ——玉米杂质率; NW ——杂质部分重量,单位为千克(kg); W ——玉米籽粒样品的总重量,单位为千克(kg)。 V2  KW 0 .................................................................................. (2) KW 式中: V2 ——玉米籽粒破碎率; KW0 ——玉米破碎籽粒重量,单位为千克(kg); KW ——玉米籽粒重量,单位为千克(kg)。 4.5.7 测定产量损失率 在收获后的样方内,随机选点,调查收割宽幅 2 m 长样点内掉落的玉米穗、籽粒(包括破碎粒), 分别称量落穗籽粒重和落粒重量,即可计算出产量损失率。每块地至少随机取 5 个代表性样点测定落粒 量、落穗量。 3 DB41/T 1409—2017 4.5.8 玉米籽粒产量计算 按公式(3)计算玉米籽粒产量。按籽粒含水量 14.0%计算出实际产量(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 风干后再校正)。 M  m  (1  V1 )  (1  W 1 )  667 ......................................................... (3) S  (1  W 2 ) 式中: M ——玉米籽粒产量,单位为千克每667平方米(kg/667 m2); m ——玉米鲜籽粒重量,单位为千克(kg); V1 ——玉米籽粒杂质率; W1 ——玉米鲜籽粒含水率; S ——收获玉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W2 ——籽粒含水率为14.0%。 4.5.9 填写测产报告 测产结束后,由测产专家撰写测产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测产组织单位、测产日期、测产地点与地 块、测产地块面积、种植品种、收获机械型号、每个割幅行数、实收样方的总行数、实收面积、产量结 果、收获质量(落粒量、落穗量,杂质率、籽粒破碎率)、生产技术建议等,并在测产报告上签字。 4 DB41/T 1409—201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玉米机械粒收测产验收数据调查表格式 玉米机械粒收测产验收数据调查表 填表人: 一、基本信息 验收地点 前茬情况 种植品种 播种时间(月/日) 种植面积(667 ㎡) 出苗时间(月/日) 播种密度(株/667 ㎡) 计划行距(cm) 吐丝时间(月/日) 收获时间(月/日) 计划株距(cm) 生产管理情况 其他 二、理论产量调查 2.1 收获密度 样点 行距(cm) 株距(cm) 密度(株/667 ㎡) 果穗平均重量(g) 出籽率(%) 籽粒含水量(%) 落粒率(%) 落穗率(%) 产量损失率(%) 1 2 3 4 5 平均 2.2 果穗 样点 1 2 3 4 5 平均 理论产量(kg/667 ㎡) 三、收获质量评价 3.1 田间情况 样点 1 5 DB41/T 1409—2017 2 3 4 5 平均 3.2 籽粒情况 样点 收获籽粒含水量(%) 破碎率(%) 杂质率(%) 长度(m) 宽度(m) 收获面积(667 ㎡) 收获籽粒鲜重(kg) 收获产量(kg/667 ㎡) 动力 割副 收获行数 测定距离(m) 收获时间(s) 速度(km/h) 1 2 3 4 5 平均 四、籽粒收获产量 测产收获面积(667 ㎡) 样点 1 2 3 平均产量(不包括落穗)(kg/667 ㎡) 平均产量(包括落穗)(kg/667 ㎡) 五、收获机具 5.1 收获机具 机具型号 5.2 收获速度(行进速 度) 样点 1 2 3 4 5 平均速度(km/h) 6 DB41/T 1409—2017 六、其他 6.1 6.2 7 DB41/T 1409—201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玉米机械粒收测产验收报告样式 玉米机械粒收测产验收报告 XXXX 年 XX 月 XX 日,受 XXXXXXXXX 委托,XXXXXXXX 组织专家对位于 XXXXXXXXXXXXX 的玉米田块进 2 行了现场机械粒收测产,该田块为 XXXXXXXX,地块面积 XXXXX m ,种植品种为 XXXXXXX。 按 DBXXXXX 规定的玉米机械粒收测产方案和程序进行,测产收获机械为 XXXXXX 型谷物联合收割机, 测产结果如下: 2 1、经对机械粒收测产样方测量,样方长 XXXX m、宽 XXXX m,样方面积 XXXXX m 。 2、样方内所收玉米籽粒经地磅称重,并除去装载车自身重量后,籽粒重量为 XXXXXX kg。 3、在收获的玉米

pdf文档 DB41-T 1409-2017 玉米机械粒收测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409-2017 玉米机械粒收测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409-2017 玉米机械粒收测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409-2017 玉米机械粒收测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41:4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