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20 B 2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2524—2017 复合紫花苜蓿草颗粒生产技术规程 2017 - 05 - 17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13/T 2524—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智健飞、于合兴、刘忠宽、刘振宇、秦文利、谢楠、冯伟、王连杰、杨振立。 I DB13/T 2524—2017 复合紫花苜蓿草颗粒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紫花苜蓿草颗粒加工的相关术语、定义、方法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紫花苜蓿草颗粒的生产和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6765-1997 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 NY/T 1170-2006 苜蓿干草捆质量 NY/T 140-2002 苜蓿干草粉质量分级 3 基本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青干草 green hay 指适时收割的牧草,经自然或人工干燥调制而能够长期贮存的青绿干草。 3.2 草粉 green-hay powder 指将适时收获的牧草,进行自然干燥或人工高温快速干燥,用机械粉碎成一定细度的粉状,进行 贮藏或用以加工草颗粒或作为配合饲料的原料。 3.3 草颗粒 green-hay pellet 指将粉碎到一定细度的草粉原料与水蒸气充分混合均匀后,经颗粒机压制而成的饲料产品。 3.4 粉化率 pulverization ratio 指颗粒饲料在规定条件下产生的粉末重量占其总重量的百分比。 4 紫花苜蓿草颗粒生产技术 1 DB13/T 2524—2017 4.1 紫花苜蓿原料生产 4.1.1 适时收割 紫花苜蓿最佳刈割期为初花期,不能超过盛花期,冬前最后一次刈割应在苜蓿停止 生长前 2O d~30 d 进行,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大于 5 cm。 4.1.2 青干草调制 4.1.2.1 干燥 为了节约能源,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刈割后的苜蓿先在田间晾晒至含水率较低 (一般在 40 %~50 %)时,再运回用烘干设备进一步干燥。干燥后的苜蓿含水率应低于14 %。 4.1.2.2 青干草贮存 青干草没有及时加工草粉时应贮存,贮存分为露天堆垛和草棚堆藏。 4.1.2.2.1 露天堆垛 选择地势平坦干燥、排水良好、背风和取用方便的地方,堆成长方形或圆形草垛,上覆盖塑料布 以防雨淋日晒。 4.1.2.2.2 草棚堆藏 建立简单干草棚,减少青干草的营养损失,棚藏时,使棚顶与干草保持一定距离,便于通风。 4.1.3 草粉生产 4.1.3.1 原料选择 选择颜色青绿或黄绿,具有草香味,品质优的青干草作为草粉加工原料。 4.1.3.2 草粉加工 选择 2 mm 筛目饲料粉碎机进行加工。具体操作见各粉碎机说明。 4.1.3.3 草粉贮藏 草粉加工后,定量分装,运输堆放在干燥的地方备用。 4.1.4 配料准备 按复合草颗粒单位生产量准备草粉、亚麻饼、能量蛋白合剂、磷酸氢钙、人工盐、畜禽用复合添 加剂等。 4.1.5 紫花苜蓿草颗粒加工 4.1.5.1 草颗粒加工设备 加工草颗粒设备主要是颗粒机或颗粒机组。小规模生产中通常只用颗粒机单机进行制粒。规模化、 商业化的草颗粒生产中更多使用由颗粒机与各种配套设备组成的机组。颗粒规格即颗粒直径范围为 1 3 3 mm~15 mm。一般苜蓿颗粒的容重在 500 kg/m ~700 kg/m 。 现在使用较多的草颗粒机一般由搅拌、压粒、传动、机架四个部分组成,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a) 功率:11~13 千瓦; b) 工作转速:350 转/min~550 转/min; 2 DB13/T 2524—2017 c) d) e) f) g) 筛子孔径:6 mm、4.5 mm、3.2 mm; 生产率:当孔径为 6 mm 时,250 kg/h;当孔径为 4.5 mm 时,200 kg/h; 当孔径为 3.2 mm 时, 150 kg/h; 颗粒规格:直径 8mm、6mm、4.5mm、3.2mm,长度可调节; 可压草粉细度:不大于 1 mm; 颗粒冷却方式:自然冷却式。 4.1.5.2 制粒前后的物料温度与水分的变化状态。 4.1.5.3 复合紫花苜蓿草颗粒加工流程 20℃ 11~12.5 % 130  C 蒸气 2  5% 喂料器  室温  3  5  C 12  13 %  包 装 调 质 50  85  C 14  17 .5% 制 粒 60  93  C 14  17 .5% 室温 11 .5  12 .5% 加工草颗粒关键技术是调节含水量,豆科饲草最佳含水量在14 %~16 %,禾本科饲草最佳含水量在 13 %~15 %。 4.1.5.3.1 配方设计 按各种家畜家禽的营养要求,配制含不同营养成分的草颗粒。 4.1.5.3.2 原料混合 按照草颗粒配方设计要求,各种配料按单位产量比例与少量草粉预混合,再加入全部草粉混匀, 进入下一道加工程序。原料在混合前准确称量,量小的配料必须经过预混。一般草粉(紫花苜蓿)含 量在55 %~60 %、精料(玉米、高粱、燕麦、麸皮等)35 %~40 %、矿物质和维生素3 %、尿素1 %组成 混合饲料。 4.1.5.3.3 复合草颗粒成型 混合均匀的原料进入草颗粒成型机挤压成型,碎散部分回笼再加工,成型颗粒进入散热冷却装置, 冷却后的草颗粒含水量不超过13 %。由于含水量甚低,适于长期贮存而不会发霉变质。 4.1.5.3.4 复合草颗粒冷却 成型颗粒进入冷却装置散热冷却后,送入成品出口。 4.1.5.3.5 复合草颗粒分装、贮藏 草颗粒成品在出口定量包装,封口后送入仓库贮藏。 5 紫花苜蓿草颗粒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 冷 却 DB13/T 2524—2017 5.1 包装 产品包装上应有清晰牢固的标签,标签的内容应符合 GB 10648-1999 的规定。 草颗粒产品应用不透水塑料编织袋包装,其重量偏差应不超过净重量的 0.5 %。以防止在贮藏过 程中吸潮发霉变质。 5.2 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潮、防火、防污染。 5.3 贮存 草颗粒安全贮藏的含水量一般应在12 %~15 %以下。在高温、高湿地区,草颗粒贮藏时应加入防腐 剂,常用的防腐剂有甲醛、丙酸、丙酸钙、丙酸醇、乙氧喹等。 贮藏时,不得直接着地,下面最好垫一层木架子,要求堆放整齐,每间隔 3 m 要留通风道。 堆 放不宜过高,距棚顶距离不小于 50 cm。露天存放要有防雨设施,晴朗天气要揭开防雨布晾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13-T 2524-2017 复合紫花苜蓿草颗粒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524-2017 复合紫花苜蓿草颗粒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524-2017 复合紫花苜蓿草颗粒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524-2017 复合紫花苜蓿草颗粒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40: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