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7 B 23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2558—2017 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 2017 - 09 - 06 发布 2017 - 10 - 06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2558—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庞昭进、郭安强、李明哲、杨建忠、王万兴、温静、郝洪波、郑书宏、崔海 英。 I DB13/T 2558—2017 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栽培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马铃薯栽培技术、谷子栽 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低平原一年两作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383-201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13/T 840 无公害谷子(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13/T 846-2007 无公害粮食、油料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DB13/T 1134-2009 谷子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早熟马铃薯品种 出苗后80d内可以成熟收获的马铃薯品种。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DB13/T 846中的规定。避免选择茄科前茬、pH值>8的碱性土壤以及上茬施用过马 铃薯敏感除草剂的地块。 5 马铃薯栽培技术 5.1 播种前准备 5.1.1 品种与种薯 1 DB13/T 2558—2017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早熟马铃薯品种。种薯质量应符合GB 18133的要 求。 5.1.2 种薯催芽晒种 播前15 d~20 d 进行种薯催芽晒种。先置于15 ℃~20 ℃、黑暗处平铺2层~3层进行催芽。在催芽 过程中淘汰病、烂薯和纤细芽薯,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等。一般芽长不超过1 cm,如采用机械 播种,芽长不宜超过0.5 cm。晒种一周左右,于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把种薯放在棚架或草席上,让 太阳光直接照射。 5.1.3 切块 切块大小以30 g为宜。每个切块带1个~2个芽眼。切刀用75%的酒精消毒,一刀一沾,轮流使用; 或0.5 %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切刀浸泡6分钟以上。发现病烂薯时及时淘汰,切到病烂薯时要把切 刀擦拭干净后再用酒精等进行消毒。切块后用含有多菌灵(约为种薯重量的0.3 %)的不含盐碱的植物 草木灰或滑石粉拌种,并进行摊晾1h以上,使伤口愈合,避免堆积过厚,以防烂种。拌种后2天以内完 成播种。 5.1.4 整地 深耕,耕作深度≥30 cm。播前旋耕,使土地平整、无大土块。 5.1.5 施基肥 按照NY/T 496-2010要求,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全生育期总施肥量按每生 产1000 kg马铃薯需氮肥(纯氮)5 kg~6 kg、磷肥(P2O5)1 kg~3 kg、钾肥(K2O)12 kg~13 kg,以低氯肥 料为宜。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钾肥料作基肥,多施农家肥或有机肥。 5.2 播种 5.2.1 时间 早播,2月底3月初,10 cm土壤温度稳定在5 ℃~7 ℃时即可播种。 5.2.2 深度 播种深度约12 cm。 5.2.3 密度 每亩种植4500株~5000株。 5.2.4 方法 机械播种、垄作并覆膜。 5.3 田间管理 5.3.1 中耕 追肥 培土 齐苗时第一次追肥,氮肥为主,中后期钾肥为主,分2次~3次施用。追肥方法可沟施、点施或叶 面喷施,施后及时灌水或喷水。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次~3次。齐苗后进行第一 次浅培土,现蕾期高培土,封垄前最后一次中耕、培土,培成宽而高的大垄。 2 DB13/T 2558—2017 5.3.2 灌溉 出苗前不宜灌溉,苗齐后、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及时浇水,忌大水漫灌。收获前7 d~10 d停 止灌水。 5.4 病虫害防治 参照NY/T 2383-2013防治马铃薯主要病虫害。 5.5 采收 6月中下旬采收,采收前7 d~10 d机械杀秧。收获后,块茎避免暴晒、雨淋。 6 谷子栽培技术 6.1 种子准备 6.1.1 品种选择 选用夏播中早熟、抗倒、抗病、抗旱、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品种,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6.1.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4404.1中的规定。 6.2 播种 免耕播种,每亩施磷酸二铵15 kg,肥料随播种施在种子侧下方5 cm~7 cm。 在马铃薯收获后尽早播种,播期最迟7月15日。亩用种量0.3 kg~0.5 kg,行距40 cm~50 cm,常规 品种、抗除草剂简化栽培谷子品种留苗密度4万株/亩~5万株/亩,杂交谷子留苗密度为2万株/亩~ 2.5万株/亩,播种深度3cm,播后随即镇压,使谷粒和土壤充分接触。 6.3 田间管理 6.3.1 除草 间苗 不抗除草剂品种播后苗前均匀喷洒“单嘧磺隆”除草剂,不漏喷、不重喷,按照DB13/T 1134-2009 执行;“单嘧磺隆”一般用量为100克/亩~120克/亩,沙壤土80克/亩~100克/亩。 常规谷子品种在3~4叶期进行间苗。抗除草剂简化栽培谷子品种、杂交谷子可采用配套的除草剂 进行间苗、除草。 6.3.2 中耕 追肥 谷苗9片~11片叶(出苗25天)趁雨或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 kg/亩~20 kg/亩,随后中耕培土。杂 草较多时于谷子拔节前后中耕一次。 6.3.3 病虫害防治 按照DB13/T 840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6.4 收获 3 DB13/T 2558—2017 粒色变为本品种固有色泽,子粒变硬时及时收获,大面积地块宜采用联合收获机收获,籽粒应及 时晾晒或烘干,含水量≤13 %后入库贮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13-T 2558-2017 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558-2017 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558-2017 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558-2017 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39:3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