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B 44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385—2017 桑蚕大蚕饲养技术规程 2017 - 04 - 24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4 - 24 实施 发 布 DB41/T 138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起草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丝绸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丝绸协会、河南民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召东方蚕丝绸有限公司、 河南省茧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社旗县赊店绢纺有限公司、河南金鹰纺织丝绸有限公司、河南靖焜实 业有限公司、河南昌达丝业服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福堂、杨阳、庄辉、巴显霖、陈黎、王志强、余福德。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举福、费忠良、卢瑶、任崇赟、刘军、徐斌、袁铮峰。 I DB41/T 1385—2017 桑蚕大蚕饲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大蚕的饲养术语和定义、饲养条件、饲养技术、上蔟与蔟中管理、采茧与保护。 本标准适用于桑蚕大蚕饲养。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大蚕 4龄~5龄蚕。 2.2 熟蚕 5龄蚕后期前半身昂起,左右摆动、停止食桑,胸部透明,身体略软,呈蜡黄色,并排泄软粪,身 体收缩。 3 饲养条件 3.1 蚕室 3.1.1 远离污染源,地势干燥,宜坐北朝南,水电方便。 3.1.2 蚕室地面硬化,屋顶防漏隔热,通风透气,能防蝇、鸟、鼠等危害。 3.1.3 每间蚕室面积 25.0 ㎡~30.0 ㎡(长 6.0 m~7.0 m、宽 3.8 m~4.2 m、高 3.0 m~3.3 m),每 张蚕种需简易大棚面积 25.0 ㎡~40.0 ㎡(长 6.0 m~9.0 m,宽 4.0 m~5.0 m,高 3.0 m~3.5 m,棚 顶高 4.0 m~4.5 m)。 3.2 设备设施 3.2.1 蚕室应配备贮桑室(面积 5.0 ㎡~10.0 ㎡)、消毒池(长 1.5 m、宽 1.2 m、高 0.8 m)。 3.2.2 主要蚕具:每张蚕种需蚕台 35 ㎡~40 ㎡或蚕匾(1.1 m×0.8 m)40 只、大蚕网(1.1 m×0.9 m) 80 个、纸板方格蔟 180~200 片。 3.3 桑园 桑园栽植密度:每667 ㎡为1000~1100株。 4 饲养技术 4.1 饲养型式 1 DB41/T 1385—2017 主要有蚕台育、蚕匾育、地面育等。 4.2 消毒 4.2.1 饲养前消毒 养蚕前5 d~7 d将蚕室及周围环境打扫干净,刷掉病死蚕痕迹,把蚕具清洗晒干待消毒;根据用药 条件配置药物;蚕室、蚕具、贮桑室、室外环境等全面消毒,喷药均匀,不留死角。做好消毒后管理, 防止重复污染。常用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见表1。 表1 用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名称 漂白粉 消毒对象与作用 用法与用量 注意事项 消毒药。对家蚕病毒病、细菌病、 含有效氯25%漂白粉,1 kg 药物易潮解失效,应密闭干燥保存。 真菌病及原虫病的病原体均有 加水24 kg(先少量水将漂 消毒前2 h~3 h配制,用澄清液消毒。 杀灭作用。 白粉调成糊状,然后加入总 对金属、衣物等有腐蚀作用。消毒后 主要用于蚕室、蚕具和环境消 水量),充分搅拌,配成含 保持30 min以上湿润状态。 毒。 有效氯1%漂白粉液,2 h~3 h后取澄清液对蚕室地表、 墙面、蚕具、周围环境进行 喷洒。用量: 225 mL/㎡。 福尔马林+ 石灰水 消毒药。对家蚕病毒病、细菌病、 取含量为36%的福尔马林1 有强烈刺激性,消毒人员应戴防毒面 真菌病及原虫病的病原体均有 kg加水17 kg稀释成含2%福 具。消毒时保持25 ℃以上,密闭24 杀灭作用(对中肠型脓病多角体 尔马林溶液,生石灰块加水 h。消毒液中加入0.5%~1%新鲜石灰 及曲霉菌分生孢子作用稍差)。 50%,粉化成标准新鲜石灰 粉混浊液消毒效果更好。 主要用于蚕室、蚕具和养蚕环境 粉,用1 kg石灰粉加水99 消毒。 kg,配成 1%的石灰水,用2% 福尔马林溶液和1%的石灰 水按1:1的比例混浊液,对 蚕室地表、墙面、蚕具表面, 周围环境进行喷洒。用量: 225 mL/㎡。 硫磺熏烟 消毒药。对真菌病有防治作用, 蚕室先补湿,将硫磺放入铁 熏烟前先补湿;蚕室密闭条件较好, 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效果不明 锅,在火缸上加热成半流 并尽快使烟雾均匀充满全室;蚕具间 显。 状,再加入小块烧着木碳, 留有空隙,以利药物蒸气渗透;防火、 主要用于蚕室、蚕具消毒和驱 使硫磺迅速燃烧发烟,关闭 防人畜中毒,防金属器皿腐蚀。 螨。 门窗。用量:15 g/m 。 3 4.2.2 饲养期间消毒 每天上午用新石灰粉或含有效氯3%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1次,饷食前先用大蚕防病一号进行蚕 体蚕座消毒,15 min后给桑。 4.2.3 养蚕结束后消毒 2 DB41/T 1385—2017 采茧结束后,及时清除病死蚕、残桑、蚕沙等。将所有蚕室、附属室、蚕具等进行药物消毒,然后 打扫、清洗,再消毒。消毒方法见表1。 4.3 采叶、运输和贮存 4.3.1 采叶 春季4龄蚕先采三眼叶或小枝叶,5龄蚕用新梢芽;夏秋蚕采片叶,用叶自下而上采摘,采叶要留叶 柄。 4.3.2 运输 桑叶松装快运,防发烧、蒸热。 4.3.3 贮存 宜用畦贮法,畦高30 cm~70 cm,畦宽70 cm~100 cm,畦与畦之间留有通道。防止蒸热,间隔4 h~ 5 h翻动一次。贮桑时间不超过24 h。 4.4 养蚕环境 养蚕温湿度见表2。蚕室应加强通风换气。 表2 养蚕温湿度 龄期 4龄蚕 5龄蚕 饲育温度/℃ 24.0~25.0 23.0~24.0 相对湿度/% 75~80 70~75 4.5 给桑 食桑期每天给桑4次。根据不同蚕品种,4龄蚕期总给桑量每张60 kg~80 kg,5龄蚕期总给桑量春 季每张70 kg,夏秋季每张500 kg~600 kg。 4.6 除沙 蚕匾育4龄蚕起除、眠除各1次,中除每日1次;5龄蚕每日除1次。固定蚕台育和地面育不除沙。 4.7 扩座匀蚕 4龄蚕座面积扩至每张15 ㎡,5龄蚕座面积扩至每张35㎡~40 ㎡。4龄蚕、5龄蚕第2次给桑后应匀 蚕。 4.8 眠起处理 4.8.1 眠前处理 4.8.1.1 适时加眠网 蚕座中有1%~2%眠蚕出现应加眠网。 4.8.1.2 提青分批 当90%以上的蚕已眠,蚕座中均匀撒入焦糠或新鲜石灰粉止桑,加网提青、分批,做到饱食就眠。 3 DB41/T 1385—2017 4.8.2 眠中保护 眠中温度比同龄期饲育温度低1.0 ℃,眠期中前期相对湿度80%,后期(见起蚕后)相对湿度85%。 避免强光、风吹、震动和高温闷热。 4.8.3 适时饷食 当有95%以上的蚕已全部蜕皮后,头部淡褐色呈觅食状应饷食。饷食前应先消毒,再加蚕网,15min 后再加蚕网给新鲜桑叶。饷食用新鲜桑叶,适熟偏嫩,给叶量为上一龄盛食期的80%。 5 上蔟与蔟中管理 5.1 蔟具种类 纸板方格蔟。 5.2 上蔟密度 每片方格蔟上熟蚕140头。每张蚕种需方格蔟180~200片。 5.3 上蔟方法 5.3.1 人工上蔟 即熟即上,轻捉轻放。 5.3.2 自动上蔟 当熟蚕达5%时,添食蜕皮激素。熟蚕达到90%时,用登蔟剂撒于蚕座,然后将方格蔟平放在蚕座上, 20 min后当熟蚕爬满蚕蔟时,将蚕蔟提起挂于事先搭好的簇架上,使蚕儿入孔结茧。也可将方格簇直立 在蚕座上,让蚕自动上蔟,当蚕全部入孔结茧后,提升方格簇,清理蚕沙和残桑。方格簇底层应距地面 30 cm~50 cm 。 5.3.3 晾蔟与蔟中保护 5.3.3.1 晾蔟 上蔟密度满足本标准5.2时,方格蔟提升10 cm。 5.3.3.2 蔟中保护 上蔟初期温度25.0 ℃~26.0 ℃,茧壳形成后保持在24.0 ℃,相对湿度在70%~75%。上蔟时成熟 适当、密度适中、簇室应光线均匀、通风换气,避免阳光直射、强风直吹、振动和接触不良气体,防止 双宫茧、黄斑茧、畸形茧等不良茧产生。 6 采茧与保护 6.1 采茧 春蚕宜在上蔟后6 d~7 d,夏秋蚕宜在5 d~6 d,晚秋蚕宜在7 d~8 d采茧。采茧时应将双宫茧、 祡印、黄斑、平板、蝇蛆、死笼等次下茧选出。 4 DB41/T 1385—2017 6.2 保护 用透气性好的器具装茧,防蒸热、日晒、雨淋、挤压、剧烈振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41-T 1385-2017 桑蚕大蚕饲养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385-2017 桑蚕大蚕饲养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385-2017 桑蚕大蚕饲养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385-2017 桑蚕大蚕饲养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30:2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