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B35 ICS 91.120.01 P 66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721—2017 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micro-surfacing construction for highway pavement 2017 - 12 - 25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3 - 25 实施 发 布 DB35/T 172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清寿、张志坚、杨龙清、陈永平、钟发林、陈冬青、项龙、邱宇程、李世龙、 王雪瑞、张丽宏、魏其顺、杨成虎、卓芸。 Ⅰ DB35/T 1721—2017 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路面微表处材料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或一、二级公路的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罩面。 注1:微表处在国外既用于沥青路面,也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罩面。在我国,微表处目前大多用于沥青路面和水 泥混凝土桥面、隧道路面等,也有少量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使用的实例,但经验不多。在水泥路面上应用微 表处时要十分注意对原路面病害的处理,脱空、断角、断板等病害必须彻底修补,接缝必须重新灌缝,保证 水泥板坚实、稳定、平整,下卧层支撑均匀。 注2:单层微表处适用于旧路面车辙深度小于等于 15 mm 的情况;超过 15 mm 的必须分两层铺筑,或先用 V 字型车 辙摊铺箱摊铺;深度大于 40 mm 时不适宜微表处处理。用于大纵坡路段时应适当调整配合比,谨慎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标准 JTG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H30-2015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3 术语与符号 下列术语、符号及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术语和定义 3.1.1 微表处 micro-surfacing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成微 表处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 注:按照矿料级配的不同,微表处可以分为Ⅱ型和Ⅲ型,分别以WB-1和WB-2表示。 3.1.2 集料 aggregate 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机制砂、石屑等。 3.1.3 改性乳化沥青 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 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 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1 DB35/T 1721—2017 3.1.4 粗集料 coarse aggregate 在微表处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 mm的碎石。 3.1.5 细集料 fine aggregate 在微表处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 mm的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 3.1.6 填料 filler 在微表处混合料中填料主要是指矿粉、水泥、消石灰等。 3.1.7 矿料 mineral aggregate 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的总称。 3.1.8 添加剂 additive 为了调节微表处混合料和易性、开放交通时间等施工性能而添加到混合料中的材料或试剂。 注:常用的添加剂包括无机盐类添加剂、有机类添加剂等。对于阳离子乳化沥青混合料,无机盐类添加剂一般会延 长可拌和时间,延缓成型。 3.1.9 微表处混合料 slurry mixture 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拌和所形成的浆状混合物。 3.1.10 可拌和时间 mixing time 按照一定配合比进行微表处混合料的拌和试验时,从掺入改性乳化沥青开始搅拌至手感有明显阻 力,微表处混合料基本无流动性,明显感到混合料开始凝结的时间。 3.1.11 破乳时间 break time 微表处混合料摊铺到路面至混合料表面用吸水纸轻压后看不到褐色斑点的时间。 3.1.12 黏聚力 cohesion torque 用黏聚力试验仪,模拟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水平力对混合料的影响,其施力手柄上试验后扭力表的读 数,用以确定微表处混合料的初凝时间和开放交通时间。 3.1.13 初凝时间 set time 微表处混合料从摊铺至混合料黏聚力达到1.2 N·m的时间。 3.1.14 开放交通时间 traffic time 微表处混合料从摊铺至混合料黏聚力达到2.0 N·m的时间。 3.1.15 湿轮磨耗试验 wet track abrasion test 在成型后的微表处混合料上用湿轮磨耗仪磨耗一定时间后,测定试件磨耗前后单位磨耗面积的质量 2 差,用g/m 表示,用于确定微表处混合料的最小沥青用量和评价混合料配伍性以及混合料的抗水损能力。 2 DB35/T 1721—2017 3.1.16 负荷轮黏附砂试验 load wheel test 在成型后的微表处混合料上用负荷轮试验仪模拟车轮碾压,通过一定作用次数后,测定试件单位负 2 荷面积的黏附砂量,用g/m 表示,用于确定微表处混合料最大沥青用量。 3.1.17 轮辙变形试验 st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compaction test 用负荷轮试验仪模拟车轮在成型后的微表处混合料上碾压,通过一定作用次数后,测定试样的车辙 深度和宽度变化,以试样单位厚度的车辙深度和单位宽度的横向变形评价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3.2 缩略语 BCR:拌和型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 CT:微表处混合料黏聚力。 La:微表处试件的宽度。 Lb:微表处试件碾压后的宽度。 WB-1:微表处混合料Ⅱ型。 WB-2:微表处混合料Ⅲ型。 PLD:微表处试件单位宽度的变形率。 PVD:微表处试件单位厚度的车辙深度率。 Tm: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 Tn:微表处混合料不可施工时间。 Tb:破乳时间。 Ts:微表处混合料初凝时间。 Tt:微表处混合料开放交通时间。 Va:微表处试件的厚度。 Vb:微表处试件碾压后的车辙深度。 4 材料 4.1 改性乳化沥青 4.1.1 微表处选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表 1 中 BCR 型的规定。 表1 微表处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要求及试验方法 试验项目 单位 BCR 试验方法 筛上剩余量/(1.18 mm 筛) % ≤0.1 JTG E20-2011 中 T0652 电荷 - 阳离子正电(+) JTG E20-2011 中 T0653 恩格拉黏度/E25 - 3~30 JTG E20-2011 中 T0622 沥青标准黏度 s 12~60 JTG E20-2011 中 T0621 蒸发残留物含量 % ≥62 JTG E20-2011 中 T0651 针入度/(100 g,25 ℃,5 s) 0.1 mm 40~100 JTG E20-2011 中 T0604 软化点 ℃ ≥57 JTG E20-2011 中 T0606 延度/(5 ℃) cm ≥20 JTG E20-2011 中 T0605 蒸 性 发 质 残 留 物 3 DB35/T 1721—2017 表 1(续) 种 类 试验项目 单位 BCR 试验方法 % ≥97.5 JTG E20-2011 中 T0607 溶解度(三氯乙烯) 贮存 1 d % ≤1 稳定性 5 d % ≤5 JTG E20-2011 中 T0655 注1:乳化沥青以恩格拉黏度为准,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采用沥青标准黏度。 注2:表 1 规定的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是以 JTG F40-2004 中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为基础并结合微表处的使用 特点稍作修正后提出的,主要存在以下的不同:国际微表处罩面协会标准中要求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的蒸 发残留物含量大于等于 62%,JTG F40-2004 中要求大于等于 60%。考虑到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的重要性,采用 62%作为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下限;对于微表处用于南方炎热地区、重载交通道路及车辙 填充时,考虑到软化点对热稳性和抗车辙能力的重要性,规定软化点应不低于 57 ℃。 注3:表 1 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试验天数,通常采用 5 d,乳化沥青生产后能在第二天使用完时也可选 用 1 d。个别情况下改性乳化沥青 5 d 的贮存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如果经搅拌后能够达到均匀一致并不影响 正常使用,此时要求改性乳化沥青运至工地后应存放在附有循环或搅拌装置的贮存罐内,并进行循环或搅拌, 否则不准使用。 4.1.2 微表处必须选用阳离子型聚合物改性的乳化沥青,改性剂剂量占比(改性剂有效成分占纯沥青 的质量百分比)不宜小于 3%。 4.2 矿料 4.2.1 微表处用矿料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矿粉等掺配而成,也可以用大粒径的块石、卵石 等经多级破碎而成,矿料应保证有大于 90%的破碎面。矿料堆放应进行覆盖,避免日晒雨淋。对集料中 超粒径颗粒必须筛除。 4.2.2 微表处用粗集料、细集料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表2 微表处用粗细集料质量要求 要求及试验方法 材 料 项 粗集料 目 标 准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 26 JTG E42-2005 中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 ,≤ 28 JTG E42-2005 中 T0317 石料磨光值/(BPN),≥ 42 JTG E42-2005 中 T0321 坚固性/% ,≤ 12 JTG E42-2005 中 T0314 针片状含量/% ,≤ 12 JTG E42-2005 中 T0312 坚固性/% ,≤ 12 JTG E42-2005 中 T0340 3 JTG E42-2005 中 T0349 细集料 亚甲蓝/(g/kg) ,≤ 4 备 注 >0.3 mm 部分 DB35/T 1721—2017 表 2(续) 要求及试验方法 材 料 项 目 标 准 试验方法 备

pdf文档 DB35-T 1721-2017 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721-2017 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721-2017 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721-2017 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50: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