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B 50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661—201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hancement of Aquatic Organisms 2017 - 05 - 05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8 - 05 实施 发 布 DB35/T 1661—2017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水域 .............................................................................. 2 5 本底调查 .......................................................................... 2 6 放流物种 .......................................................................... 2 7 检验 .............................................................................. 3 8 包装与运输 ........................................................................ 3 9 验收 .............................................................................. 4 10 投放 ............................................................................. 5 11 效果评估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福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主要物种及放流水域、规格与时间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福建省增殖放流主要物种简介 ......................................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福建省常见禁止放流水生生物物种 ................................. 16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一、二、三类放流物种疫病病种名录 ............................... 19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福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项目现场验收报告 ........................... 20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福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格测定表 ................................. 21 I DB35/T 166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州市 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福建省生物放生协会、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祖桐、陈曦飞、刘燕飞、黄洪贵、曾志南、杨小强、但亮、方垂弘。 II DB35/T 1661—201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增殖放流的水域、本底调查、放流物种、检验、包装与运输、验收、投放、效果评估 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福建省内各类水域开展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63(所有部分) 海洋调查规范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 SC/T 940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增殖放流 enhancement 采用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公共水域投放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的活动。 3.2 公共水域 public waters 海洋、江河、湖泊、水库(不包括承包养殖水域)及湿地等水域。 3.3 外来种 alien species 人为引入或某种原因导致原先不存在于某水域的水生生物进入该水域的物种。 3.4 改良种 improve species 对自然物种采用选育、杂交等遗传改良技术培育出的遗传性状稳定且有别于自然物种的品种。 3.5 本地种 native species 水域原有分布栖息的水生生物物种。 3.6 规格合格率 qualification rate of specification 达到指定规格以上的个体数占放流物种总数的百分比。 1 DB35/T 1661—2017 3.7 死亡率 death rate 死亡个体占放流物种总数的百分比。 3.8 伤残率 disability rate 发育畸形或肢体残缺的个体数占放流物种总数的百分比。 4 水域 4.1 符合 SC/T 9401 中有关水域条件的规定。 4.2 水生野生保护类物种的放流应优先选择该物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区或与其自然繁衍生息相适应的水 域。 4.3 福建省增殖放流水域范围参见附录 A。 5 本底调查 开展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前,按照GB/T 12763(所有部分)和SC/T 9102.3的方法,对放流水 域开展本底调查,确定放流区域、种类、数量及时间。 6 放流物种 6.1 要求 本地种的原种或F1代。严禁增殖放流外来种、改良种及放流后严重影响水域生态的物种。福建省 增殖放流主要物种参见附录B,福建省常见禁止放流水生生物物种参见附录C。 6.2 来源 6.2.1 亲体 应为本地野生的或原种场保有的原种。 6.2.2 苗种 应由具备资质的育苗单位提供,按照有关苗种培育的技术规范执行。 6.3 质量 6.3.1 感官 规格整齐、形态完整、体表清洁、活力强。 6.3.2 指标 规格合格率应大于或等于85%,死亡率、伤残率之和小于5%。福建增殖放流主要种类规格要求参 见附录A。 2 DB35/T 1661—2017 6.3.3 病害 附录D给出的一、二、三类放流物种疫病病种不得检出,其他病种或损伤应痊愈后方可放流。 6.3.4 药物残留 应符合NY 5070的规定,且不得检出国家、行业规定的禁用药物。 7 检验 7.1 内容 执行6.3.3、6.3.4规定的项目,并出具检验报告。 7.2 单位 具备资质的检验机构。 7.3 时限 应在放流前7 d内实施检验。 7.4 组批 以一个增殖放流批次作为一个检验组批。 8 包装与运输 8.1 工具 选择运输工具应有利于提高运输成活率,及便于现场抽样计数。增殖放流主要物种的运输、包装工 具参见表1。 表1 增殖放流主要物种的运输、包装工具 主要放流物种 运输工具 包装工具 配套 活水车 帆布桶、塑料桶 充气、控温 活水船、活水车 - 充气、水泵 对虾、海蜇、中国鲎幼体等 车、船 外包容器+氧气袋 控温 西施舌、泥东风螺、双线紫蛤等 车、船 外包容器+网袋 充气、控温 中华绒螯蟹、中国鲎成体、棘胸蛙等 车、船 外包容器+网袋 控温 真鲷、花鲈、鲢、鳙、草鱼等大规格海淡水鱼 类,大鲵、中华鲟等大型成体 大黄鱼、黄姑鱼、真鲷、黑鲷、花鲈等 8.2 要求 8.2.1 包装 包装前应视物种采取停食、适应性锻炼等措施,并控制包装用水与放流水域的温差小于或等于2℃、 盐度差小于或等于3。 包装密度视当日气温、运输时间、放流物种的耐氧性、规格以及包装方式和运输工具等确定。 3 DB35/T 1661—2017 8.2.2 运输 参见SC/T 9401的相关规定。 9 验收 9.1 地点 在增殖放流现场验收,活水船运输的苗种可在培苗点验收。 9.2 质量判定 应符合6.3的要求。 9.3 规格判定 增殖放流主要物种规格测定方法参见表2。 表2 增殖放流主要物种规格判定方法 主要放流物种 样品数量 样品来源 测量方法 (尾、粒) 测量工具:直尺、电子秤 鱼类苗种 测量指标:全长、体重 测量工具:坐标纸 对虾、海蜇等 必须来源于 9.2 中随 西施舌、泥东风螺、双线紫蛤、 ≥30 机抽取的样品 测量指标:全长、伞径 测量工具:直尺(坐标纸、游标卡尺) 、克秤 中国鲎幼体、棘胸蛙等 测量指标:壳长、壳高、全长、体重 测量工具:电子秤 日本鳗鲡、大鲵、中国鲎成体等 测量指标:体重 9.4 计数 增殖放流主要物种数量验收计数方法见表3。 表3 福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主要物种数量验收计数方法 主要放流种类 运输方式 抽样方法 步骤 抽样数量(尾、粒) ①随机抽车 抽样重量法 大规格鱼种 ②随机抽桶 ③全桶称重 ④抽样称重计数 活水车 ①随机抽车 抽样数量法 ②随机抽桶 ③等量分割 ④抽样计数 4 参照 SC/T 9401 执行 DB35/T 1661—2017 表3 福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常见主要物种数量验收计数方法(续) 主要放流种类 运输方式 抽样方法 步骤 抽样数量(尾、粒) ①随机抽箱 抽样分割法 大黄鱼、黄姑鱼等 ②分割抽样 ③抽样计数 活水船 全部称重法 ①全部称重 ②抽样称重计数 ①随机抽车 对虾、海蜇、小规格鱼苗、中

pdf文档 DB35-T 1661-201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661-201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661-201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661-201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48: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