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120.10 C 23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720—2017 地理标志产品 白城甘草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baicheng licorice 2017 - 12 - 04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22/T 2720—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和 GB/T 17924-2008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白城市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绿波中药药业有限公司、吉林农业大学、白城市科学技术局、白城市质量技 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文夫、任跃英、乔国立、刘宪武、陈猛、谷成友、李克然。 I DB22/T 2720—2017 地理标志产品 白城甘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城甘草的保护范围、自然环境、种子、栽培、品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白城甘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 GB/T 3543.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铜的测定 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准则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924 地理标志产品通用要求 GB/T 19618 甘草 NT/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第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61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 19618 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白城甘草 baicheng licorice 在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范围内种植,按本标准栽培、管理,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具有“根 条粗大、质硬粉足、纤维细长、气味清香、口感浓甜、甘草苷含量高等”独特品质特征的甘草产品。 3.2 性状 trait 指本品种成熟时应有的形态特征。 1 DB22/T 2720—2017 3.3 口径与尾径 head diarneter end diarneter 甘草加工成段的顶端与末端直径。 [GB/T 19618-2004 定义 3.6] 4 保护范围 白城甘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吉林省白城市所辖的洮北区、大安市、洮南市、镇赉县和通榆 县等5个县(市、区)的现辖行政区域。 5 自然环境 5.1 地貌 白城甘草产区主要集中在吉林省白城市,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 部,东经121°38" ~124°22' ,北纬44°13' 57"~46°18' 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山、丘 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为大兴安岭东麓褶皱地带,分布着丘陵和低山,海拔300 m~662.6 m; 东北、东南部为平原,海拔130 m~140 m;西南部广泛分布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大小沙丘、沙垄,海拔150m~ 180m,是潜化沙漠区。 5.2 气候 白城市属于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气温较低,特别适于白城甘草的根系生长发育;夏季雨量充沛, 气温较高,湿热同步,适合白城甘草的生长发育;秋季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有利于白城甘草营养物质的 积累。全市年平均气温为5.2℃,无霜期为130 d~160 d。全市降水量在390 mm~410 mm之间,属于半 干旱特殊生态区。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884.9 h。 5.3 土壤 白城甘草产地土壤以黑钙土、淡黑钙土、栗钙土、风沙土、盐碱化土壤为主,耕作层土壤平均指标 为有机质含量0.78%, pH 7.5~8.5 之间。 5.4 水资源 白城甘草灌溉用地下水、雨水。 白城市境内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地下水储量21亿立方米,现仅 开采3亿多立方米,水质好。 6 种子 6.1 6.2 7 应采自保护区域内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种子。 种子选育参见附录 B 。 栽培 白城甘草栽培参见附录C。 2 DB22/T 2720—2017 8 品质要求 8.1 性状 主根直径≥1.1 cm。根条粗大、质硬粉足、纤维细长、气味清香、口感浓甜。 8.2 质量等级 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根 口径 尾径 (cm) (cm) (cm) 一级条草 ≥25 ≥1.5 ≥1.3 ≤10 二级条草 ≥25 ≥1.3 ≥1.1 ≤10 三级条草 ≥25 ≥1.1 ≥0.9 ≤10 四级条草 ≥25 ≥0.9 ≥0.7 ≤10 等 8.3 长 甘草等级标准 级 含水率% 混等条草 一二级占50%,三四级占50% ≤10 毛甘草 ≤0.7cm 以下须根或横走茎 ≤10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项 目 理化指标 指 甘草苷/% ≥ 0.7 甘草酸/% ≥ 2.3 8.4 标 安全指标 8.4.1 重金属指标 按 GB 5009.11、GB 5009.12、 GB 5009.13、GB 5009.15、GB 5009.17 规定执行。 8.4.2 农药残留指标 按 GB 2763 规定执行。 9 检验方法 3 DB22/T 2720—2017 按 GB/T 19618 规定执行。 10 检验规则 按 GB/T 19618 规定执行。 11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1.1 标志 11.1.1 预包装标志应符合 GB 7718、GB/T 17924 的规定 11.1.2 外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数量、等级、产地、采挖日期(或包装日期)、生产单位(或经销单 位)执行标准编号。 11.1.3 获得批准的企业,可在其按批准的产品外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11.1.4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 11.2 包装 包装按 SB/T 11182 规定执行。 11.3 运输 产品的运输应选择清洁、卫生、无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输过程应防止雨淋、曝晒。严禁与其他有毒 有害物混存混运。 11.4 贮存 贮存应在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严禁与其他有毒、有异味、发霉散热及传播病虫的物 品混合存放,并注意防鼠害。堆垛存放时离地10 cm 以上,中间留出通道,不得直接靠墙。严禁踩踏, 码放整齐。 4 DB22/T 2720—2017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地理标志产品白城甘草保护范围 A.1 范围 白城甘草产地县、市名称 白城甘草保护范围包括白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大安市、洮南市、通榆县、 镇赉县、洮北区等五个县(市)区的现辖行政区域。 A.2 示意图 产地范围示意图见图A.1 。 图A.1 白城甘草保护范围示意图 5 DB22/T 2720—2017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白城甘草种子选育技术规范 B.1 范围 本资料附录规定了白城甘草的立地条件、采种区域、种子采集、种子脱粒、种子晾晒、种子处理、 种子分装、种子分级、种子贮藏。 本资料附录适用于白城甘草种子选育。 B.2 立地条件 土壤为黑钙土、淡黑钙土、栗钙土、风沙土、盐碱化土壤等适宜甘草育苗及栽培。有机质含量≥1%, pH值7.0~8.5。 B.3 采种区域 采种必须是采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内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种子。 B.4 种子采集 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果荚黄褐色时为适宜采种期。取无病、无虫蛀、成熟的果荚,并充分晾晒。 B.5 种子脱粒 晾晒好的甘草果荚,碾压脱粒,去杂精选。 B.6 种子晾晒 选好的种子充分晾晒。 B.7 种子分级 种子分级应符合表B1之规定。 表B.1 白城甘草种子分级标准表 纯度 千粒重 种子净度 发芽率(处理后) (%) (g) (%) (%) ≥99.5 ≥15 ≥95.0 ≥85.0 等级 一级 6 备 注 无虫蛀、无碎粒 DB22/T 2720—2017 表B.1 白城甘草种子分级标准表(续) 纯度 千粒重 种子净度 发芽率(处理后) (%) (g) (%) (%) 二级 ≥99.0 ≥12.5 ≥95.0 ≥80.0 无虫蛀、无碎粒 三级 ≥98.5 ≥10.0 ≥95.0 ≥80.0 无虫蛀、无碎粒 混等级 ≥98.0 10~15 ≥95.0 ≥80.0 无虫蛀、无碎粒 等级 B.8 备 注 种子检验 按 GB/T 3543.1 规定的方法执行。 B.9 种子分装 晾晒合格后的甘草种子,定量分装入通透性较好的无毒无污染的种子专用包装袋。 B.10 种子贮藏 在干燥阴凉处贮藏。入库前种子含水量应≤12%。 7 DB22/T 2720—2017 C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白城甘草栽培技术规范 C.1 范围 本资料附录规定了白城甘草的立地条件、种子要求、整地、施肥、栽培、田间管理、采收及初加工。 本资料附录适用于白城甘草的栽培技术。 C.2 立地条件 土壤为黑钙土、淡黑钙土、栗钙土、风沙土、盐碱化土壤等适宜甘草育苗及栽培。有机质含量≥1%, pH值7.0~8.5。 C.3 种子要求 符合附录 B.1 要求。 C.4 整地 C.4.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没有污染源的地块。 C.4.2 整地时间 在播种的前一年秋季或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中旬进行。 C.4.3 C.4.3.1 整地方法: 耕耙 在选好种植地后,要根据土地状况进行耕耙整地,地以秋翻为宜。深翻25 cm~30 cm,随翻、随耙, 清除残根、石块,要将土地整平、耙细、耙平、镇压。 C.4.3.2 旋耕 以深耕40 cm为最佳,耙细、整平。

pdf文档 DB22-T 2720-2017 地理标志产品 白城甘草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720-2017 地理标志产品 白城甘草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720-2017 地理标志产品 白城甘草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720-2017 地理标志产品 白城甘草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34: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