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1.040.01 A 20 备案号: 江 DB32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034-2018 代替DB32/T 3034-2017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Quality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2018-11-9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11-30 实施 发布 DB32/T 3034-2018 目 次 前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指标...........................................................................1 5 经济发展品质指标及计算方法.........................................................4 6 社会文化指标及计算方法.............................................................7 7 生态环境品质指标及计算方法.........................................................10 8 公共服务指标及计算方法.............................................................12 9 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及计算方法.........................................................15 10 评价流程..........................................................................17 11 结果运用..........................................................................18 I DB32/T 303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泰州市人民政府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维中、王坚、朱君贤、傅升、申炳龙、李越、王渭、张荣、孔春红、李桂军、 陈玮、丁帅。 本标准于2018年8月修订。 II DB32/T 3034-2018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经济发展品质指标及计算方法、社 会文化品质指标及计算方法、生态环境品质指标及计算方法、公共服务品质指标及计算方法、居民生活 品质指标及计算方法和评价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范围所有需要通过比较和验证的方法进行品质测定的城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城市 City 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2 品质城市 Quality city 指精神品位与发展质量高度融合、有机统一的城市。其内涵主要包括城市的经济发展品质、社会文 化品质、生态环境品质、公共服务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五个方面。 3.3 城市品质指数 Urban quality index 反映城市发展质量水平和精神品位高低程度的综合指标。 4 评价指标 4.1 设计理念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新观念,遵循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制定一套涵盖 全面、科学、量化、便于操作,真正体现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4.2 指标体系 基于品质城市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理念,建立品质城市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5个, 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71个,加分项5个。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三级指标可适当调整。品质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 DB32/T3034-2018 表1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发展质效 (6 个) 权数 (17 个) 经济结构 (6 个) 创新能力 (5 个) 社会文明 (7 个)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 GDP 比重 % 3 单位建设用地税收收入 4 全要素生产率(暂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代替) 5 城镇调查失业率 % 6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 7 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8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9 城镇化率 % 10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比重 35 55 20 分 (14 个) (6 个) 1 亿元/千公顷 万元/人 25 社会文化 文化建设 单位 40 经济发展 20 分 三级指标 45 % 11 民间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 亿元 12 每百亿元 GDP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亿元 13 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 % 14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 15 每万名劳动力高技能人员数 人 16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17 科技进步贡献率 % 18 每万人社会组织数 个 19 基尼系数 % 20 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政治生态满意度 % 21 注册志愿者占城镇人口比例 % 22 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 % 23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 % 24 居民幸福指数 % 25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26 居民教育娱乐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 % 27 居民综合阅读率 % 28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 平方米 29 城乡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 % 30 图书馆、博物馆县级覆盖率 % 2 DB32/T 3034-2018 表1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生态保护 (6 个) 权数 环境质量 (14 个) (3 个) 治理成效 (5 个) 基础建设 (5 个) 25 35 35 公共服务 20 分 服务效能 (16 个) (7 个) 公共安全 (4 个) 单位 31 绿色发展指数 32 单位 GDP 建设用地占用 公顷/亿元 33 单位 GDP 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 34 自然湿地保护率 3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36 林木覆盖率 % 37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38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39 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 40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 GDP 比重 % 41 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 % 42 垃圾集中处理率 % 43 污水集中处理率 % 44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率 % 45 新建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达标率 % 46 自来水深度处理率 % 47 城市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 % 48 城市地下管网健全率 % 49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 % 50 营商环境指数 51 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 % 52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53 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 54 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 55 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56 义务教育均衡化比例 张 57 公众安全感 % 58 千人食品抽检率 59 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60 每万人八大类刑事案件发案率 % 40 生态环境 20 分 三级指标 40 % 平方米 批次 25 3 DB32/T 3034-2018 表1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生活水平 (4 个) 权数 20 分 (11 个) (7 个) 加分项目 10 分(5 个) 单位 6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元 6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 GDP 之比 % 63 恩格尔系数 % 6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 % 65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 % 40 居民生活 民生福祉 三级指标 60 66 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例 95% 67 人均预期寿命 岁 68 人均拥有社会保险福利总额 % 69 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 人 70 每十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张 71 护理型养老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比重 % 5 72 全国文明城市 是/否 2 73 国家生态市 是/否 1 74 国家卫生城市 是/否 1 75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是/否 1 76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是/否 5 经济发展指标及计算方法 5.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GDP。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某一地区实现生产总值(GDP)与区域内该年均常住人口的比值,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个居民对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贡献或创造价值的指标。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公式(1)计算: 人均GDP  GDP ………………………………………………………………………(1) 年均常住人口 5.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 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于GDP比例。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公式(2)计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0 0 0 ……………………………(2) GDP 5.3 单位建设用地税收入 每平方千米建设用地的税收收入,反映节约集约水平。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公式(3)计算: 4 DB32/T3034-2018

pdf文档 DB32-T 3034-2018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034-2018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034-2018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034-2018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17:3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