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080 B 11 备案号:58070-2018 内 蒙 DB15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332—2018 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Arable Sandy Land Protective Development Technical Guide 2018-02- 05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05-05 发 布 实施 DB15/T 1332—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工程设计原则 ...................................................................... 2 5 工程设计内容 ...................................................................... 2 5.1 5.2 5.3 5.4 5.5 5.6 5.7 6 工程建设外围生态防护 .......................................................... 田面平整 ...................................................................... 土壤改良 ...................................................................... 田面风蚀控制 .................................................................. 节水灌溉 ...................................................................... 道路工程 ...................................................................... 农田防护林工程 ................................................................ 2 2 2 3 3 3 3 成果要求 .......................................................................... 5 6.1 基础资料 ...................................................................... 5 6.2 工程技术报告 .................................................................. 5 6.3 图件 .......................................................................... 5 I DB15/T 133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进才、吴全、梁洁、王友凤、徐艳红、范海娇、姚喜军、鲁丽波、庞欣超。 II DB15/T 1332—2018 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中外围生态防护、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面风蚀控制、 节水灌溉、防护林建设等相关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GB/T 21141 防沙治沙技术规范 GB 50288-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DB15/T 283 内蒙古自治区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DB15/T 535 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范 DB15/T 944 风蚀坑治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隐性沙地 recessive sandy land 是指具有沙化趋势的土地。 3.2 宜耕沙地 arable sandy land 是指在隐性沙地范围内,通过采取生物、工程等综合技术措施,可以开发为适宜农业耕种的土地。 3.3 保护性开发 protective development 指在水资源承载和生态安全许可范围内,采取有效的生物、工程技术等措施,提高宜耕沙地的生产 力及其稳定性,实现宜耕沙地的可持续利用。 3.4 保护性耕作 conservation tillage 1 DB15/T 1332—2018 采用少耕、免耕、留茬等避免土壤风蚀的耕作方式。 4 工程设计原则 原则包括: a)坚持保护优先,尊重现有地貌形态,因势利导,局部进行微小调整; b)以沙丘为天然风障,综合考虑布置防风林和农田防护林; c)保护具有高植被覆盖度的沙丘,发挥其对项目区的生态保护功能; d)坚持节水原则,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e)坚持生物、工程措施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改良培肥土壤。 5 工程设计内容 5.1 工程建设外围生态防护 5.1.1 天然植被封育保护 植被盖度大于35 %的半固定沙丘,采取植被封育措施进行保护。具体技术执行DB15/T 283。 5.1.2 流动沙地综合治理 植被盖度小于10 %的流动沙丘,采取沙障措施进行固沙造林。其中,沙障设置技术执行DB15/T 535。 5.1.3 防风固沙林建设 主要是在流动沙丘边缘或在田间道路两侧营造防风固沙林,具体营造技术执行本标准5.7。 5.2 田面平整 5.2.1 平整单元 2 项目区片规模一般不宜超过100 hm ,且每个区片之间保留50 m及以上宽度的生态用地,严禁集中 连片大规模开发利用。项目区片内进行局部平整,以单个田块划分平整单元。区片内单个田块规模控制 在200 m×300 m以内。 5.2.2 平整度 平整程度应符合耕种和灌溉方式的要求,尽量按照原地形条件进行局部平整。 5.3 土壤改良 5.3.1 改良土壤质地 土地平整后,在有条件的地方覆盖10-15 cm厚粘土或黄土,通过耕翻改良土壤质地,耕翻深度控制 在20 cm~30 cm。 5.3.2 提高土壤肥力 通过种植豆科牧草等植物进行压青改良土壤。有条件地区可结合农业生产,每亩増施腐熟的农家肥 3 3 10 m ~15 m 。 2 DB15/T 1332—2018 5.4 田面风蚀控制 5.4.1 田面覆盖 在冬季采取各种植物残体进行全面覆盖地表,覆盖厚度控制在5 cm以下。 5.4.2 保护性耕作 通过少耕、免耕、留高茬等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对表层土壤扰动,保留作物留茬面积不低于50 %, 作物留茬高度在20 cm~30 cm。 5.5 节水灌溉 5.5.1 总体布置 坚持节水原则,按照地表水、地下水等水源条件进行总体布置,逐项确定水源工程,灌排渠系工程 和防洪工程的等级及防洪标准。 5.5.2 灌溉水源 以现有水资源评价成果为依据,分析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以及水资源保障程度。 5.5.3 灌溉方式 灌溉方式包括渠道灌溉、管道灌溉、喷灌、滴灌等。各类灌溉方式设计及相关参数执行GB 50288-99。 5.6 道路工程 5.6.1 道路等级 田间道路工程分为田间道、生产路及生态道路,田间道分为一级田间道和二级田间道。 5.6.2 田间道路布置 田间道路工程规划布置应结合渠、沟、林合理布置。路、渠、沟、林的结合形式,应有利于灌排、 机耕、运输和田间管理,且不影响田间作物光照条件,并能节约土地,减少平整土地和修建田间灌排建 筑物的工程量。常用的布置形式有 “沟—渠—路”、“路—沟—渠”和“沟—路—渠”三种。 5.6.3 设计荷载 田间道计算荷载达到汽车10级,验算荷载达到履带50级;生产路可在此基础上适当降低。 5.6.4 路网密度 2 田间道、生产路路网密度不超过50 m/hm 。 5.6.5 砂砾覆盖固沙施工措施 适用于产有砂石地段的流沙防护,多用于平坦流动沙地和靠近路旁的流动沙丘防护。采用天然沙砾 覆盖流沙表面,厚度一般为3 cm~5 cm,遵循沙丘上部厚,下部薄的原则,把整个沙丘全面覆盖。 5.7 农田防护林工程 5.7.1 林网规格 3 DB15/T 1332—2018 林网规格应与单个田块规模保持一致。 5.7.2 林带栽植宽度 防护林带设计适宜采取乔灌木混交配置,通常设计2行乔木,造林密度株距2 m,行距2 m~3 m;1 行灌木,造林密度1 m×1 m,且灌木配置在2行乔木中间位置。 5.7.3 树种选择及配置 农田防护林乔木树种适宜选择乡土杨树、柳树等阔叶树种,但田间一级路两侧可以选择樟子松、云 杉等针叶树种;灌木适宜选择紫穗槐、沙柳、杨柴等乡土树种。 5.7.4 林带栽植行风蚀控制 防护林带按照设计造林后,应在栽植行迎风侧及时设置纱网沙障。具体设置技术措施执行 DB15/T944-2015。 5.7.5 栽植坑配置及规格 沙区营造防护林严禁提前整地。通常,边整地边造林。整地方法适宜采取机械开沟整地。用开沟犁 开沟,上口宽60 cm~70 cm,沟深40 cm~50 cm。沟内挖坑,规格为50 cm×50 cm×50 cm。亦可采取 采用人工或机械挖坑整地,挖坑规格80 cm×60 cm×60 cm,栽植坑适宜采用“品子型”配置。 5.7.6 苗木要求 杨树、柳树等阔叶树种,适宜苗木胸径2 cm~4 cm,根幅30 cm~40 cm;选择二根二干或三根二干 苗木大苗造林,樟子松、

pdf文档 DB15-T 1332-2018 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332-2018 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332-2018 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332-2018 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36: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