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100 C 04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836—2017 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 7 种异味物质的测 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7 kinds of odor compounds in drinking water and source water by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2017 - 12 - 11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22/T 283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杰,刘思洁,李青,王博,石矛,杨大鹏。 I DB22/T 2836—2017 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 7 种异味物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的二甲基三硫(1,3-Dimethyltrisulfane)、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2-Methoxy-3-isobutyl pyrazine)、2-甲基异冰片(2-Methylisoborneol)、β-环柠檬 醛(beta-Cyclocitral)、2,4,6-三氯苯甲醚(2,4,6-Trichloroanisole)、二甲萘烷醇(土臭素,Geosmin) 和β-紫罗兰酮(beta-Ionone)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二甲基三硫、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2-甲基异冰片、β环柠檬醛、2,4,6-三氯苯甲醚、二甲萘烷醇(土臭素)和β-紫罗兰酮的测定。 本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二甲基三硫1.8 ng/L、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1.0 ng/L、2-甲基异冰 片1.5 ng/L、β-环柠檬醛1.0 ng/L、2,4,6-三氯苯甲醚0.8 ng/L、二甲萘烷醇(土臭素)1.0 ng/L、 β-紫罗兰酮1.0 ng/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原理 水样在吹扫捕集装置的吹脱管中,通以氦气,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被吹脱出来,被装有适当吸附 剂的捕集管捕获,捕集管被瞬间加热并用氦气反吹,将所吸附的组分解吸入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仪分离测定。根据待测物的保留时间和质谱图定性,再通过待测物的定量离子外标法定量。 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4.1 载气 高纯氦(99.999%)。 4.2 4.2.1 4.2.2 试剂 甲醇(CH3OH):色谱纯。 氯化钠(NaCl):经 450 ℃烘烤 2 h 后置干燥器内备用。 1 DB22/T 2836—2017 4.3 标准品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4 二甲基三硫标准品(C2H6S3),CAS:3658-80-8,纯度≥95%。 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标准品(C9H14N2O),CAS:24683-00-9,纯度≥95%。 2-甲基异冰片标准品(C11H20O),CAS:2371-42-8,纯度≥95%。 β-环柠檬醛标准品(C10H16O),CAS:432-25-7,纯度≥95%。 2,4,6-三氯苯甲醚标准品(C7H5Cl3O),CAS:87-40-1,纯度≥95%。 二甲萘烷醇(土臭素)标准品(C12H22O),CAS:19700-21-1,纯度≥95%。 β-紫罗兰酮标准品(C13H20O),CAS:14901-07-6,纯度≥95%。 标准溶液配制 4.4.1 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分别精确称取 0.0100 g(精确至 0.0001 g)标准品,用甲醇[4.2.1]溶 解并定容至 10 mL,此标准溶液浓度为 1000 mg/L。将其分别置于聚四氟乙烯封口的螺口瓶中或密闭瓶 中,尽量减少瓶内的液上顶空,避光于 4 ℃冰箱保存,6 个月内使用。 4.4.2 标准中间液的配制:用甲醇[4.2.1]分别将标准储备溶液[4.4.1]稀释成浓度为 1.0 mg/L 的标准 中间液。将其置于聚四氟乙烯封口的螺口瓶中或密闭瓶中,现用现配。 4.4.3 标准混合使用溶液的配制:将标准中间液放至室温,分别吸取 2.0 mL 的 7 种异味物质的标准 中间液[4.4.2]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刻度,得到 20.0 μg/L 的标准混合使用液。标准系列 可配制 5 个浓度点,1 个浓度点在最低检测质量浓度附近,其他 4 个浓度点相应于预计样品浓度的范 围内。可使用纯水于 100 mL 容量瓶中配制出 50 ng/L、100 ng/L、200 ng/L、500 ng/L、1000 ng/L 的标准系列,现用现配。 4.5 材料 水系滤膜,0.45 μm。 5 仪器与设备 5.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5.1.1 5.1.2 5.1.3 5.1.4 5.2 气相色谱仪,可以分流或不分流进样,具程序升温功能。 色谱柱,DB-5(30 m×0.25 mm×0.25 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或同等极性的毛细管色谱柱。 质谱仪,使用电子电离源(简称 EI)方式离子化,标准电子能量为 70 eV。 化学工作站和数据处理系统,带质谱图库。 吹扫捕集装置 5.2.1 5.2.2 6 配备自动进样器。 样品瓶,40 mL 棕色玻璃瓶,带聚四氟乙烯内衬螺旋盖,使用前经 120 ℃烘烤 1 h。 样品 6.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样品采集使用具有聚四氟乙烯瓶垫的1000 mL棕色玻璃瓶。采样时,取水至满瓶,瓶中不可有气泡。 样品中的待测组分易挥发,采集后置于4 ℃冰箱中密封保存,24 h内完成测定。 2 DB22/T 2836—2017 7 试验步骤 7.1 仪器参考操作条件 7.1.1 吹扫捕集条件 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 吹扫气体:高纯氦气。 吹扫温度:40 ℃。 吹扫气体的流速:40 mL/min。 吹扫时间:20 min。 解吸温度:250 ℃。 解吸流速:300 mL/min。 解析时间:2 min。 烘烤温度:250 ℃。 烘烤时间:8 min。 色谱条件 7.1.2.1 进样口温度:250 ℃。 7.1.2.2 柱温:初始温度 50 ℃,保持 2 min,以每分钟 10℃升温至 130 ℃,以每分钟 5℃升温至 200 ℃,再以每分钟 20 ℃升温至 280 ℃,保持 4 min。 7.1.2.3 载气:高纯氦气。 7.1.2.4 柱流量:1.0 mL/min,分流比 10﹕1。 7.1.3 质谱条件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质谱扫描范围:35 amu~300 amu。 离子源温度:230 ℃。 传输线温度:250 ℃。 扫描时间:0.45 sec/scan 或更少,每个峰有 8 次扫描。 扫描模式:选择离子检测(SIM),选择离子检测参数见表 1。 表1 选择离子检测参数 保留时间 定量离子 定性离子 min m/z m/z 二甲基三硫 6.605 126 79、111 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 10.022 124 94、151 2-甲基异冰片 10.133 95 108、110 β-环柠檬醛 10.681 137 152、123 2,4,6-三氯苯甲醚 12.449 195 210、167 二甲萘烷醇(土臭素) 13.721 112 111、125 β-紫罗兰酮 14.876 177 91、159 化合物 7.2 样品前处理 3 DB22/T 2836—2017 取出水样放置室温,经0.45 μm水系滤膜(4.5)过滤,测定水样的异味物质。 7.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40 mL标准混合溶液,加入氯化钠(4.2.2)5.0 g,溶解混匀后直接用吹扫捕集装置(5.2)进样,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5.1)分析。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7种异味物 质的标准溶液总离子流图见附录A.1。 7.4 样品测定 取40 mL待测水样,加入氯化钠(4.2.2)5.0 g,溶解混匀后直接用吹扫捕集装置(5.2)进样,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5.1)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得到相应的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中 各组分浓度。平行测定次数不少于两次。 8 试验数据处理 8.1 定性判定 样品中的待测物色谱峰保留时间与相应标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一致,变化范围应在±2.5%之内,样 品中待测物的两个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浓度相当的标准溶液相比,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表2规定的范围。 表2 8.2 定性判定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50 >20-50 >10-20 ≤10 允许的相对偏差(%) ±20 ±25 ±30 ±50 结果表示 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含量以浓度单位ρ表示,单位为纳克每升(ng/L),按照公式(1)计算: i  Ab a ……………………(1) 式中: ρi——试样中待测组分的浓度,单位为纳克每升(ng/L); A——待测组分定量离子的峰面积; b——待测组分标准曲线的截距; a——待测组分标准曲线的斜率; i——各待测组分。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9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1 空白分析 4 DB22/T 2836—2017 每次分析至少做一个实验室空白,实验室空白中每个目标化合物不得检出。 10.2 校准 每批样品应绘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应≥0.9990,否则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每20 个样品或每批次样品(少于20 个样品)应测定一个标准曲线中间浓度点,其测定结果与该点 浓度的相对偏差应≤2

pdf文档 DB22-T 2836-2017 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7种异味物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836-2017 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7种异味物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836-2017 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7种异味物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836-2017 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7种异味物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35: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