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93.160 P 5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003—2019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2019 - 06 - 30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13/T 500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树玉、杜永彬、耿运生、杜守军、姬宏奎、张楠、刘燕强、武健超、赵树 军、李书群、王立朝、刘廷、王正国、杨锋、韩春雨、郭珊珊、刘立雪、张学辉、乔燕飞、边永欢、 于远亮、张龙、武丽生。 I DB13/T 5003—2019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项目组织、模型深度、应用与交付、文件整理与存储。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或除险加固水利水电工程的全生命期的模型创建与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51212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GB/T 51235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GB/T 51269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GB/T 51301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 CH/T 9015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CH/T 9016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其组成部分物理特性、功能特性进行数字 化表达,并依此进行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水利水电工程BIM。 3.2 全生命期 life-cycle 工程项目从策划到使用过程终止所经历的所有阶段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策划、勘察设计、施工、 运行维护、改造拆除等阶段。 3.3 模型深度等级 level of development 表示模型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的详细程度(简称LOD)。 1 DB13/T 5003—2019 3.4 几何信息 geometric information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内部和外部空间结构的几何表示。 3.5 几何表达精度 levelofmodeldefinition 信息模型中所容纳的模型元素丰富程度。 3.6 属性信息 property information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几何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 3.7 信息深度 levelofinformation 模型元素承载属性信息的详细程度。 3.8 子模型 sub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ub-BIM) 建筑信息模型中可独立支持特定任务或应用功能的模型子集。简称子模型。 3.9 总装模型 integrate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各专业系统模型、子模型的集成模型。 3.10 模型元素 modelelement 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 3.11 协同平台 collaboration platform 多专业、多参与方协同工作的软硬件环境,包含但不限于协同管理过程中的流程管理、数据管理 及共享交互。 4 基本规定 4.1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应用宜贯穿于工程全生命期各个阶段。 4.2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宜在策划或设计阶段开始创建,在施工、运维管理阶段应用并逐步完善。 4.3 水利水电工程开展 BIM 应用前,应明确项目需求,确定模型应用深度等级、命名及编码原则、拆 分原则、交付方式等。 4.4 模型创建过程应实现跨专业、跨地域的有效协同。 2 DB13/T 5003—2019 4.5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应做到模型准确、信息完备。 4.6 用于共享的模型元素应能在建设工程全生命期内被唯一识别。 4.7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宜与 GIS 平台、物联网等联合应用。 4.8 模型成果宜能够与仿真分析软件对接,为工程性能分析提供条件。 4.9 模型应区分各阶段版本,并能够共享和应用。 4.10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应对各类对象赋予分类和编码信息,各专业详细编码应按照有关标准赋予。 4.11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在创建、应用和管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信息安全。 5 项目组织 5.1 一般规定 5.1.1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应用项目实施前, 应根据不同阶段应用需求, 明确 BIM 应用项目各管控要点, 包括工作环境、协同机制、深度等级、交付成果等。 5.1.2 水利水电工程 BIM 深度等级应满足阶段应用要求。各阶段深度等级见本标准第 6 章。 5.1.3 水利水电工程 BIM 项目实施前,应制定模型拆分原则,可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等 进行拆分,或按专业、建筑物拆分。 5.1.4 应对可共享利用的模型元素进行分类存储,形成标准化元素库。 5.1.5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可按材质、功能设定不同颜色。 5.1.6 水利水电工程 BIM 优先采用参数化建模。 5.2 工作环境 5.2.1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应用项目实施前应设置统一的工作环境,包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度量单 位等。 5.2.2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应用项目应做好文件分类管理、级别划分及各相关方角色职责和权限的规 定。 5.2.3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应用项目宜在协同环境下进行,建立数据共享及协同工作的软硬件环境。 5.3 BIM 软件及协同平台 5.3.1 BIM 软件应具有相应的专业功能和数据互用功能。 5.3.2 BIM 模型创建和应用可不限于单一软件,但应考虑软件之间的数据兼容性。 5.3.3 BIM 软件宜支持二次开发。 5.3.4 协同平台应满足多项目协同管理、多专业协同设计、多参与方协同应用等需求。 5.3.5 协同平台应能支持移动终端、智能设备的应用。 3 DB13/T 5003—2019 5.4 模型结构与数据互用 5.4.1 模型结构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5.4.2 模型结构由数据资源、共享模型元素、专业模型元素组成,可按照不同应用需求形成子模型。 子模型应根据不同专业或任务需求创建并统一管理。 5.4.3 水利水电工程 BIM 应用各相关方之间的模型数据互用协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当 无相关标准时,应商定模型数据互用协议,明确互用数据的内容、格式和验收条件。 5.4.4 数据互用其他要求可按 GB/T 51212 规定执行。 5.5 模型文件、模型元素命名 5.5.1 模型文件、元素命名应准确、合理、简明、具有统一格式、保证唯一性,并具有可追溯和扩展 性。 5.5.2 模型文件命名应与模型拆分原则一致,可由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专业等信息组成。 5.5.3 模型元素命名宜参照有关专业术语或设备的类型、类别等,如“厂房-发电机层”、“固定卷 扬机-160kN”、“KYN28-12Z”。 5.6 模型编码 5.6.1 水利水电工程 BIM 成果宜根据全生命期的应用需求进行分类编码,可根据应用目的采用不同信 息分类,信息分类表代码见附录 A。 5.6.2 分类编码应保证科学性、系统性、兼容性、唯一性。 5.6.3 模型的分类、分类编码、类目和编码的扩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T 51269 和 GB/T 7027 的 有关规定。 5.6.4 分类编码结构应包括表代码、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小类代码和细类代码。 5.6.5 分类编码宜采用全数字编码规则,并应为后期应用预留扩展空间,扩展分类和编码时,标准中 已规定的类目和编码应保持不变。 6 模型深度 6.1 一般规定 6.1.1 水利水电工程 BIM 模型应用深度等级标识为 LOD 1.0~LOD 5.0 五个等级,按测绘、地质、水 工结构、水力机械、金属结构、电气等不同专业划分模型应用深度等级。 6.1.2 水利水电工程 BIM 模型应用深度等级包括几何表达精度和信息深度两个维度,见本标准 6.2、 6.3。 6.1.3 几何表达精度和信息深度有不同要求时可采用不同深度等级进行组合。 6.1.4 水利水电工程 BIM 深度等级应满足该阶段主要应用要求。各阶段应用深度要求可参考表 1。 4 DB13/T 5003—2019 表 1 各阶段应用深度 工作阶段 模型深度等级 项目建议书 应用要求 有无对比、概念设计、功能说明 LOD1.0 可行性研究 方案对比、选址、场地规划、工程算量 方案布置比选、结构分析、性能分析、工程算量 初步设计 LOD2.0 施工图设计 LOD3.0 局部优化设计、施工图纸生成 施工 LOD4.0 施工、竣工交付 运维 LOD5.0 运行维护 与造价控制 注:表中所列工作阶段为模型应用深度有明显区别的阶段,其他工作阶段可参照选用。 6.2 模型几何表达精度 6.2.1 各专业不同深度等级模型几何表达精度要求见表 2~7。 6.2.2 当模型几何表达精度要求介于两个等级之间时,可插入扩充定义的几何表达精度等级,如 LOD2.5、LOD3.5。 6.2.3 涉及市政、交通及其他附属工程模型深度,在满足水利水电工程 BIM 应用需求条件下可适当简 化。 表 2 测绘专业模型几何表达精度 序号 深度等级 1 LOD1.0 2 3 4 LOD2.0 LOD3.0 LOD4.0 模型几何表达精度 要求 分项示例说明 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 堤防及护岸类线状工程三维地形模型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宜达到 性研究阶段,反映地形起伏 1:2000~1:10000 地形图精度;各类交叉建筑物等点状工程可适当提 特征。 高精度。 用于初步设计阶段,反映地 形起伏特征和地表形态。 堤防及护岸类线状工程三维地形模型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宜达到 1:2000~1:10000 地形图精度;各类交叉建筑物等点状工程可适当提 高精度。 用于施工图设计阶段,逼真 堤防及护岸类线状工程三维地形模型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宜达到 反映地形起伏特征和地表形 1:500~1:1000 地形图精度;各类交叉建筑物等点状工程可适适当提 态。 高精度。 用于施工阶段,逼真反映地 形起伏特征和地表形态。 三维地形模型精度

pdf文档 DB13-T 5003-2019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5003-2019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5003-2019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5003-2019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17: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