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DB51 B 61 DB51/T 2572—2019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572—2019 干旱河谷造林技术规程 2019-04-16 发布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05-01 实施 发布 1 DB51/T 2572—2019 目 次 目 次 ··························································································································· I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干旱河谷分区 ·············································································································· 2 5 土壤退化程度 ·············································································································· 3 6 造林原则和技术要点 ····································································································· 3 7 树(草)种选择 ··········································································································· 4 8 技术措施 ···················································································································· 5 9 造林成效评价 ·············································································································· 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推荐(但不限于)的造林树种和草本植物 ··········································· 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造林节水灌溉技术 ········································································· 14 I DB51/T 2572—201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 A 和 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昌楷、刘凯、李守剑、王守强、蔡凡隆、朱子政、陈家德、胡开波、张军、 王博、何龙。 II DB51/T 2572—2019 干旱河谷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干旱河谷地区造林分区、土壤退化程度、造林原则和技术要点、树(草) 种选择、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技术措施、抚育和管护措施、造林成效评价、造林节水灌溉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横断山区四川省境内干燥度在 1.5 以上的区域,包括横断山东部四川省境内的 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白龙江、大渡河、岷江等干流及支流等河谷区域的造林技术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8337.1—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557—2000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NY/T 1342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 DB51/T 705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51/T 706 四川省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51/T 1891 小型太阳能提灌系统技术规范 DB51/T 1906 干热河谷地区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1 DB51/T 2572—2019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干旱河谷 dry valley 亚热带横断山脉深切河谷所形成的特殊地貌和气候类型,青藏高原的一类特殊的山地生态系 统,属于局部的干旱生境。分为干热、干暖和干温 3 种亚类型。四川省境内主要分布于金沙江、 雅砻江中下游,安宁河流域,大渡河中游,岷江上游、白龙江流域等河谷区。 4 干旱河谷分区 4.1 干热河谷区 海拔在 1700m 以下,最冷月平均气温>12℃,最热月平均气温 24℃~28℃,日平均气温≥ 10℃的天数>350 天,土壤以燥红土为主,主要植被类型为稀树灌木草丛、中生小叶灌丛群落的 区域。 四川省境内主要分布在西昌市以南的金沙江支流、雅砻江河谷和安宁河谷,以及金沙江河谷, 包括凉山州的西昌市、布拖县、德昌县、盐源县、会东县、会理县、金阳县、雷波县、美姑县、 宁南县、喜德县与攀枝花市的东区、西区、仁和区和米易县、盐边县等。 4.2 干暖河谷区 海拔在 1700m~2800m,最冷月平均气温 5℃~12℃,最热月平均气温 22(20)℃~24℃, 日均温≥10℃的天数 251 天~350 天,土壤主要为褐红土,主要植被类型为稀树灌木草丛、小叶 落叶灌丛群落的区域。 四川省境内主要分布在干热河谷向北至北纬 30°左右的河谷地带,包括雅砻江、岷江、大渡 河、白龙江的河谷。涉及甘孜州的巴塘县、丹巴县、得荣县、九龙县、康定县、泸定县、乡城县、 雅江县;雅安市汉源县、石棉县;阿坝州九寨沟县、理县、汶川县、小金县;凉山州的冕宁县、 木里县、甘洛县、盐源县、西昌市。 4.3 干温河谷区 海拔在 2800m~3800m,最冷月平均气温 0℃~5℃,最热月平均气温 16℃~22℃,日均温≥ 10℃的天数 151 天~250 天,土壤主要为山地褐土、山地棕壤,主要植被类型为小叶落叶灌丛的 区域。 2 DB51/T 2572—2019 四川省境内主要分布在干暖河谷再向北的河谷地带,包括金沙江上游、雅砻江上游、岷江和 大渡河流域等。涉及甘孜州白玉县、德格县;阿坝州金川县、马尔康县、茂县、黑水县、松潘县 等。 5 土壤退化程度 5.1 极强度退化 坡度>35°,土壤厚度<5cm,土壤有机质<5g/kg,土壤剧烈侵蚀,母质层部分被侵蚀,植被盖 度<10%。 5.2 强度退化 坡度 26°~35°,土壤厚度 5cm~10cm,土壤有机质 5g/kg~15g/kg,土壤强度侵蚀,活土层 全部被侵蚀,植被盖度 10.1%~30%。 5.3 中度退化 坡度 16°~25°,土壤厚度 10.1cm~15cm,土壤有机质 15.1g/kg~25g/kg,土壤中度侵蚀,活 土层厚度 50%以上被侵蚀,植被盖度 30.1%~50%。 5.4 轻度退化 坡度 7°~15°,土壤厚度 15.1cm~25cm,土壤有机质 25.1g/kg~33g/kg,土壤轻度侵蚀,活 土层小部分被侵蚀,植被盖度 50.1%~80%。 5.5 无明显退化 坡度<7°,土壤厚度>25cm,土壤有机质>33g/kg,土壤无明显侵蚀,活土层完整,植被盖 度>80%。 6 造林原则和技术要点 6.1 造林原则 干旱河谷造林应遵循以下原则: a) 保护优先,充分保护好现有自然生境和植被,严禁采用引起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的造林 方法和生产行为,以有效遏制人为干扰和破坏,恢复或适度改造原有植被,改善生态环 境为最终目标。 b) 自然恢复、人工造林和其他辅助工程措施相结合,分类治理、定向培育,充分利用自然 3 DB51/T 2572—2019 恢复能力。 c) 以乡土树(草)种为主,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先易后难,逐步扩大林草植 被。 d) 土壤退化程度中度及以上区域,以防护林为主;中度及以下区域可适度发展经济林、用 材林等林种。 e) 量水造林、节水造林,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据水资源确定造林力度和规模,积极发展节 水林业,适量发展灌溉林业。 6.2 技术要点 6.2.1 干热河谷区 a) 植被恢复的最终植被类型目标应为干热河谷灌丛和稀树灌木草丛植被。 b) 对无灌溉条件、造林保存率低的区域,可在解决水利设施后再造林。 c) 极强度及强度退化土壤积极营造以覆盖和具有改良土壤作用的草、灌植物,中度及以下 退化程度土壤可将生态型和经济型结合,营造经济价值高、效益快的物种。 6.2.2 干暖河谷区 a) 重点造林地带为水源充足的河谷及1700m以上的山中上部半干旱地段。 b) 应选择耐旱的深根性乔灌适生树种,再辅以造林保障技术措施。 c) 优先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降水、自然河流、集水技术、穴土保

pdf文档 DB51-T 2572-2019 干旱河谷造林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2572-2019 干旱河谷造林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2572-2019 干旱河谷造林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2572-2019 干旱河谷造林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13: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