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43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445—2019 代替 DB34/T 445-2004 黄淮山羊 种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Huanghuai goat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does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1 - 04 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2 - 04 实施 发 布 DB34/T 44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4/T 445-2004《山羊 种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本标准与 DB34/T 445-2004 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黄淮山羊 种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删除了原术语定义,根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新增了“黄淮山羊”的定义(见 3.1); ——增加了种母羊的选择(见 4); ——增加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饮用水和哺乳羔羊饲养的要求(见 5.1、5.2、5.6); ——增加了人员管理和档案记录的要求(见 6.4、6.5); ——增加了检疫、消毒、预防接种、驱虫药浴、用药要求和疫病控制和扑灭(见 7.1、7.2、7.3、 7.4、7.5、7.6)。 本标准由安徽绿墅牧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绿墅牧业有限公司、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利辛县王市镇民丰家庭农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科技学院、利辛县畜牧兽医局、利辛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 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华金玲、郭大伟、郭奎、李艳、朱德建、陈胜、高亚飞、马亮亮、宋春明、章 薇、汤继顺、惠文巧、吴学壮、贺绍君、江文忠、姚军、任春环、陈家宏。 本标准 2004年5月首次发布,2019年第一次修订。 I DB34/T 445—2019 黄淮山羊 种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淮山羊种母羊饲养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种母羊选择、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 本标准适用于黄淮山羊规模养殖场或养殖户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816-2004 肉羊饲养标准 NY/T 1569 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149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5151-2002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管理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淮山羊 Huanghuai goat 分布于黄淮平原,被毛为白色,毛短、有丝光,绒毛少,肤色成粉红色,分有角和无角两种,具有 颈长、腿长、腰身长的“三长”特征,头部额宽,面部微凹,眼大、耳小,背腰平直、胸深而宽,属皮 肉兼用型山羊地方品种。 4 种母羊选择 4.1 4.2 4.3 4.4 种母羊体型外貌符合黄淮山羊品种特征 种母羊体尺、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符合本品种标准,综合鉴定等级为三级及以上。 种母羊年龄应在 8 月龄及以上。 种母羊应具备生产性能记录和系谱档案资料。 5 饲养 1 DB34/T 445—2019 5.1 饲料和饲料原料 饲料和饲料原料应符合 NY 5032 的规定,做到清洁卫生、精粗搭配,变换饲料应遵循逐步过渡的 原则,将青饲料、粗饲料、精料补充料拌和饲喂。 5.2 饮用水 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规定,定期清洗、消毒饮水槽。 5.3 空怀母羊饲养 一般在配种前(1~1.5)个月应根据母羊体况进行合理饲养,以提高受胎率。补饲时喂给每只羊每 天的风干饲料为体重的 2.5%。在青草充足的时期可不补饲。 5.4 妊娠期饲养 5.4.1 妊娠前期饲养 所需营养与空怀期相应。日粮组成为苜蓿 50%、青干草 30%、青贮玉米秸 15%和精料 5%。避 免吃霜草、发霉、变质、冰冻、有毒的饲料,防止早起流产。 5.4.2 妊娠后期饲养 每日种母羊所需营养见 NY/T 816-2004 中表11。在全舍饲条件下,在妊娠前期的基础上,能量饲 料提高(20~30)%和可消化蛋白提高(40~60)%;日粮组成为干草(1.0 ~1.5)kg、青贮料(1.0 ~ 1.5)kg、精料(0.25 ~0.45)kg,精料比例在产前(3~6)周增至(18 ~30)%。 5.5 哺乳期饲养 5.5.1 初产期(产后 1~7 天),每日种母羊所需营养见 NY/T 816-2004 中表 12。产单羔每只母羊每 天补精料(0.3 ~0.5)kg,优质干草 0.5 kg,多汁饲料 1.5 kg;产双羔每只母羊每天补饲(0.5 ~0.7) kg 精料,优质干草 1.0 kg,多汁饲料 1.5 kg 5.5.2 哺乳前期(产后 8~30 天),精料减至(0.3-0.45)kg,补优质干草 3.5 kg。 5.5.3 哺乳后期(产后 31~60 天),每日种母羊所需营养见 NY/T 816-2004 中表 13。母羊除放牧采 食外,可酌情补饲,每 100 kg 混合精料加食盐 1 kg,每天补优质干草(2~2.5)kg。断奶前一周减 少多汁料、青贮料和精料,以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6 管理 6.1 母羊妊娠管理 6.1.1 6.1.1.1 6.1.1.2 6.1.1.3 6.1.1.4 6.1.1.5 6.1.1.6 2 母羊管理 预产期前(5~10)天内近地放牧。 放牧时要稳走、慢赶、不追、不打、不惊吓、不跳沟壕。 进出圈不赶,防止拥挤。 运动场场地要平,羊舍内要保暖。 孕期按 NY 5149 的规定注射疫苗。 饮水要清洁卫生。 DB34/T 445—2019 6.1.2 临产前特征 母羊临产前特征如下: a) 起卧不安,乳房膨大,挤时有少量奶; b) 外阴红肿,有时流出粘稠液; c) 行动困难,排尿次数增多,时时回顾腹部,接着卧地不起,四肢伸直,呻吟,努责,一阵紧似 一阵; d) 羊膜露出外阴部时很快就要产羔。 6.2 产羔管理 6.2.1 产羔前准备 6.2.1.1 产羔前(10~15 )天准备圈舍,前(3~5) 天用(3~5)%的碱水或 10%~20%的石灰乳溶 液对圈舍、饲草架、饲槽、分娩栏等进行消毒。 6.2.1.2 做到地面干燥、清洁,室内挡风御寒。 6.2.1.3 羊群的补饲草料、食盐、剪刀及消毒药品都要事先准备好。 6.2.2 接羔 6.2.2.1 产出后立即将口、鼻内粘液掏净,让母羊舔去羔羊体表粘液。 6.2.2.2 将脐中血液向羔羊腹部挤压,距羔羊体(3~4)cm 处钝性剪断,消毒方法及消毒药物按照 NY/T 5151 的规定执行。 6.2.2.3 出现难产,及时助产。 6.2.2.4 出现假死现象,应及时施救,可使用以下方法: a) 人工呼吸法,即向羔羊口内猛吹气; b) 提起后肢,用手拍打背胸部法; c) 温水浴法,即水温由 38℃逐渐上升到 45℃,注意不要呛水。 6.2.3 羔羊护理 产出羔羊立即称重,打好标记,填写有关记录,主义保暖、防潮、避风、防雨淋、预防感冒、痢疾 疾病等,保持安静,常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清洁。 6.2.4 产后母羊的护理 6.2.4.1 产后注意保暖、防潮、预防感冒,并使母羊安静休息。 6.2.4.2 产后(1~2)天母羊不喂营养高的精料,产后 1 小时,应给母羊喂温水,第一次不宜过多, 一 般为(1~1.5)L,切忌让母羊喝凉水。 6.2.4.3 为避免引起乳房炎,对补饲量较大或体况较好的母羊在产羔期可稍减精料,以后逐渐增加多 汁料。 6.3 哺乳期管理 保证饮水充足,打扫圈舍,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冬季采取保暖措施。 6.4 人员管理 6.4.1 场内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人畜共患传染病者不得从事饲料管理工作。 6.4.2 场内兽医人员不应对外诊疗其他动物疾病,配种人员不应对外开展动物的配种工作。 3 DB34/T 445—2019 6.4.3 6.4.4 6.5 环境卫生 6.5.1 6.5.2 6.5.3 6.5.4 6.6 饲养人员不应经常外出、不互相串羊舍,如有外出,回场时应及时消毒。 羊场应避免外来人员参观,非生产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羊场,需经严格消毒。 羊舍应每天打扫。 保持料槽、饮水设施及其他用具清洁,羊粪及时清运到粪场进行发酵处理。 粪便处理应符合 GB/T 36195 的规定。 夏季做好通风、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档案记录 6.6.1 应安排专人记录以下内容: a) 母羊的来源,系谱档案和生产性能等资料记录; b) 日常记录,包括引入、配种、转群、增重、销售等; c) 选育记录,包括选育的方案、目标和方法等; d) 饲料记录,包括草料来源、饲草用量、饲料加工、保管发放和各种添加剂等使用; e) 防疫记录,包括免疫、消毒、诊疗、用药、愈后、无害化处理等; f) 出场记录,包括时间、原因、去向等。 6.6.2 生产记录保存应符合 NY/T 1569 的规定。 7 疫病防控 7.1 检疫 种母羊宜自繁自选自育。购进种母羊要隔离观察 21 天以上,无疾病才可合群饲养和参与配种;如 发生传染病,应立即按相关规定处理。 7.2 消毒 应符合 NY/T 5151-2002 中第7章的规定。 7.3 预防接种 结合羊场实际制定标准化免疫程序,定期免疫。疫苗及免疫方法应符合 NY 5149 的规定。 7.4 驱虫药浴 定期对母羊进行驱虫、药浴,控制程序应符合 NY/T 5030 的规定。 7.5 用药要求 治疗药剂的使用应符合 NY/T 5030 的规定。 7.6 疫病控制和扑灭 应按照 NY 5149 的规定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34-T 445-2019 黄淮山羊 种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45-2019 黄淮山羊 种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45-2019 黄淮山羊 种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45-2019 黄淮山羊 种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2:36: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