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40 CCS A 76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355—2021 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submarine gravity survey in neritic region 2021 - 03 - 11 发布 2021 - 04 - 1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355—2021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技术设计 .......................................................................... 2 6 仪器要求 .......................................................................... 6 7 野外工作 .......................................................................... 8 8 野外资料整理及检查验收 ........................................................... 14 附录 A(规范性) 中区、远一区地形改正计算方法 ....................................... 17 附录 B(资料性) 近区地形改正计算方法 ............................................... 18 I DB37/T 435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省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洪波、臧凯、吴治国、王恩强、王玉敏、胡蕾、何玉海、张宁、张一、张超、 张朋朋、崔灿、唐荣慧、张斌。 II DB37/T 4355—2021 引 言 常规意义上的海洋重力测量多指船载重力测量,其方法技术体系已较为成熟,而本标准所涉及的海 底重力测量尚处于起步阶段。 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重力基准下,取得浅海区海底重力数据,查明海底 重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解决基础研究、矿产勘查、工程勘察等方面的地质问题。 本文件的制定结合山东省周边黄、渤海域实际情况,对水深小于100 m的海底重力测量工作进行了 详细规定。 本文件是依据鲁标改办发[2018]2号文:《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国家标准 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2018年度行动计划和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施行的,并已列入2018 年海洋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项目库。 本文件在国家基础标准(GB/T 1.1、GB/T 20000、GB/T 20001、GB/T 20002)的规定框架下编制。 III DB37/T 4355—2021 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工作的基本方法、技术设计、仪器准备、野外工作、野外资料整 理及检查验收等要求。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工作,在湖泊、水库、河流等内陆水域开展水底重力测量工 作时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41—2001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DZ/T 0004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 DZ/T 0082 区域重力调查规范 DZ/T 0153—2014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浅海区 neritic region 处于海滨与外洋之间,深度在200 m以浅,一般位于大陆架范围内的海域。 注:山东省周边渤海、黄海水深一般小于100 m。 3.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以卫星为基础发送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连续实时的导航、定位和授时内容,可以提供位置、 速度及时间等信息来完成对各种目标的定位、导航、监测和管理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注:GNSS包括了全球的、区域的和增强型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主要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 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B)。 3.3 超短基线定位系统 ultrashort baseline positioning(USBL) 由发射换能器、应答器、超短基线接收基阵组成的水下声学定位系统。 注:发射换能器和接收基阵安装在船上,应答器固定在水下载体上。发射换能器发出一个声脉冲,应答器收到后, 回发声脉冲,接收基阵收到后,测量出X、Y两个方向的相位差,并根据声波的到达时间计算出水下装置到基阵 1 DB37/T 4355—2021 的距离,从而计算得到水下探测器在平面坐标上的位置和水下的深度。 3.4 潮汐改正 tidal correction 将实时实测海平面归算到作为大地水准面的平均海平面上的改正。 3.5 水位计 water gauge 自动测定并记录海洋、河流、湖泊和灌渠等水体水位的仪器。 注:按传感器原理分浮子式、跟踪式、压力式和反射式等。 4 总则 4.1 工作目的 4.1.1 发现和圈定与围岩有明显密度差异的海底地质构造、侵入岩体和地层,划分构造单元,为基础 地质研究提供重力场依据。 4.1.2 圈定沉积盆地范围,详细了解基底起伏形态,研究沉积地层中各密度界面起伏和内部构造,推 算沉积厚度。 4.1.3 发现和圈定有密度差异且有一定规模的含矿建造或含矿地质体。 4.1.4 围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地热资源调查等任务,进行其他海洋地质专题性研究。 4.2 基本要求 4.2.1 4.2.2 4.2.3 4.2.4 4.2.5 采用 2000 国家重力基准。 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采用北京标准时(BST)。 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学会(IAG)推荐的 1980 年公式计算正常重力值。 5 技术设计 5.1 资料收集及踏勘 5.1.1 收集分析测区及邻区资料,包括: a) 助航标志及航行障碍物等海况资料; b) 水文、气象、交通等情况和与测量有关的港口、码头等资料; c) 水位站控制资料和有利用价值的观测记录; d) 控制测量成果及其相关技术说明; e) 坐标转换参数与高程异常图、高程异常值及各等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资料; f) 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岩石物性资料; g) 各类重力基点资料。 5.1.2 制定设计前需组织人员进行工作海域及周边陆域的现场踏勘,应全面了解自然地理及施工条件。 5.2 比例尺及网度 2 DB37/T 4355—2021 5.2.1 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的比例尺为 1:250 000、1:100 000、1:50 000、1:25 000,其中常用基本比 例尺为 1:250 000 和 1:50 000。 5.2.2 测网应根据海区的环境特点、地质条件和研究目的布置,宜布置规则网或准规则网。养殖区、 海底管线分布区等特殊海区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自由网布置,测点数量应达到规则网测点密度的 50 % 以上(困难海区测网密度应达到规则网密度的 25 %以上,但对军事禁区内测网密度不作要求),实测点 位偏离规则网理论点位的最大偏移距离不宜超过设计网格间距的 20 %(最大不超过 50 %),剖面工作相 邻点距不应超过对应比例尺下的规则网测点间距。具体应按照表 1 执行。 表1 测网布设及测点密度 规则网点线距 自由网测点密度 比例尺 (每个测点控制的面积) km 2 剖面测量 测线间距 测点间距 相邻点距 km km km 1 :25 000 0.07~0.10 0.25~0.35 0.25 0.10~0.25 1 :50 000 0.25~0.50 0.50~0.75 0.50 0.25~0.50 1 :100 000 1.00~2.00 1.00~1.50 1.00 0.50~1.00 1 :250 000 4.00~8.00 2.00~3.00 2.00 1.00~2.00 5.3 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和误差分配 5.3.1 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应根据任务要求和仪器性能等合理确定,应保证工作精度能满足任务需求, 同时兼顾到测区地质特点、资料的持续使用和综合利用等问题。 5.3.2 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应按表 2 分配执行。在确定总精度后,可根据任务要求、仪器性能等适当 调配各项误差。 表2 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和误差分配 -5 单位为10 m/s 工 作 比例尺 1 :25 000 1 :50 000 1 :100 000 1 :250 000 布 格 测

pdf文档 DB37-T 4355—2021 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技术规程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4355—2021 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4355—2021 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4355—2021 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23:45: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