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4 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964—2021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st tending 2021-02-09 发布 2021-05-09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1964—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林木分类与分级 ..................................................................... 1 6 抚育方式 ........................................................................... 2 7 生物多样性保护 ..................................................................... 6 8 作业设计 ........................................................................... 6 9 检查验收 ........................................................................... 7 10 档案管理 .......................................................................... 8 附录 A(规范性) 主要树种龄组划分表 ................................................... 9 附录 B(规范性) 主要树种合理密度控制表 .............................................. 11 附录 C(规范性) 森林抚育作业质量检查标准表 .......................................... 14 参考文献 ............................................................................. 15 I DB35/T 196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省林业局造林处、福建省数字办。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翁友恒、郑惠成、黄朝法、王智苑、吴朝明、杨子清、李维中、王念奎、黄骐、 夏咛、林笑雨、纪淑芬、林力、郑开基、方晓敏、张珍珠。 II DB35/T 1964—2021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抚育总则、林木分类与分级、抚育方式、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业设计、检查验收、 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中的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的幼中龄林抚育,以 及人工用材林的近熟林抚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4.1 森林抚育方式确定原则 根据森林发育阶段、培育目标,应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森林抚育方式: a) 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根据功能定位、林木个体健康情况,确定目的树种和抚育方式; b) 人工用材林的近熟林适用于进行林木分类或林木分级的生长伐; c) 其他参见 GB/T 15781—2015 中的森林抚育方式确定原则。 4.2 龄组和起源划分原则 4.2.1 龄组划分 依据林种、树种、培育目标划分龄组,主要树种龄组与龄级划分应按照附录A的规定执行。 4.2.2 起源划分 对于人工天然混生的林分,应按照林分中的目的树种(适合本地立地条件、能够稳定生长、符合经 营目标的树种)确定其起源。对层次明显的异龄林可分层次划分目的树种和起源。 5 林木分类与分级 5.1 林木分类 1 DB35/T 1964—2021 5.1.1 目标树 为目的树种、生活力强(指胸径、树高、干型和冠型等均为优势)、干材质量好、没有损伤的林木。 5.1.2 辅助树 又称“生态目标树”,是有利于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改善森林空间结构、 保护和改良土壤等功能的林木。 5.1.3 干扰树 对目标树生长直接产生不利影响,或显著影响林分卫生条件需要伐除的林木。 5.1.4 其他树 林分中除目标树、辅助树、干扰树以外的林木。 5.2 林木分级 5.2.1 Ⅰ级木 又称优势木,林木的直径最大,树高最高,树冠处于林冠上部,光照充足,不受挤压。 5.2.2 Ⅱ级木 又称亚优势木,直径、树高仅次于Ⅰ级木,树冠稍高于林冠层的平均高度,侧方稍受挤压。 5.2.3 Ⅲ级木 又称中等木,直径、树高均为中等大小,树冠构成林冠主体,侧方受一定挤压。 5.2.4 Ⅳ级木 又称被压木,树干纤细,树冠窄小,树冠处于林冠层平均高度以下,光照不足。 5.2.5 Ⅴ级木 又称濒死木或枯死木,完全处于林冠层以下,光照不足,生长衰弱,濒临死亡或已经死亡。 5.3 抚育采伐顺序 抚育采伐按以下顺序确定保留木、采伐木: a) 没有进行林木分类或分级的幼龄林,保留木顺序为:目的树种林木、辅助树种林木; b) 实行林木分类的,采伐木顺序为:干扰树、其他树、过密的辅助树; c) 实行林木分级的,采伐木顺序为:Ⅴ级木、Ⅳ级木、Ⅲ级木; d) 采伐后将剩余物及时清理干净(运出林内,或平铺、或按一定间距均匀堆放在林内)。 6 抚育方式 6.1 抚育采伐 6.1.1 透光伐 6.1.1.1 条件 2 DB35/T 1964—2021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采用透光伐。 a) 天然林或人工异龄林幼林郁闭后,目的树种受到上层霸王树(位于目标树上方,树冠庞大,影 响目标树正常生长的非目的树种林木)、非目的树种等压抑,高生长受到明显影响的林分。 b) 幼林上层林木已影响到下层目的树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复层林,应伐除上层的干扰木。 6.1.1.2 方法 采用单株木采伐,伐除上层遮荫的霸王树、劣质林木、萌芽条、大灌木、蔓藤等。当幼林郁闭后, 林分密度大,目的树种受光不足,生长受到影响时进行。 6.1.1.3 控制指标 透光伐后的林分应达到以下要求: a) 林分郁闭度不低于 0.5; b) 易遭受冰冻、雪压危害的地段,林分郁闭度不低于 0.6; c) 目的树种平均胸径不低于采伐前平均胸径; d) 林木分布均匀,不造成林窗、林中空地,不破坏幼树生长小环境; e) 采伐后的林木保留株数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6.1.2 疏伐 6.1.2.1 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采用疏伐。 a) 林分密度超过附录 B 合理控制密度上限的林分。 b) 同龄林林分郁闭度 0.8 以上的幼龄林和中龄林,林木间对光、空间等开始产生比较激烈竞争的 林分。 6.1.2.2 方法 采用单株木采伐,伐除密度过大、生长不良的林木、以及丛生林木中多余的生长较差的个体。当林 分密度大,出现营养空间竞争,影响林木冠幅生长,出现自然整枝现象时进行。经过疏伐后,林木树冠 再次重叠,且郁闭度达到0.8以上,应进行再次疏伐。 6.1.2.3 控制指标 疏伐后的林分应达到以下要求: a) 丛生林木每丛保留 1 株~2 株; b) 其他参照透光伐控制指标。 6.1.3 生长伐 6.1.3.1 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采用生长伐。 a) 林分密度超过附录 B 规定的合理控制密度上限的林分。 b) 郁闭度 0.8 以上中龄林、人工用材林的近熟林,林木个体优劣分化明显,宜进行林木分类(或 分级)采伐的林分。 c) 上层郁闭度 0.7 以上,下层目的树种株数较多的复层林。 d) 林木生长明显下降,被压木、枯死木、濒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数 15%的林分。 3 DB35/T 1964—2021 6.1.3.2 方法 采用单株木采伐,选用目标树分类的,采伐干扰树、其他树、过密的辅助树;选用林木分级的,采 伐Ⅴ级木、Ⅳ级木、过密的Ⅲ级木。当林分密度大,出现激烈营养空间竞争,影响林木生长时进行。伐 后,林木树冠再次重叠,林木生长量出现下降,应进行再次生长伐。 6.1.3.3 控制指标 生长伐后的林分应达到以下要求: a) 林分郁闭度不低于 0.5; b) 目的树种平均胸径不低于采伐前平均胸径; c) 林木分布均匀,不造成林窗、林中空地; d) 采伐后林木保留株数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e) 抚育采伐后进行林下套种珍贵树种或乡土阔叶树种的人工用材林,林分郁闭度可适当放宽,但 不低于 0.3,且不受 d)限制。 6.1.4 卫生伐 6.1.4.1 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采用卫生伐。 a) 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分。 b) 遭受森林火灾、风折雪压等自然灾害危害,受害株数占林木总株数 10%以上的林分。 6.1.4.2 方法 采用单株木采伐,伐除已被危害、丧失培育前途、危及目标树或保留木生长的所有林木。对于遭受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的林木,伐桩和疫木、采伐剩余物应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处理。 6.1.4.3 控制指标 卫生伐后的林分应达到以下要求: a) 采伐后郁闭度保持在 0.5 以上。因严重受灾,导致采伐后郁闭度在 0.5 以下,或出现林窗的, 要进行补植; b) 受林业检疫性有

pdf文档 DB35-T 1964-2021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964-2021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964-2021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964-2021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23:42: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