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1.120 CCS A 00 44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295—2021 丘陵山地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n blueberry product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 2021 - 04 - 14 发布 2021 - 07 - 14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29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3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融和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蓝谷农业发展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丽霞、刘凤民、莫爱琼、欧小鲁、李森、黄江华、卢中青。 I DB44/T 2295—2021 丘陵山地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蓝莓种植的林地选择、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枝、有害生物防治、果实采收、包 装贮运及建档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丘陵山地蓝莓的生产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GB/T 27658 蓝莓 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SN/T 2205 食品接触材料纸、再生纤维类瓦楞纸箱评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蓝莓 blueberry 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蓝色浆果类果树。其可食用的浆果,近圆形或扁圆形,单果重 1.0 g~2.8 g,果肉细腻,种子极小。 需冷量 cooling requirement 蓝莓解除休眠所需要的低温时数,通常以0 ℃~7.2 ℃低温的累计。 南高丛蓝莓系列 south highbush bluberry series 树高1.0 m~2.0 m,落叶、半常绿或常绿灌木,耐热,喜湿润温暖的气候条件,需冷量在100 h~ 800 h;果实成熟期早,鲜食风味佳,成熟期为4月下旬~6月上旬。主要有密斯提(Misty)和蓝雨(Bluerain)。 兔眼蓝莓系列 rabbiteye bluberry series 树体高大,寿命长,树高在1.8 m~2.8 m,落叶或半常绿,丰产性好,耐湿热,适宜长江流域以南 地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抗旱,但抗寒力差;需冷量在300 h~900 h,成熟期为6月初~7月上旬。 主要有灿烂(Brightwell) 、粉蓝(Powderblue)和巴尔德温(Barrdevin)。 1 DB44/T 2295—2021 4 林地选择 适生区域 园地交通便利,排灌良好并远离(2 km以上)污染源,以光照充足的阳缓坡为佳。冬季有7.2 ℃以 o 下低温期,满足所种品种的需冷量要求,其中密斯提品种适宜在粤北地区种植。丘陵山地坡度应≦30 。 立地条件 土壤pH值4.5~5.5,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兔眼蓝莓应不低于6%, 南高丛蓝莓应不低于8%。有机质含量不足需要添加至最低含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5 建园 整地 环山修建水平带状梯田,梯面宽度不少于2.5 m,带面深翻30 cm~40 cm。根据坡地实际情况修建 排水沟。 土壤改良 5.2.1 土壤有机质改良 土壤有机质低于6%,可混拌泥炭土、椰糠、草炭、腐熟锯末或充分发酵后的牛、羊、兔粪等提高有 机质含量,不宜混拌猪粪和鸡粪。 5.2.2 土壤 pH 值调整 5.2.2.1 土壤 pH 值<4.5 可撒施生石灰提高pH值,石灰的具体用量与土壤质地有关,砂壤土用量少,黏壤土用量多。 5.2.2.2 土壤 pH 值>5.5 种植3个月~4个月前施用硫磺粉降pH值。宜全园均匀撒施硫磺粉,深翻混入土壤表层,也可在种植 穴内撒施硫磺粉,视原来土壤的pH值状况,直径为50 cm,深度为40 cm的种植穴的施入量一般在80 g~ 150 g左右,施入后要搅拌均匀。不同土壤类型硫磺粉用量不同。 苗木 选择两年生以上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无损伤的健壮苗木,营养袋苗为佳。 种植 5.4.1 时间 灌溉条件好的地块,袋苗可全年进行栽种,以10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为佳。 5.4.2 方法 将苗木放置于种植穴(深40 cm,直径50 cm)中央,周围填满疏松的土壤,轻提抖动幼苗,使土壤 与根系充分接触,覆盖约5 cm厚土壤后压实,浇足定根水,表层再覆盖5 cm~6 cm疏松的松针叶或粉碎 的松树皮、农作物秸秆或农用防草地布等防草、防晒、保墒。 2 DB44/T 2295—2021 5.4.3 密度 南高丛蓝莓株行距(1.0~1.5)m × 2.5 m,每公顷2667株~4000株;兔眼蓝莓株行距(1.0~1.5) m×(2.5~3.0)m,每公顷2222株~2667株。 6 土肥水管理 除草 幼树定植后一至三年内,适时除草。宜采用机械除草或人工除草,或覆盖防草地膜、地布。 地面覆盖 每年适当补充蓝莓根基周围的有机覆盖物,补充因腐熟分解而减少的部分。 施肥 6.3.1 肥料种类 宜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不宜使用含氯化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建议使用已腐熟发酵的农家肥、生 物菌肥。复合肥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通常为 1:1:1,还需要注意Mg和Fe元素的补充。 6.3.2 施肥方法 6.3.2.1 根基施肥 种植初期施入的有机肥可与回填的土壤混合均匀,复合化肥可以一起混合施入。种植后每年秋季要 在树冠正投影边缘外围开挖不连续的环状沟或环形分布的穴,幼树沟穴离树干基部距离不少于30 cm, 沟穴深度5 cm~15 cm,施入有机肥并回填覆盖。 6.3.2.2 叶面施肥 蓝莓整个生长期,喷施3次~4次叶面肥,宜叶面喷施或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补充水溶性全素蓝 莓专用肥等。 6.3.3 施肥时间 基肥施肥每年2次,第一次是在春季萌芽前进行,第二次在秋季高温过后一周进行;日常管理可以 采用水肥一体化薄施水溶性蓝莓专用肥;叶面肥自早春花芽萌芽,到果实膨大期,每隔15天喷施一次, 最少两次。果后要补充完全肥料的叶面肥。 6.3.4 施肥数量 施肥量依据树体大小、结果量确定。第一次可用腐熟菜饼肥每公顷4500 kg~9000 kg,45%硫酸钾 复合肥,每公顷用量450 kg。第二次腐熟农家肥每公顷7500 kg~15000 kg,45%硫酸钾复合肥,每公顷 用量500 kg。 水分管理 大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涝。秋季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并通过地表覆盖减少水分损失,但不能取代灌 溉。在降雨少需经常灌溉的地区,宜安装节水灌溉设施,其中以水肥一体化的滴灌为佳。 3 DB44/T 2295—2021 7 整形修剪 修剪时间 以冬季为主,夏季为辅。 修剪方法 7.2.1 幼龄树修剪 栽植3年以下的幼树,应主要剪除基部细弱枝条。夏季应对当年生长达35 cm~40 cm的单一旺枝进 行打顶,除去顶端优势,促进基生枝条萌发。 7.2.2 初果期修剪 以少量结果兼顾树冠扩大为原则, 去除弱枝,保留中庸枝及部分较强枝用于结果,短截外围强壮枝。 7.2.3 盛果期修剪 控制树冠,回缩或短截树冠间交叉枝。除去衰弱枝和中间密集枝,保留强壮枝作为结果枝,利用短 截使结果枝的花芽串长度控制在20 cm以内。 8 有害生物防治 病虫害 常见病害有灰霉病、僵果病、枝干枯萎病、果实腐烂病等。常见虫害有金龟子、卷叶蛾、果蝇、蛀 杆害虫(刺蛾)等。病虫害危害特征及防治措施参见附录A。 鸟害 果实成熟期,用防鸟网(网目<20 mm)、驱鸟器等方式减轻鸟害。 防控措施 8.3.1 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生态综合防控为基础,综合利用物理、生 物、化学等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药剂防控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合理采用高效低风险药剂。 8.3.2 栽培措施防治 通过合理的水、肥、修剪等栽培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害能力。采取剪除病虫枝,清除 枯枝落叶、落果等措施,减少病虫源,抑制病虫害发生。覆盖防草园艺地布或锯末、松针等有机物覆盖, 有效防控田间杂草,降低病虫害发生。 8.3.3 物理防治 果园内放置诱虫板、诱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 8.3.4 生物防治 4 DB44/T 2295—2021 合理利用寄生蜂、瓢虫、捕食螨、食蚜蝇、草蛉、猎蝽等有益生物,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害虫的作用。 还可用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 8.3.5 化学防治 利用性诱剂及药剂等防治。鲜果采收前21天严禁喷施任何农药。按照GB/T 8321.10规定执行。 9 采收和贮运 采收 9.1.1 采收时间 蓝莓果实由绿色、红色,转变成蓝紫色或紫黑色时即为成熟,可实施采收。广东蓝莓的成熟期从4 月末延续至7月初,应及时分批采摘,成熟较集中时2天~3天采收1次。晴天采收果实应避开上午11点至 下午4点之间的高温;阴天可适当延长采收时间。应避开雨天采收。 9.1.2 采收方法 采摘时应用消毒过的洁净专用容器存放果实,采收容器选用透气塑料筐;采摘时轻摘、轻放,对病 果、畸形果应单收单放;采收人员要戴口罩、手套或指套。采收后鲜果放在低温干燥处,并尽快采用风 冷措施,快速降低果实温度和湿度。 贮运 9.2.1 包装 包装盒规格:鲜食果选用有透气孔的食品级塑料盒或纸盒分装,规格一般为每盒125 g;加工用果 实可用较大的透气筐或浅的周转箱等包装,运输至加工厂或冷冻库。包装材料按SN/T 2205规定执行。 9.2.2 运输 运输应选择清洁、卫生、无污染的运输工具。应轻装轻卸,不应重压。 9.2.3 贮藏 9.2.3.1 常温贮藏 果实保质期为3天~5天,为延长贮藏期和供应时间,鲜果应进行冷藏或速冻贮藏。 9.2.3.2 低温贮藏 蓝苺鲜果的贮藏宜采用冷藏保鲜或气调贮藏保鲜的方式,贮藏温度0 ℃~3 ℃。 9.2.3.3 冷冻贮藏 果实采收后,放到-20℃以下冷冻库里,长期贮存。在运输过程中也应保持在-20 ℃以下。冷冻保 存时宜小袋独立分装,每袋不宜超过10 kg。 10 建档 蓝莓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需要记录、拍照并留存。具体按照GB/T 27658的相关规定执行。 5 DB44/T 2295—2021 A A 附 录

pdf文档 DB44-T 2295-2021 丘陵山地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T 2295-2021 丘陵山地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1 页 DB44-T 2295-2021 丘陵山地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2 页 DB44-T 2295-2021 丘陵山地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23:09:3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