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16 5107 四 川 省 ( 绵 阳 市 ) 地 方 标 准 DB5107/T 89—2021 藤椒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 2021 - 04 - 28 发布 2021 - 07 - 01 实施 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07/T 89—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藤椒病虫害防治总则 ................................................................. 1 5 藤椒主要病虫害 ..................................................................... 2 6 主要病害防治 ....................................................................... 2 7 主要虫害防治 ....................................................................... 4 附录 A(规范性) 禁止使用的农药 ....................................................... 7 I DB5107/T 8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绵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绵阳市植保植检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登杰、任茂琼、姜继红、毕司进、刘定友、任云、刘兴旺、陈金凤、宋翔。 II DB5107/T 89—2021 藤椒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藤椒主要病虫害防控的术语与定义、防控总则、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防治、主要虫 害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绵阳市行政区域内藤椒病虫害的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农业防治 agricultural control 采取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生长发育或传播条件,以 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从而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包括田间肥水管理、修枝整形、 合理布局等。 物理防治 physical control 指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声波等,或以其制作而成的工具如诱虫灯、黄板、蓝板 等进行病虫害防治,同时也包括最简单的、最原始的徒手捕杀或清除等手段。 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 通过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或减少危害的方法。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 以菌治菌等。 化学防治 chemical control 利用化学药剂(杀虫剂、杀菌剂等)防治病虫害。化学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见效快、使用方便, 不受地域性和季节性限制等特点,是植物保护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4 藤椒病虫害防治总则 1 DB5107/T 89—202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尽 量多运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少采用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采用达标防治,不到防治指标不用药。 科学、合理用药,交替、轮换使用不同类型农药,协调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延缓抗药性产 生,提高防治效果。农药合理使用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中的规定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按照 NY/T 1276 中的规定执行。 禁止使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的农药见附录 A。 5 藤椒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 锈病、炭疽病、根腐病、煤污病和流胶病。 主要虫害 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凤蝶、蜗牛。 6 主要病害防治 锈病 6.1.1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藤椒的叶片。发病后在叶背面出现橘黄色的孢子堆,叶正面出现浅黄色或褐色斑块。发病 严重时,会造成藤椒叶片大量脱落,对藤椒的花芽的形成、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 6.1.2 防治方法 6.1.2.1 农业防治 生长期内合理修枝整形,及时疏理较密的树冠,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减轻发病率。采果后,及 时清理果园中的病枝、病叶,集中销毁,减少病源。 6.1.2.2 化学防治 发病前用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三唑酮;发病中后期喷施丙环唑、戊唑醇、 肟菌·戊唑醇等进行防治。 炭疽病 6.2.1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叶片、嫩梢,造成落果、落叶、枯梢;初期病部不规则褐色小点,中期病斑上褐色 或黑色小点,圆形或近圆形,如天气干燥、病斑中央灰色,阴雨高温天气,病斑上小黑点呈粉红色小突 起,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堆。发病时间在初夏5~6月和秋季,主要依靠风、雨、昆虫传播,高温高湿发病 重。 6.2.2 防治方法 6.2.2.1 农业防治 2 DB5107/T 89—2021 经常巡园,发现病枝、病叶,及时修剪,清除出园,集中销毁,减少病原。注意控制蚜虫、红蜘蛛 等害虫,减少虫源传毒途径。 6.2.2.2 化学防治 发病前期可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预防;发病期可喷施戊唑·咪鲜胺或退菌特粉剂治疗。 根腐病 6.3.1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椒树根部,轻则地上部分叶形变小、叶黄、枝条发育不健全,受害植株根部变黑腐烂,根 皮与木质部易脱离,木质部呈黑色,有异臭味,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 6.3.2 防治方法 6.3.2.1 农业防治 一是要做好园区内开沟排水,防止胀水烂根;二是多施有机肥或生物菌肥,促进根系生长。 6.3.2.2 化学防治 可用内吸低毒农药如甲基立枯磷、农用抗生素、多菌灵等灌根。 煤污病 6.4.1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果实、枝梢的表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霉斑。发病后期,形成黑褐色霉层, 覆盖叶面,使叶片光合作用受阻。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隐蔽的环境条件下,病菌会产生更多的孢子, 并扩散、覆盖在叶片表面,阻碍了叶片的光和作用。病菌多从蚜虫、介壳虫的分泌物中吸取营养,常伴 随蚜虫、介壳虫的活动而消长。 6.4.2 防治方法 6.4.2.1 农业防治 生长期内合理修枝整形,及时疏理较密的树冠,确保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减轻发病率。重点防治蚜 虫、介壳虫,消除病原菌营养来源。 6.4.2.2 化学防治 可选用代森锰锌、丙环唑、肟菌·戊唑醇防治,同时使用氟吡呋喃酮、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等化学 药剂防治蚜虫、介壳虫等。 流胶病 6.5.1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受害部位表皮呈红褐色。发病后期,病斑扩大,呈湿腐状,病皮凹陷,并 有流胶出现,病斑变成黑色,长椭圆形或圆形。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座及子囊壳的方式在病组织中 越冬。第2年5月初,当气温升高时,老病斑扩展,于6~7月份多次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 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在侵入部位开始发病。 3 DB5107/T 89—2021 6.5.2 防治方法 6.5.2.1 农业防治 重点防治蛀干害虫,谨防树皮破伤,减少病害侵入口。 6.5.2.2 化学防治 对发病较轻的大枝干上的病斑,用快刀刮除病斑树皮,并在伤口处涂抹甲基硫菌灵或对主干进行刷 白。发病后期可用噻唑锌和甲基托布津涂抹伤口或灌根。 7 主要虫害防治 蚜虫 7.1.1 危害发生情况 主要群集于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花、幼果及幼嫩枝梢的汁液。被害叶片向背面卷缩, 引起落花落果。同时,排泄蜜露,使叶片表面油光发亮,并诱发烟煤病等病害的发生,影响叶片的正常 代谢和光合功能。 7.1.2 防治方法 7.1.2.1 农业防治 春季花芽分化完成后,及时对枝条进行打顶处理,减少幼嫩部位,从而降低蚜虫的食源。秋季新枝 条长出后,及时抹除侧芽、弱芽、疏理过密枝条等。 7.1.2.2 生物防治 可用球孢白僵菌或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 7.1.2.3 物理防治 2 可在椒园内悬挂黄板,吸引有翅蚜虫,每667 m 悬挂25~30张。 7.1.2.4 化学防治 可选用氟啶虫酰胺、氟啶虫胺腈等,严重发生时用氟吡呋喃酮+螺虫乙酯喷雾。 红蜘蛛 7.2.1 危害发生情况 主要危害植物的叶、茎、花等,刺吸植物的茎叶,受害部位失绿变白,呈现密集苍白的小斑点,卷 曲发黄。严重时植株发生黄叶、焦叶、卷叶、落叶和死亡等现象。一年发生6~9代,在花椒发芽时开始 危害,第一代幼螨在花序伸长期开始出现,盛花期危害最盛。气温在25 ℃左右且气候较旱的条件有利于 其发生,夏季炎热或暴雨不利于发生。 7.2.2 防治方法 7.2.2.1 生物防治 4 DB5107/T 89—2021 在害虫危害初期,可选择智利小植绥螨、巴氏新小绥螨等捕食螨进行防治,释放量根据树体大小和 害虫量的轻重决定。 7.2.2.2 化学防治 可选用螺螨酯、哒螨灵、氟吡呋喃酮等进行应急防控,重点喷施嫩梢叶背、隐蔽位置。 介壳虫 7.3.1 危害发生情况 主要通过刺吸性口器吸食植物芽、叶、嫩枝的汁液,造成枯梢、黄叶,树势衰弱,严重时死亡。一 年2~3代,冬季多为若虫期,但也有以成虫和卵越冬。 第一代卵和若虫为4~6月份,第二代为8~9月 份。1~2龄后迁移分散于枝干阴面群集危害。 7.3.2 防治方法 7.3.2.1 农业防治 采果后,要及时清园,减少虫源。萌芽前,在树体和地面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若虫、成 虫和卵;4月下旬~5月虫卵孵化及若虫期用石硫合剂原药涂刷树干及枝条危害区。 7.3.2.2 化学防治 可选用氟吡呋喃

pdf文档 DB5107-T 89—2021 藤椒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 绵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07-T 89—2021 藤椒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 绵阳市 第 1 页 DB5107-T 89—2021 藤椒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 绵阳市 第 2 页 DB5107-T 89—2021 藤椒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 绵阳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22:51: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