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4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432—2021 落叶松混交林营建技术规程 2021 - 05 - 22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6 - 22 实施 发 布 DB21/T 3432—2021 目 前 次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作业设计 ..................................................................... 2 5 苗木选择 ..................................................................... 2 6 造林 ......................................................................... 2 7 幼林抚育 ..................................................................... 3 8 造林档案 ..................................................................... 3 附 录 A (资料性) 落叶松混交林主要树种生物学特性 ............................ 5 附 录 B (资料性) 落叶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6 I DB21/T 343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爱君、冯健、王骞春、卜鹏图、郑颖、王占伟、杨圆圆、战金伟、高慧淋、汪 成成、赫亮、张芷瑞、肖尧、许学锋、杜建平、李丽业、张燕夫、李秀玲、朱瑞、郭元涛。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12号),联系电话: 024-82241813。 II DB21/T 3432—2021 落叶松混交林营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落叶松混交林营建的作业设计、苗木选择、整地、造林、幼林抚育等技术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东部山区落叶松混交林的营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混交林 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 总蓄积量的65%(含)以下。混交方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以及植生组混交等。 3.2 行间混交 又称隔行混交,是一树种的单行与另一树种的单行依次栽植的混交方法。 3.3 带状混交 同一树种连续几行(一般为3行以上)形成一带与另一树种连续几行形成的带相互交替种植的方法。 3.4 块状混交 又叫团状混交,是将一个树种栽成一小片,与另一栽成一小片的树种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 3.5 1 DB21/T 3432—2021 幼龄林 幼龄林是森林生长发育的幼年阶段,通常指Ⅰ龄级或Ⅱ龄级的林分,龄级指对林木按照林龄间隔一定 的年限进行的分级,一般落叶松人工林每10年为一个龄级。 3.6 林窗 2 指直接处于林冠空隙下,仍保持森林环境特点、面积在25m 以上的林内空地。 4 作业设计 造林作业设计参照LY/T 1607规定执行;抚育设计按GB/T 15781规定执行。 5 苗木选择 造林苗木应经过检验检疫,不可以使用带有森林病虫害检疫对象的苗木。裸根苗应达到GB 6000规定 的Ⅰ、Ⅱ级苗木标准,容器苗执行LY/T 1000的规定,苗木质量检验GB 6000规定执行,未制定地方标准或 国家标准的苗木类型和树种,应选用品种优良、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壮苗。 6 造林 6.1 林地选择 可选择采伐迹地、林中空地、退耕还林地、火烧迹地等宜林地。 6.2 整地 6.2.1 整地时间 造林前1个生长季(经过一个雨季)进行整地。 6.2.2 整地方式 穴状整地、带状整地。 a) 穴状整地是山地广泛采用的整地方法,沿着等高线布设,正方形或是长方形,穴面略向内侧倾斜, 成“品”字形配置。整地规格:深度35cm以上,口径60cm×60cm。在灌草较密地带,整地规格适当 大些。 b) 山地丘陵带状整地要沿着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宽度60cm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不能过长, 每隔一定距离应保留0.5m~1.0m自然植被。 6.2.3 混交方式 落叶松混交林以带状混交为主,可以行间混交和块状混交。 6.2.4 混交树种选择 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定向培育、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落叶松可以与云杉、红松、 樟子松、桦树、蒙古栎、水曲柳、黄菠萝、色木槭、紫椴等树种混交。常见混交树种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 A。 6.2.5 混交比例 落叶松为主的针叶树与阔叶树种混交,针阔比在6:4或是7:3。 6.3 造林时间和方法 6.3.1 裸根苗造林时间和方法 2 DB21/T 3432—2021 在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上旬,苗木萌发前,土壤解冻25cm时造林,栽植方法按GB/T 15776规定执行。 6.3.2 容器苗造林时间和方法 容器苗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造林,多在雨季造林。栽植时候,容器苗轻放入穴中,埋土踏实。对于苗木 根系不易降解的容器,要将容器去除再造林。 6.4 造林密度 2 2 造林密度依据立地条件和培育目标的要求而定。一般混交林初植密度1650株/hm ~4400株/hm 。 6.5 树种配置 落叶松混交林造林的树种配置以小班为单位,采用2种以上树种进行带状、块状混交。配置是要考虑 种间关系稳定、方便施工,有利于水土保持等因素。 a) 应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应性、抗逆性和种间相协调的树种混交。 b) 根据立地条件、培育目标和种间关系等因素行状、块状等适宜混交方式,也可与造林地上已有的 幼苗、幼树随机配置形成混交林。 2 2 c) 应采用多树种混交。面积1hm 以上造林小班,组成树种宜3种以上,面积1hm 以下造林小班,组成 树种宜2种以上。 6.6 补植 植苗造林的补植应采用与初次造林时的同龄苗木,造林成活率达不到85%时,及时进行补植,连续补 植1年~2年;造林成活率低于40%应重新造林。 6.7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重点防治日本落叶松蚜虫、松毛虫、枯梢病、日本落叶松落针病等。 7 幼林抚育 7.1 割灌除草 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5次,抚育采用2、2、1次,即前2年每年2次,时间为6月中旬和8月上旬;第3年1 次,时间为6月中旬。包括割灌除草、培土、松土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的高 密杂草,要及时割除。同时摘除缠绕植物。当幼树主侧枝生长超过灌木高度或者已经压抑灌木时候,应当 停止割灌作业。 7.2 补植 成活率低于85%的造林地,从造林的第二年连续补植,补植时采用与初次造林时的同龄苗木。 7.3 平茬复壮。 对具有萌芽能力的树种,因干旱、冻害、机械损伤以及病虫兽危害造成生长不良的,应及时平茬复壮。 7.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早期落叶病、枯梢病等;主要虫害有落叶松松毛虫、落叶松尺蛾,落叶松腮扁叶蜂等。预 防为主,综合治理,严防成灾。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执行。 7.5 灌水、施肥 有条件的区域可以适度适时进行灌水和施肥。 8 造林档案 3 DB21/T 3432—2021 造林设计文件、图表、造林地基本情况、整地方式与规格、造林树种、立地条件、造林方法、造林密 度、种苗来源、规格和处理保护措施、幼林抚育管理技术措施、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情况、造林施工单位、 管理、检查验收、造林保存率检查等。 4 DB21/T 3432—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落叶松混交林主要树种生物学特性 表 A.1 落叶松混交林主要树种生物学特性 序号 树种 科名 拉丁名 俗名 生物学特性 乔木;高达 45m,胸径达 1m;树皮淡灰褐色或淡褐灰色,裂 1 云杉 松科 Picea 白松、大果云杉、 成稍厚的不规则鳞状块片脱落;叶四棱状条形,在小枝上面直展、 asperata 大云杉、鳞皮云杉 微弯;球果圆柱长圆形,种子倒卵圆形,长约 4mm,连翅长约 1.5cm。 2 红松 松科 Pinus 朝鲜松、红果松、 乔木,幼树树皮灰褐色,近平滑,大树树皮灰褐色或灰色, koraiens 韩松、果松、海松 纵裂成不规则的长方鳞状块片,针叶 5 针一束,优良的用材树种。 is 3 樟子松 松科 Pinus sylvestr is var. mongolic a 4 白桦 桦树科 Betula platyphy lla 5 蒙古栎 壳斗科 Quercus 青枔子、柞树、辽 落叶乔木,高达 30m,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紫褐色,有 mongolic 东栎、大果蒙古栎、 棱,无毛。顶芽长卵形,微有棱,芽鳞紫褐色,有缘毛。叶片倒 a 粗齿蒙古栎 卵形至长倒卵形。材质坚硬,耐腐力强,干后易开裂 木犀科 Fra

pdf文档 DB21-T 3432—2021 落叶松混交林营建技术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432—2021 落叶松混交林营建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432—2021 落叶松混交林营建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432—2021 落叶松混交林营建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57: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