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昭 DB5306 通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6/T20—2021 代替 DB5306/T20—2019 昭通市花魔芋栽培技术规程 2021-03-31 发布 2021-04-16 实施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06/T2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5306/T 20—2019《昭通市花魔芋栽培技术规程》,与 DB5306/T 20—2019 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换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 2) ; b)删除了“熏蒸”(见 2019 版的 3.7)、“种子包衣”(见 2019 版的 3.9)、“包衣”(见 2019 版的 5.4.2.5)、 “与玉米套种”(见 2019 版的 6.2.3) 、“林芋间种”(见 2019 版的 6.2.4)、“播种程序”(见 2019 版的 6.2.6)、 “播种深度”(见 2019 版的 6.2.7)、“盖草”(见 2019 版的 6.2.8)和“生物防治”(见 2019 版的 6.3.5.4); c)更改了生产环境的陈述(见 4.1,2019 版的 4.1)、海拔高度数值(见 4.2,2019 版的 4.2)和气候 的陈述(见 4.3,2019 版的 4.3) ; d)更改了“土壤消毒”(见 5.2,2019 版的 5.2)、“底肥及追肥准备”(见 5.3,2019 版的 5.3)、种芋 准备中的“原则”(见 5.4.1,2019 版的 5.4.1)、种芋处理中“精选”和“药剂消毒”(见 5.4.2,2019 版的 5.4.2) 中不规范的表述,将详细条款换成原则性条款; e)在“遮阴种植”中增加了“遮阴网种植”(见 6.1.2,2019 版的 6.2.2),更改了“遮阴作物种植规格”(见 6.2.2,2019 版的 6.2.5)和“种植要求”中的内容(见 6.3.1,2019 版的 6.1) ; f)增加了“魔芋种植规格”(见 6.2.1)、“条播种植”(见 6.3.2)、“覆膜种植”(见 6.3.3); g)更改“管理”为“田间管理”并独立成为一章,更改了“管理原则”(见 7.1,2019 版的 6.3.1)、“除草” (见 7.2,2019 版的 6.3.2)、“追肥”(见 7.3,2019 版的 6.3.3)和“培土”中的内容(见 7.4,2019 版的 6.3.4); h)更改“防治原则”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合并了“农业防治”中的条款,删除“化学防治”中不适用的 农药,增加新农药,调整不合理的农药浓度,增加防病起始时间(见 7.5.5,2019 版的 6.3.5.6); i)删除“种芋贮藏”中“熏蒸”等内容,将贮藏方式方法更改为操作更简便,更适合工厂化操作的方式 方法(见 8.2,2019 版的 7.2)。 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修订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修订人:普春、赵洁、胡祚、宋维际、张清凤、张薇、徐道楠、王韵雪、岳凯、肖德琴、 王晓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 年首次发布为 DG 5306/T 19—2015《昭通市花魔芋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2019 年第一次修订为 DB5306/T 20—2019《昭通市花魔芋栽培技术规程》 ;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DB5306/T20—2021 昭通市花魔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昭通市花魔芋栽培地选择与整地、种芋准备、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 贮藏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昭通市花魔芋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花魔芋 花魔芋是魔芋中的一个主要栽培种,块茎近球形,顶部中央稍凹陷,内为白色中有微红,叶柄黄绿 色、光滑、有绿褐色斑块,叶片绿色、3 裂、佛焰苞漏斗形。同白魔芋相比,具有适应范围广,块茎个 头大,产量高等优势。 3.2 商品芋 250g 以上直接用于加工的魔芋块茎。 3.3 种芋 250g 以下作种用的魔芋块茎和芋鞭的统称。 3.4 芋鞭 魔芋块茎表面长出的根状茎。 3.5 魔芋软腐病 魔芋细菌性病害。主要症状是:魔芋植株组织腐烂,有恶臭味。初发时植株小叶呈现水浸状暗褐色 病斑,逐渐黄化,以后整个复叶枯萎,并引起倒苗,叶柄组织呈条状腐烂,球茎初起孔洞,最后全部腐 烂。 3.6 魔芋白绢病 1 DB5306/T20—2021 魔芋真菌性病害。主要症状是:首先在叶柄基部与地面接触处呈淡桃红色湿润性小病斑,随后从此 处折断倒伏,病部有辐射状白色丝缠绕及小球状菌核,最后变茶褐色,球茎因病而腐烂。 3.7 木栓化 魔芋表皮细胞失水,细胞壁内渗入了脂肪性的木栓质而变硬。 3.8 复合带 指魔芋与其它作物按一定比例进行间套种时,两种作物占地的宽度。 4 栽培环境要求 4.1 生产环境 整个栽培环境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 4.2 海拔 商品芋生产:海拔 1200~2000m;种芋繁殖:海拔 1200~2400m。 4.3 气候 5~10 月月平均气温不低于 14℃,7~8 月最高日平均气温不超过 31℃,空气湿度在 70%~85%,7~ 9 月降水量在 200mm 以上地区。 4.4 土壤 选择未种植过魔芋或种植魔芋不超过三年、前作非茄科和十字花科的地块,土壤耕作层 30 ㎝以上, 质地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透气、保水、保肥、排水良好、pH 值为 6.5~7.0 的轻质沙壤土。 5 备耕 5.1 整地 入冬前深翻土地冬炕,耕深 30~40cm。播种前 10d;进行第二次耕耙,将土块耙细、整平,拣净 杂草。 5.2 土壤消毒 结合播种前的耕耙,用 750~1500kg/hm2 生石灰和 15t/hm2 草木灰均匀撒施待耕地上,再耕耙入土 壤中。 5.3 底肥及追肥准备 准备腐熟的农家肥 22.5t/hm2 做底肥,准备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K2O 含量为 20%~25% )600~ 750kg/hm2、磷酸二氢钾 27kg/hm2 和尿素 9kg/hm2 做追肥。 5.4 种芋准备 5.4.1 原则 2 DB5306/T20—2021 建立种芋繁殖基地,就地繁殖就地使用;种芋包装使用透气硬包装,如塑料框、竹木框等,搬运时 尽量装满装实;忌大规模、远距离异地调种。 5.4.2 种芋处理 5.4.2.1 室内贮藏种芋处理 5.4.2.1.1 播种前 5d 取出→精选→分级→太阳暴晒 1~2d→药剂消毒。 5.4.2.1.2 精选 剔除霉烂种芋,选择薯型正常,无损伤、无病虫害、顶芽粗壮的块茎和芋鞭。 5.4.2.1.3 药剂消毒 在播种前使用魔芋消毒灵 200 倍液或汰腐净 375 倍液等杀菌剂,均匀喷雾在种芋上,以种芋表皮湿 润为准,晾干备用;或用多元消毒粉按照 1:50 拌种消毒。 5.4.2.2 种植地越冬种芋处理 播种前 10d 选晴天和土壤干燥时挖收,就地反复晾晒种芋至表皮木栓化,依次进行精选→分级→太 阳暴晒→药剂消毒。 6 种植 6.1 种植方式 6.1.1 净种 日照差的地方,采取单作净种,互相遮荫。 6.1.2 遮阴种植 与高秆作物(玉米为主)或幼林间套种,或采用遮阴网种植。 6.2 种植规格 6.2.1 魔芋种植规格 魔芋种植采用小厢种植,种植规格根据种芋大小、土壤肥力和种植年限确定,行距一般是种芋直径 的 6 倍,株距一般是种芋直径的 4 倍。在行距固定的情况下,株距根据土壤肥力进行调整,肥力低的宜 密植,肥力高的宜稀植;一代小种芋当年种当年挖的宜密植,当年种第二年挖的宜稀植;每个复合带宽 不要超过 1.5m(复合带宽 1.2m,魔芋行距 40cm,每个复合带种植 2 行魔芋 1 行玉米的种植规格参考表 一)。 3 DB5306/T20—2021 表一 魔芋种植规格参考 种芋单个重(g) 种植规格(株距×行距)(cm×cm) 万株/h ㎡ ≥250 (40~50)×40 (3.75~5.25) 100~250 (30~40)×40 (5.25~6.3) 30~100 (20~30)×40 (6.3~12) 10~30 (15~20)×20 (9.62~18) 6.2.2 遮阴作物种植规格 以玉米为例,每个复合带每厢种植 1 行,株距 40~60cm。 6.3 播种方法 6.3.1 种植要求 高厢起垄种植,种肥分开;播种时不施化学肥料,只施农家肥;二代种芋播种时顶芽以 45°斜放于 播种沟,斜坡地则顶芽向上。 6.3.2 条播种植 复合带宽 1.2m,种植 2 行魔芋 1 行玉米,魔芋行距 40cm:以 1.2m 划线→沿厢面一侧相向开挖两 条平行播种沟(沟深 0~20cm,宽 15cm),播种沟之间距离 40cm,在两条播种沟中间施腐熟的农家肥, 每条播种沟内放种芋 1 行→在第二条种植沟旁 20cm 处开挖宽 50cm 深 40cm 排水沟,开挖排水沟的土 壤盖在播种结束的播种沟上→在第二条种植沟厢面一侧种植玉米。 6.3.3 覆膜种植 选择海拔 1600m 以上地块,先理厢起垄施基肥,覆膜打孔播种魔芋后覆土。 7 田间管理 7.1 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7.1.1 优化田间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干预。 7.1.2 农事操作时机:早晨魔芋地露水干后进地操作,下雨天不进行农事操作。 7.1.3 农药使用建议:多种农药轮换使用,不宜使用无人机喷药。 7.2 除草 魔芋厢面不进行中耕除草,使用覆膜种植或秸秆覆盖抑制杂草,魔芋出苗后不宜使用化学除草剂, 采用人工拔除。 7.3 追肥 除叶面肥外,原则上只追一次肥,追肥时间在立夏至小满节令期间(5 月上中旬)魔芋出苗前,一 次性追施(5.3)准备好的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肥料撒施在魔芋行间后覆盖薄土。魔芋出苗后,结合 防病施叶面肥 3 次。叶面肥配方:在 15kg(1 喷雾器)水加入 150g 磷酸二氢钾和 50g 尿素。 4 DB5306/T20—2021 7.4 培土、秸秆覆盖、清沟及病株处理 结合追肥进行除草、培土、秸秆覆盖,将不畅的厢沟理通畅,沟浅的挖深,要求沟底部必须低于播 种种芋的位置;出苗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异地深埋或销毁,病窝撒多元消毒粉或生石灰消毒。 7.5 主要病虫害防治 7

pdf文档 DB5306-T 20-2021 昭通市花魔芋栽培技术规程 昭通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6-T 20-2021 昭通市花魔芋栽培技术规程 昭通市 第 1 页 DB5306-T 20-2021 昭通市花魔芋栽培技术规程 昭通市 第 2 页 DB5306-T 20-2021 昭通市花魔芋栽培技术规程 昭通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46:2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