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61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1011—2021 非洲菊切花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2021 - 04 - 08 发布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7 - 08 实施 发 布 DB53/T 1011—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花卉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单芹丽、杨春梅、瞿素萍、李绅崇、吴丽芳、汪国鲜、王丽花、阮继伟、余蓉 培、李帆。 I DB53/T 1011—2021 非洲菊切花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切花组培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组培室环境控制和管理,生产流程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非洲菊切花组培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NY/T 2306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NY/T 1592 非洲菊切花种苗等级规格 3 术语和定义 NY/T 2306 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炼苗 将培养瓶内长到适宜高度、具备合适根数与根长的生根苗,从培养室内移至培养室外,使生根苗 逐渐适应室外生长环境的过程。 4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 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发明人名字的缩写,是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基本培养基(组 分及配制方法按照 NY/T 2306 执行); b) 6-BA:6-Benzyl aminopurine,6-苄基腺嘌呤(配制方法参见附录 A); c) KT:Kinetin,激动素(配制方法参见附录 A); d) NAA:Naphthylacetic acid,萘乙酸(配制方法参见附录 A); e) IAA:Indole-3-acetic acid,吲哚乙酸(配制方法参见附录 A); f) IBA:Indole-3-butyric acid,吲哚丁酸(配制方法参见附录 A)。 5 组培室环境控制和管理 组培室的环境控制和管理按照NY/T 2306执行。 1 DB53/T 1011—2021 6 生产流程 6.1 基本要求 培养基制作、接种前准备、接种操作、接种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接种室及培养室管理等执行NY/T 2306的要求。其它应遵循下列要求: a) 外植体的消毒及诱导、增殖、生根等环节中所涉及的转接、切分均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 b) 培养室相对湿度控制在 40%~45%之间; c) 组培苗按培养阶段不同分开摆放在不同培养室。 6.2 外植体的选择 选择无病虫危害的非洲菊健壮植株,选取刚抽出的幼嫩花蕾为外植体。花蕾直径以1.5 cm~2.5 cm 为宜,且萼片应包住部分花心,花心露出部分的直径以0.3 cm~0.7 cm为宜。 6.3 外植体的清洗和消毒 将选取的花蕾带回组培室,用浓度为0.5%~1%的洗衣粉水清洗,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在接种室的 超净工作台内,先用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中浸泡20 s~30 s,无菌水漂洗3遍;然后在浓度为2 %的次 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5 min~20 min,无菌水漂洗4遍,浸泡过程中充分摇动器皿。 6.4 诱导培养 6.4.1 培养基 -1 -1 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 + 6-BA 10 mg · L + IAA 0.5 mg · L ,pH值5.5~5.8,食用白糖30 g -1 -1 · L ,琼脂6 g · L 。 6.4.2 培养条件 -2 -1 -2 -1 诱导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3 ± 3)℃,光照强度为:30 μmol · m · S ~40 μmol · m · S , -1 光照时间为8 h · d 。 6.4.3 操作要求 在超净工作台内,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用解剖刀切除花蕾的花萼边缘及花托底部,花托底部的切除 厚度为0.2 cm~0.3 cm,将切好的外植体接种于6.5.1的培养基中诱导培养,每35 d~45 d用相同培养 基转接一次,直至诱导出芽。 6.5 增殖培养 6.5.1 培养基 -1 -1 -1 -1 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0.3 mg · L ~0.6 mg · L + NAA 0.05 mg · L ~0.1 mg · L -1 -1 -1 -1 + KT 0.01 mg · L ~0.3 mg · L ,pH值5.5~5.8,食用白糖30 g · L ,琼脂6 g · L 。培养基中植 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量可根据品种和继代次数不同调整。 6.5.2 培养条件 -2 -1 -2 -1 增殖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3 ± 3) ℃,光照强度为:40 μmoL · m ·S ~50 μmoL · m · S , -1 光照时间为12 h · d 。 2 DB53/T 1011—2021 6.5.3 操作要求 待诱导出的幼芽长至1 cm~2 cm时,切成单株接种至6.5.1的培养基中增殖培养,30 d~40 d后形 成丛生苗,将丛生苗切分成每丛含2个~3个幼芽,转接至新鲜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后续可根据生 产计划不断转接增殖,继代周期为15 d~25 d,继代次数不宜超过20次。 6.6 生根培养 6.6.1 培养基 -1 -1 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 + IBA 0.4 mg · L ,pH值5.5~5.8,食用白糖30 g · L ,琼脂7 g -1 · L 。 6.6.2 培养条件 -2 -1 -2 -1 生根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3 ± 3) ℃,光照强度为:45 μmoL · m · S ~55 μmoL · m · S , -1 光照时间为14 h · d 。 6.6.3 操作要求 将生长健壮、叶色正常、叶片舒展、高2 cm以上的无根增殖苗,切成单株接种至在装有生根培养 基的广口瓶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时间18 d~ 25 d。 6.7 炼苗 当瓶苗生根率达85%以上时,转移至遮光率为70%、温度控制在18 ℃~28 ℃的大棚苗床上,不开 盖,炼苗2 d~4 d。 6.8 移栽 6.8.1 移栽前准备 移栽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 薄膜和 70%遮阳网; b) 宽 120 cm,顶高 65 cm 的小拱架; c) 规格为 5 cm×5 cm 的营养袋; d) 泥炭:珍珠岩的体积比为 5∶2 的混合基质; e) 装袋:基质装袋前,加入控释肥,每 20 株种苗用量为 1 g。装袋后,浇透水,备用; f) 离地苗床表面撒生石灰后,铺垫不少于 10 cm 高的基质; g) 苗床撒施 6%四聚乙醛颗粒剂或其它药剂防控蜗牛和蛞蝓,每亩用量为 400 g~550 g。 6.8.2 移栽方法 移栽按下列步骤进行: a) 移栽前,用 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进行基质消毒,将生根苗从瓶中取出,小心去 除根部培养基,注意不能损伤根部和颈部;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者 70%甲基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整株浸泡 1 min~3 min 后,尽快取出,快速移栽; b) 移栽时,用竹片或镊子将生根苗移栽到装有混合基质的育苗袋中,浅栽,使茎部完全露出; c) 栽好后,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800 倍液喷施叶面,苗床上放上小拱架,盖好薄 膜和遮阳网。 3 DB53/T 1011—2021 6.9 苗期管理和养护 6.9.1 苗期管理方法 苗期按下列方法管理: a) 移栽 6 d~9 d 前,一直盖着薄膜和遮阳网; b) 移栽 6 d~9 d(春季和秋季 7 d~8 d、夏季 6 d~7 d、冬季 8 d~9 d)时,上午 8 点~9 点掀开遮阳网及薄膜,浇少量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 65%~75%,浇水后 1 h ~3 h,等叶 片上的水晾干后重新盖上薄膜和遮阳网;按上述方法管理 3 d~4 d 后,白天取走遮阳网,只 盖薄膜,但冬季夜间要同时盖薄膜和遮阳网保温; c) 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按质量比 1:1 配制为 1 000 倍液,每隔 7 d 叶面喷施一次; d) 移栽 9 d 前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65%~85%,之后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65%~80%。 e) 控制大棚温度白天为 20 ℃~25 ℃,夜间为 16 ℃~20 ℃; 6.9.2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 6.10 组培苗质量标准 种苗质量等级应符合NY/T 1592的要求,质量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才可出圃销售。 6.11 包装、标识与运输 6.11.1 包装 包装方法按照NY/T 1592执行。 6.11.2 标识 产品外包装每箱均需贴上标签,注明品种、类型、规格、数量、产地、生产者、出苗日期,发货 日期及包装箱的放置方向等。 6.11.3 运输 装车时切勿倒置,宜用有篷车辆运输以免日晒雨淋,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晒和激烈颠簸,高 温和严寒季节选用冷藏车或恒温车运输,车厢内温度保持在10 ℃~20 ℃,宜在72 h内到达目的地。 4 DB53/T 1011—2021 AA 附 录 A (资料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母液配制方法 A.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母液配制方法见表A.1 表 A.1 类别 细胞分 裂素 生长素 名称 6-BA KT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母液配制方法 母液配制浓度 母液配制方法 保存方式 -1 1 mg · mL -1 称取200 mg药品,先用少量0.1 mol · L 的盐酸充分溶解, 1 mg · mL -1 之后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200 mL。 -1 NAA 1 mg · mL 称取200 mg药品,先用少量95%酒精或无水乙醇充分溶解,之 IAA 1 mg · mL-1 后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200 mL。 IBA 1 mg · mL-1 冷藏(4 ℃), 密封避光保存。 B 5 DB53/T 1011—2021 B 附 录 B (资料性) 非洲菊组培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B.1 非洲

pdf文档 DB53-T1011-2021 非洲菊切花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1011-2021 非洲菊切花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1011-2021 非洲菊切花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1011-2021 非洲菊切花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42: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