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31 12 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1046—2021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reenhouse cultivation of grapevine 2021 - 04 - 30 发布 2021 - 06 - 01 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 布 DB12/T 104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商佳胤、李凯、王丹、张鹤、高晶琳、苏宏、王超霞。 I DB12/T 1046—2021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葡萄产地环境条件、设施类型结构与建造、配套生产技术等。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地区葡萄设施促成、延迟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1057 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 JB/T 10286 日光温室技术条件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 469 葡萄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998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 鲜食葡萄 NY 5087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88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条件 按照NY 5087的规定执行。 5 设施类型结构与建造 5.1 塑料大棚 符合GB/T 51057和JB/T 10594的规定。南北向,脊高≥3.2 m,边高≥1.5 m。有棉被保温设施的大 棚,需在大棚北侧建设墙体,以增强大棚结构强度和提高棚内温度。 5.2 日光温室 符合JB/T 10286的规定。温室前屋面角度70°~90°,高度在地面以上1.5 m~1.7 m处呈自然弧形 弯曲至棚顶。温室后墙与侧墙体内加12 cm厚保温层,在后墙距地面0.5 m处,横向间距5 m左右留通风 孔,规格为0.4 m×0.4 m左右,或在距地面1.5 m 左右留2~3处排风扇口。 1 DB12/T 1046—2021 6 配套生产技术 6.1 棚膜的选择与使用 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选用厚度0.1 mm左右耐老化高强度的塑料膜。选择无风雨日上膜,最适季节为 每年8-10月。棚膜分上、中、下三片,下风口(下片与中片连接处)的高度在距地面1.0 m~1.5 m,上 风口(中片与上片连接处)要离后屋面1.5 m~2.0 m。 6.2 设施内温湿度调控 棚内设置温湿度监控设备。塑料大棚内葡萄不埋土栽培应注意提高萌芽前期和萌芽初期大棚内湿度, 以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0%为宜,可利用行间灌水或喷淋装置调节。 6.3 品种选择 6.3.1 促成栽培 选择耐弱光,花芽分化容易,适宜中短梢修剪,座果率高,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品种。 6.3.2 延迟栽培 选择果肉硬,挂树时间长的品种。 6.4 苗木生产 葡萄苗木生产按NY 469执行。 6.5 架式选择及树形培养 6.5.1 Y 型架--倾斜龙干 V 型叶幕树形或有干双臂 V 型叶幕树形 适合日光温室,选择生长势中庸或偏弱的葡萄品种。定植株距1.0 m~1.5 m,行距2.0 m~2.5 m。 葡萄架高170 cm~180 cm,主蔓高度为80 cm~100 cm,叶幕角度为110°~120°。新梢左右交替引缚, 使叶幕呈“V”形。新梢绑缚间距为15 cm~20 cm。 6.5.2 高干 V 型架--高干双臂 V 型叶幕树形 适于塑料大棚,各葡萄品种均可。定植株距1.5 m~2.0 m,行距2.0 m~2.5 m。葡萄架高170 cm~ 180 cm,主蔓高度为150 cm~160 cm,叶幕角度为120°~140°。新梢左右交替引缚,使叶幕呈“V” 形。新梢绑缚间距为15 cm~20 cm。 6.5.3 高干水平棚架--高干双臂水平叶幕树形 适于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选择生长势中庸或偏强的葡萄品种。株距3.0 m~6.0 m,行距2.0 m~ 2.5 m。葡萄架高180 cm~190 cm,主蔓高度为170 cm~180 cm。新梢左右交替引缚,叶幕水平。新梢 绑缚间距为15 cm~20 cm。 6.5.4 倾斜水平棚架--倾斜龙干水平叶幕树形 适于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选择生长势中庸或偏强的葡萄品种。株距1.5 m~2.0 m,行距2.5 m~ 4.0 m。葡萄架高180 cm~190 cm,主蔓高度为170 cm~180 cm。新梢左右交替引缚,叶幕水平。新梢 绑缚间距为15 cm~20 cm。 2 DB12/T 1046—2021 6.5.5 设架 以温室结构加纵横主细钢丝交织成网状即可。在北、东和西墙面约1.8 m高度位置打锚栓固定角铁 或钢管,南侧约相同或稍低高度钢架处拉东西向钢丝,主钢丝间距约2 m~3 m或与株距相同,细钢丝间 距约为40 cm~50 cm,在一定间距的交差主钢丝上用索扣并挂于温室主钢管上。 6.6 定植技术 6.6.1 栽植时间 日光温室栽培以1~3月为宜,塑料大棚以3~4月为宜。 6.6.2 定植准备 沿着行向挖通长的定植沟,深度和宽度各60 cm左右,Y形架和T形架宽度稍大,地下水位低或砂性 2 较强的土壤可稍加大深度。每667 m 施入3000 kg~5000 kg有机肥。起垄栽培,垄宽80 cm~120 cm, 高20 cm~25 cm。 6.6.3 苗木准备 栽植前先用清水将苗木浸泡1 d,定植前修剪根系,细根短留,长根长留,将根系剪出新伤口,留 根长10 cm,将一年生枝条用3~5 波美度石硫合剂速蘸消毒。 6.6.4 定植 以苗木的根颈部与垄面相平或嫁接苗接口处稍高于地表为准。栽植时将根系水平方向撑开并摆布均 匀,回填踩实并灌透水。 6.6.5 定植当年管理 6.6.5.1 水肥管理 以滴灌供水方式为宜,灌透水后及时松土,至萌芽无需再补水。萌芽后可按每2 d~6 d滴水一次, 湿润深度40 cm即可,直至主梢秋后摘心时停止供水。新梢长至50 cm~60 cm时,可施用速效性追肥, 1~ 2次,间隔15 d左右。 6.6.5.2 新、副梢管理 葡萄苗萌芽后,新梢抽出后,每株树选留1个最健壮新梢,并直立引缚以防损伤。基部50 cm以下的 副梢留2~3片叶摘心,其余副梢均留1片叶摘心处理。根据不同架式的需要,新梢可在第3~4道铅丝(单 篱架或Y形架)或第1道铅丝(T形架)上水平引缚生长,直至8月10日前后摘心处理,生长势极旺的品种 也可在预计水平架面高度时(注意预留出基部倾斜引缚长度),提前摘心处理1次,再利用二次梢延长 主蔓生长。 6.6.5.3 病虫害防控 当年定植在设施内的葡萄枝叶基本没有或仅有很少的病虫害发生。除栽植前石硫合剂处理苗木外, 在生长季的中后期针对白粉病以及叶蝉、介壳虫和螨类(红蜘蛛等)进行1~2次预防。 6.7 土壤管理 6.7.1 自然生草与行内覆盖 3 DB12/T 1046—2021 栽培时,在定植行内利用园艺地布覆盖,行间进行自然生草,定期机械割草;或在行间套种蔬菜。 6.7.2 土壤深翻 结合秋施基肥,每年在定植行的一侧挖深沟进行土壤深翻。隔年轮换行侧。 6.8 施肥 6.8.1 基肥 施肥的原则按NY/T 496执行,肥料种类见NY/T 5088。 6.8.2 追肥 追肥可视树龄、品种和果实品质要求等情况而定,通常幼树可结合灌水或滴灌补施新梢快速生长肥, 2 可施入速效性氮肥1~2次/年,每次每667 m 施10 kg~25 kg。成龄树以基肥和保障树体良好贮存营养 的农艺措施为主,追肥作适当补充。设施栽培葡萄时,可在浆果长到黄豆粒大小时,追施磷、钾肥促进 果实膨大,果实转色后追施催熟肥,主要以磷钾肥为主。 6.9 灌水 6.9.1 灌水时间 萌芽期:萌芽期适度增加滴水频次,确保空气湿度大于70%;新梢快速生长期、座果期、浆果膨大 期、果实采收后和埋土期分别灌水1-2次。 6.9.2 灌水方法 滴灌为主配合沟灌。 6.10 生长期的温度管理 6.10.1 促成栽培温度控制 6.10.1.1 休眠期管理 棚口温度最低要在 -1℃以上,棚中间温度保证在 2 ℃~3℃,当温度降到 -2 ℃时,要采取中午 拉帘升温,升温一次可保持三四天所需温度。 6.10.1.2 低温调控 葡萄渡过自然休眠需要一定的低温,一般在 7.2 ℃以下需经过 1200 h~1500 h 才能通过自然休 眠。因而在 11月中旬冬灌后,就应扣膜上帘,使室内白天不见光,夜间通风降温,约经过 70 d 的休 眠。 6.10.1.3 升温管理 当年11月-翌年1月,休眠期不足可以使用石灰氮或50%单氰胺进行破眠处理。 6.10.1.4 调控温度 催芽期温度白天保持在18 ℃~23 ℃,夜间保持在 7 ℃~15 ℃。花前期温度白天保持在25 ℃~ 28 ℃,夜间保持在 12 ℃~15 ℃。开花期温度白天必须保持在 26 ℃~30 ℃,夜间保持在 17 ℃~ 4 DB12/T 1046—2021 20 ℃。果实膨大期温度白天保持在 26 ℃~28 ℃,夜间保持在 18 ℃~20 ℃。着色期温度白天保持 在 28 ℃~30 ℃,夜间保持在 15 ℃以下。温度调节采用开放通风口和揭盖草帘完成。 6.10.2 延迟栽培温度控制 6.10.2.1 休眠期温度 棚内休眠期温度控制在-2 ℃~3 ℃;葡萄休眠后期,保持棚内较低温度,可以使用冰块、冷风机 等物理降温措施,降低棚内温度,促使葡萄延迟发芽。 6.10.2.2 温室升温后温湿度 每5天一个阶段, 分三个阶段进行控温管理;前5天白天温度控制在10 ℃;第二阶段温度控制在15 ℃, 第三阶段温度控制在20 ℃。展叶后,高温时通过风口来调节温、湿度,将温度控制在25 ℃~28 ℃。 连续5天棚外的夜间最低温度在12 ℃以上,夜间可以不用覆盖棉被保温。 6.10.2.3 秋季温度 当最低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7 ℃~8 ℃时,天津地区建议9月下旬扣棚。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 ℃~ 28 ℃,夜间温度保持在12 ℃~15 ℃。温度超过28 ℃时及时打开上下风口降温,夜间下风口要关闭。 6.10.2.4 休眠前后温度 果实采收后采取逐渐降温、控水、摘心、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措施,促进枝蔓成熟、叶片老化、营养 回流。一般用三周时间,逐渐把白

pdf文档 DB12-T 1046-2021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天津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2-T 1046-2021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天津市 第 1 页 DB12-T 1046-2021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天津市 第 2 页 DB12-T 1046-2021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天津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41: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