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65.020.40 CCS B 66 ICS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462-2021 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high yield plantation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 2021 - 06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7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46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文件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国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林场、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国有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科技示范林杨、国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林场、辽宁文冠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吴忠市嘉誉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辽宁青松岭文冠果科技开发公司、朝阳市燕都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文件起草人:阮成江、朱鸣明、丁健、杜维、李贺、张文臣、王国辉、王树建、颜秉舟、赵振、 柳幸国、孙吉旺、刘文浩、高岩、郎立刚、李景滨、王莉、周慧、王丽丽、苏颖、包岩、杨长文、孟庆 洲、赵思阳、姜鑫、姜艺。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 大连民族大学(大连市金普新区辽河西路18号),联系电话:0411-87652536。 I DB21/T 3462—2021 引 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本文件6.2.2栽植与“一种文冠果丰 产营林的分子设计方法(专利号:ZL201510509114.3.)”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大连民族大学。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辽河西路18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 II DB21/T 3462—2021 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丰产栽培的造林地选择、丰产林指标、丰产 栽培技术、抚育管理、果实采收与处理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文冠果丰产林的营建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1943 文冠果栽培技术规程 DB21/T 3279 辽西林地兔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3.1 异交传粉配置 allocation pattern of outcrossing pollination 栽植的相邻植株为不同优良品种,各自间具有高配合力,昆虫传粉在相邻植株间形成异交传粉。 3.2 丰产林 high yield forest 2 丰产期后,文冠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75kg/667m 以上。 4 造林地选择 宜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土层厚度30cm以上,土壤pH呈中性或微碱性,盐度高于0.3%的盐碱地 不适栽植。 5 丰产林指标 5.1 产量指标 2 2年生苗栽植5年后,文冠果种子产量≧75kg/667m 。 5.2 林分生长指标 2年生苗栽植5年后,单位面积保留密度60株~85株,地径≧5cm。 6 丰产栽培技术 6.1 苗木选择 1 DB21/T 3462—2021 选用优良品种的嫁接苗或组培苗,苗木为达到LY/T 1943规定的I级以上苗木。 嫁接苗的苗木规格:两年根一年干苗木规格:I级苗高≧50cm,嫁接点上部1cm处直径≧0.5cm。根 系完整,无病虫害。 组培苗的苗木规格:I级苗高≧30cm,地径≧0.3cm。根系完整,苗木半木质化或已木质化,无病虫 害。 6.2 整地与栽植 6.2.1 整地 根据地形,带状整地或穴栽整地,具体按LY/T 1943相关要求执行。 6.2.2 栽植 同一块地,依据选择的3个~5个优良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及配合力,采取格状异交传粉配置模式进行 2 栽植(见附录A)。采用株行距1.5m×4m密度造林,每110株/667m ;栽植时,对嫁接苗,接口下部的原 砧木地径刚好埋入土内,对组培苗,土深埋到地茎处,苗木扶正(以上端生长主干方向为准),最后在 植株四周覆上松土,填土高出周围地表5cm~8cm。 7 抚育管理 7.1 除草松土 造林后1年~3年,每年锄草2次,春季在5-6月,秋季在8-10月,采用穴状锄草,锄草范围为栽植穴 周边50cm~80cm内。 7.2 排水保墒 雨季积水,3天内应排除;干旱时浇水,保证土壤墒情。 7.3 保护 有鼠害和兔害发生时,参照DB21/T 3279相关内容进行防控。 7.4 间作 林间可间作花生、大豆等矮杆经济作物或中药材,忌种高杆和藤本作物,间作作物应离栽植穴50cm 以上。 7.5 中耕松土 中耕松土采用浅耕和深耕翻耙措施。造林第 4 年开始每隔 2 年春季浅耕 1 次,深度 8cm~10cm,距 离树干根部 50cm~100cm,里浅外深。造林后第 4 年开始每隔 3 年深耕 1 次,深耕在秋季树木落叶后进 行,将落叶等翻入土中,深耕深度 10cm~15cm,距离树根 100cm,里浅外深,然后耙压。其它要求按 LY/T 1943 执行。 7.6 整形修剪 造林2年后开始,每年分别在春季3月~5月和果实采后进行2次修剪。春剪树型以开心型为主,除去 枯枝、死枝、病虫枝、交叉枝、细弱枝、下脚枝、徒长枝。果实采后修剪以疏剪为主,疏去过密内膛枝、 回缩因结果形成的衰弱枝,回缩过长的结果枝。 2 DB21/T 3462—2021 7.7 施肥 7.7.1 施肥次数时间 一年施肥2次;农家肥作为基肥施用时间以11月至翌年2月为宜,追肥农家肥施用时间以4月至6月为 宜。 7.7.2 施肥方法 施肥采用离树基50cm~80cm的平行沟或环状沟,深度15cm~25cm。 7.7.3 施肥量 基肥以1kg/株有机肥为宜;追肥以0.2kg/株~0.3kg/株复合肥为宜。 7.8 密度管理 2 当林地树冠覆盖达到70%以上时,选用株行距3m×4m密度,保留55株/667m 。 7.9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按附录B给出的要求进行。 8 果实采收与处理 8.1 果实成熟标志 果皮光滑,色泽变亮。青皮类型果皮中带黄、带白。种壳呈深黑色,有光泽,种仁白,呈现油光, 果实微裂。 8.2 采收时期 30%的果实微裂时为采收时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不宜提前采摘。 8.3 果实处理 果实采收后,应放置在室外堆放3d~5d,使其后熟,再摊开日晒促进其果实开裂,脱粒去壳,去除 杂物,净种,晒干种子后,进仓贮存。 3 DB21/T 3462—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文冠果格状异交传粉配置模式图 图A.1 文冠果格状异交传粉配置模式图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 …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 …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 …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 …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 …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 …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① ③ … …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② 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注:①、②、③和④为文冠果优良品种,花期一致,彼此间高异交亲和。 4 DB21/T 3462—2021 AA 附 录 B (资料性) 文冠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A.1 文冠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 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煤污病 白粉虱/木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 ood)) 蚜虫 (Aphidoidea) 症状 主要防治措施 种腐、猝倒和根腐造成的苗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井岗霉素水剂 1500 倍液, 木死亡 或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200 倍液,进行喷雾。 叶、果、枝上出现煤烟状物 或黑色霉层 (1)在苗期加强管理,及时中耕除草; (2)选用多菌灵 800 倍液,边续喷 2 次~3 次,间隔时间为 7d~ 10d,早春喷洒 50%乐果乳油 2000 倍液。 连续吸吮使文冠果叶片生长 缺乏碳水化合物,吸食叶片 汁液时把毒素注入叶片中, 其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 长,污染叶片与果实。 (1)生物防治:利用瓢虫、草蛉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和轮枝 菌防控白粉虱的危害; (2)烯啶虫胺、噻虫嗪、呋虫胺、吡蚜酮、噻虫啉、氟啶虫酰 胺等,混合联苯菊酯或者溴氰菊酯,也可以混合阿维菌素。 吸食叶片中的汁液,叶片发 小面积的蚜虫使用洗衣粉液进行喷洒,对于大面积的蚜虫可以喷 黄,甚至枯萎。 洒敌敌畏杀虫药剂,可以有效的杀灭蚜虫。 (1)杀虫灯诱杀:利用成虫趋光性,杀虫灯诱捕黑绒金龟子等; (2)人工捕获: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及其在晚上的 7h~8h 活动的 规律,震打树体,进行人工捕获; (3)药物防治:树上喷药、树下撒药。在发生盛期,每隔 10d~ 金龟子 (Serica orientalis Motscchulsky) 咬断幼苗的根、茎,蛀食茎, 导致苗木或树木死亡 15d 天在树上喷一次

pdf文档 DB21-T 3462—2021 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462—2021 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462—2021 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462—2021 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23: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