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38 53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1031—2021 滇龙胆栽培技术规程 2021 - 05 - 25 发布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8 - 25 实施 发 布 DB53/T 1031-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临沧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临沧市茶叶研究院、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金渝、左应梅、杨美权、金航、江鸿健、杨绍兵、杨天梅、李文兰、简邦丽、 杨维泽、许宗亮、李纪潮、王丽、习有兰、朱新焰。 I DB53/T 1031-2021 滇龙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滇龙胆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采种与贮藏、药材采收与初加工、包装与贮藏等技术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滇龙胆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DB53/T 378 滇龙胆种子和种苗质量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0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滇龙胆 Dian Longdan 龙胆科龙胆属植物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和根茎,又称坚龙胆、南龙胆。 4 产地环境 4.1 适宜产区 海拔1 800 m~2 600 m,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800 mm~1 200 mm的缓坡地或平地,坡 地应为阳坡或半阳坡,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土壤pH值为中性至弱酸性。 4.2 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 的规定。 5 5.1 栽培 整地理墒 1 DB53/T 1031-2021 整地理墒符合以下要求: a) 12 月至次年的 2 月进行整地; b) 整地时施入 1 00kg/666.7 m2~1 50 kg/666.7 m2 腐殖酸(矿源)生物有机肥(也可在播种时拌种使 用)和 50 kg~100 kg 钙镁磷肥作为基肥; c) 深耕土壤 30 cm~40 cm,打碎土块,清除碎石杂物; d) 耙平理墒,墒面宽 1.0 m~1.2 m,高 15 cm~25 cm,作业道宽 30 cm~40 cm,墒面平整细致, 无杂物。 5.2 播种 5.2.1 用量 质量符合 DB53/T 378 的规定,用种量 0.3 kg/667 m2~0.5 kg/667 m2。 5.2.2 时间 播种时间符合以下要求: a) 4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旬,待整好的地块土壤湿润、墒面平整后播种; b) 单作时,当整好的地块杂草长至 2 cm~5 cm 时,将滇龙胆种子播下,播后 20 d~30 d 割除杂 草; c) 间、套作时,宜在旱冬瓜树、核桃树、杂木林等疏林下或在幼龄茶园间、套作滇龙胆。 5.2.3 方法 用50 倍~100 倍细沙土或腐殖酸(矿源)生物有机肥均匀拌种,同时拌入适量的多菌灵(约为种子重量 的0.3%)等土壤消毒杀菌剂,然后均匀撒播,播后不盖种。 5.3 田间管理 5.3.1 除草 冬季时,将近地面的枯老叶和杂草割除并集中处理。 5.3.2 排灌 雨季及时排水,防涝,田间无积水;干旱时适时浇水。 5.4 追肥 播种后的第二年、第三年,于6 月~8 月,分两次施用尿素3 kg/666.7 m2~6 kg/666.7 m2、过磷酸钙 16 kg/666.7 m2(土壤pH<5.5时,换施钙镁磷肥)、硫酸钾5 kg/666.7 m2~8 kg/666.7 m2,氮、磷、钾的配比 为:N:P:K=1:2:2或N:P:K=3:2:2。 5.5 病虫害防控 采用排水、清洁田园,轮作、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及仿野生栽培等农业措施防控。化学防控方法详 见附录A,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10的规定。 6 采种与贮藏 6.1 2 采种 DB53/T 1031-2021 选3 年以上的无病虫害健壮植株采种。 12 月至翌年1 月,当种子变成褐色时采收,室内阴干脱粒,清除杂质。 6.2 贮藏 室温下通风干燥,贮藏时间不宜超过一年。 7 7.1 药材采收与初加工 采收 生长3 年后,10 月下旬至翌年3 月晴天采收。 将根部全部挖出,抖净泥土,切除地上部分,保留芦头≤1 cm。 7.2 初加工 拣出杂物和残根,清洗净选,用暴晒或烘烤(70℃~80℃)等方法快速干燥至含水量≤9.0%。把干燥 好的根条整理顺直,捆把。 8 8.1 包装与贮藏 包装 符合SB/T 11182的规定。 8.2 贮藏 保持通风干燥,不宜长期贮藏。 3 DB53/T 1031-2021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滇龙胆主要病虫害防治 滇龙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见表A.1。 表A.1 主要病 虫害 滇龙胆主要病虫害防治 危害症状 防控方法 叶片上浅褐色至赤红色病斑,或叶片呈暗绿色水渍状或墨绿 色,后期整叶呈暗绿色或暗褐色干枯;茎上病斑梭形、暗褐 色或暗绿色。 用 50%多菌灵、60%炭疽福美等杀菌剂 进行种子处理。田间发病初期,选择退 菌特、咪鲜胺、炭疽福美、氟硅唑等其 中一个药剂按说明书轮换喷施植株,隔 7 d 一次,连续 2 次~3 次。 灰 霉 病 危害叶片及花序等。叶尖失绿或暗绿色水渍斑,后期变成浅 褐色干枯卷曲状;湿度大时长灰色或棕灰色霉层。花序发病 呈萎蔫状,上密生灰色霉层,连续阴雨时,长霉层处腐烂变 稀。 发病初期,选用嘧霉胺、啶酰菌胺、甲 基托布津等其中一个药剂按说明书轮 换喷施植株。隔 7 d 一次,连续 2 次~3 次。 叶 斑 病 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包括褐斑病、圆斑病和叶枯病。褐斑 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后变浅褐色,湿度大病斑中部可出现 少量黑色小霉点,为病菌子实体。圆斑病初期失绿变黄,之 后呈干枯状浅褐色圆斑,病斑明显隆起,具轮纹,湿度大病 斑有霉点;发病后期,病斑相连成片,形成全叶干枯,叶正 反面均有凸起的大小不等的黑点物,为病菌分生孢子盘。叶 枯病呈块状、点状或不规则形凸起的黑斑,黑斑间隙发黄干 枯。 发病初期选择代森锌、苯醚甲环唑、丙 环唑、多菌灵、戊唑醇等其中一个药剂 按说明书轮换喷施叶片正反面。隔 7 d 一次,连续 2 次~3 次。 锈 病 发病初期,叶片呈圆形水浸状失绿,之后病斑正面退绿变黄, 发病初期选用嘧菌酯、三唑酮、粉唑醇 叶背白色或黄色疱状斑,后期破裂,散出黄粉,为病菌的锈 等其中一种药剂按说明书轮换喷施叶 孢子,病害严重时,黄斑布满全叶,叶片枯死。 片正反面,隔 7 d 一次,连续 2 次~3 次。 炭 疽 病 根结线 虫病和 胞囊线 虫病 蝼蛄、地 老 虎 和 蛴螬 4 植株上部微失绿变黄,似缺水、缺肥状。根结线虫病地下部 条根根端上产生大小不等的单葫芦形瘤状物或小球状根结, 产生瘤状物处和根结处生成乱麻状须根,有的须根上产生少 量根结。胞囊线虫病在根上不产生小球状根结或偶在根基部 产生瘤状物,条根变短变粗,变粗部位微透明、水渍状。 在易发生地块使用 0.5%阿维菌素颗粒 剂拌细土 20 kg 均匀撒在沟内或定植穴 内,3 袋~4 袋/667m2,施药后当日即可 播种或定植。 蝼蛄:咬食幼根和嫩茎,把茎干咬断扒成乱麻状,使幼苗枯 萎而死,造成缺苗断垄。地老虎:取食子叶、嫩叶,造成孔 洞或缺刻。蛴螬:咬食根和幼茎。 可用毒饵诱杀,将麦麸炒香,用苦参碱 或辛硫磷将麦麸拌潮,堆放在田边进行 诱杀,毒饵用量 4 kg/667m2~5 kg/667m 2 ;防治蛴螬可用苦参碱或辛硫磷液灌 根,药液渗入土 10 cm~15 cm 为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B53/T 1031-2021

pdf文档 DB53-T1031-2021 滇龙胆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1031-2021 滇龙胆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1031-2021 滇龙胆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1031-2021 滇龙胆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21: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