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100 CCS C 65 黑 23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1791—2021 代替 DB 23/T 1791—2016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021 - 06 - 04 发布 2021 - 07 - 03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23/T 1791-202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 2 5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3 6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4 附录 A(资料性)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7 附录 B(资料性) 有限空间作业流程图..........................................................................................................8 I DB 23/T 1791-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23/T 1791—2016《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与DB23/T 1791—2016相比较,除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修改了“范围”的表述(见 1); b) 增加了“预警互联”定义(见 3.9); c) 修改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的“基本要求”表述(见 5.1,2016 版的 5.1); d) 增加了“有害物质检测”表述(见 5.3); e) 修改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表述(见 6,2016 版的 6); f) 修改了职位名称表述:“作业者”修改为“作业人员”(见 6.4.1、6.4.4,2016 版的 6.5.4、 6.5.5),“监护者”修改为“监护人员”(见 6.4.3、6.4.4,2016 版的 6.5.4、6.5.6); g) 增加了“现场负责人职责”表述(见 6.4.2); h) 修改了“应急救援器材”表述(见 6.5.3,2016 版的 5.6); i) 修改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表述(见附录 A,2016 版 A); j) 修改了“有限空间作业流程图”表述(见附录 B,2016 版 B); k) 删除了“附录 C”(2016 版的附录 C); l) 删除了“附录 D”(2016 版的附录 D)。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光彬、毛飞、赵同辉、李宣南、刘晗、张治国、张利军、孙金玮、翟琨、范 珊珊、李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 年首次发布为 DB23/T 1791—2016,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 23/T 1791-202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生产经营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行政事业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参照执行。 本文件不适用矿山井下作业、核工业造成的辐射及其他辐射造成伤害的有限空间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378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4053.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 GB 4053.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 GB 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 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到限制,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 自然通风不良,易形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注:有限空间分为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和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封闭(半封闭)设备指船舱、储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 锅炉及烟道等; ——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地下污水泵房、暗沟、隧道、涵 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及化粪池、集水井、阀门井、下水道、建筑 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1 DB 23/T 1791-2021 ——地上有限空间指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蓄水塔(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烟 道、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填埋处理设施等。 3.2 危险和有害因素 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3.3 有害环境 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引起作业人员失去知觉、丧失逃生及自救能力造成急性中毒、伤害或死亡的环境。 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高于爆炸下限(LEL)的10%;空气中爆炸性 粉尘浓度达到或高于爆炸下限;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19.5%或高于23.5%;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3.4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5 缺氧环境 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19.5%的作业环境。 3.6 富氧环境 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高于23.5%的作业环境。 3.7 吊救装备 为抢救受害人员所采用的绳索、胸部或全身的套具、腕套、升降设施等装备。 3.8 隔离 阻止有害物质和能量(水、电、气等)进入有限空间所采取的封闭、切断、阻断等安全措施。 3.9 预警互联 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实现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之间预警信息传递的信息技术。 4 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 4.1 4.2 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 有限空间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空气通道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 通讯不畅; b)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 和实施救援; c) 使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的湿度或温度等物理因素; d) 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高于爆炸下限(LEL)的 10%,空气中爆炸性粉尘浓度达 到或高于爆炸下限; e) 空气中存在缺氧或富氧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f) 存在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淹溺、坍塌等危险因素; 2 DB 23/T 1791-2021 g) 5 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有限空间作业应遵循“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5.1.2 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应为 19.5%~23.5%,可燃气体、蒸气、气溶胶或粉 尘浓度不大于 10%爆炸下限(LEL),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强度)应符合 GBZ 2.1 的规定。 5.1.3 作业环境中存在与氧性质相抵的物料,应卸放、置换或清洗合格后,方可通风作业。 5.1.4 有限空间内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应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空、置换或清洗。 5.1.5 对可能释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或存在有限空间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 料时,应连续监测,实现预警互联,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情况异常时停止作业,撤离人员。 5.1.6 有限空间作业停工期间,应采取防止人员误入的措施;作业完成后,应清点
DB 23-T 1791-202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18: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