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60 CCS A 47 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22/T 3240—2021 户外陆上游乐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outdoor land amusement facilities 2021-06-01 发布 2021-06-15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24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亮、杨雪艳、齐彦斌、王羽飞、于龙、陈曦、刘洋、江晓玲、朱峰、隋朝阳、 李宇凡、任景全。 I DB22/T 3240—2021 户外陆上游乐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1 范围 文件规定了户外陆上游乐设施防雷的基本要求、外部防雷、内部防雷、防雷装置检测、防雷装置维 护和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户外陆上游乐设施防雷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QX/T 85-2018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21431 和 GB 5005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户外陆上游乐设施 outdoor land amusement facilities 建造在户外陆地上,主要以机械传动等方式实现游乐的游乐设施。 3.2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来源:GB 50057-2010,2.0.5] 3.3 外部防雷装置 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来源:GB 50057-2010,2.0.6] 3.4 内部防雷装置 in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 [来源:GB 50057-2010,2.0.7] 3.5 接闪器 air-termination system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1 DB22/T 3240—2021 [来源:GB 50057-2010,2.0.8] 3.6 引下线 down-conductor system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来源:GB 50057-2010,2.0.9] 3.7 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来源:GB 50057-2010,2.0.10] 3.8 电气系统 electrical system 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也称低压配电系统或低压配电线路。 [来源:GB 50057-2010,2.0.26] 3.9 电子系统 electronic system 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 [来源:GB 50057-2010,2.0.27] 3.10 防雷等电位连接 lightning equipotential bonding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 [来源:GB 50057-2010,2.0.19] 3.11 电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来源:GB 50057-2010,2.0.29] 3.12 防雷装置检测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check up and measure 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 理全过程。 [来源:GB 21431-2015,3.23] 4 基本要求 4.1 4.2 4.3 4.4 4.5 4.6 2 游乐场所宜进行雷电环境评价,评价方法应符合 QX/T 85-2018 中 6.1 的要求。 游乐场所宜设置雷电预警信息接收装置。 游乐设施应安装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 游乐设施相关配套建筑物应按照 GB 50057-2010 的要求安装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及其应用条件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 5.1.1 的要求。 下列露天场所或设施应安装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使其处在直击雷的防护区域范围内: a) 等候区、出入口; b) 表演厂、科技展等娱乐设施; c) 游乐设施相关信号传感器等电子设备; DB22/T 3240—2021 d) 游乐设施上的照明灯、航空障碍灯等用电设施。 4.7 各类游乐设施及其相关配套建筑物防雷类别应按照 GB 50057-2010 的规定进行分类。 5 外部防雷 5.1 接闪器 5.1.1 接闪器的设置应使乘客在使用户外陆上游乐设施期间处在 LPZ0B 区内。 5.1.2 接闪器宜明敷,接闪器的布置方式、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 GB 50057-2010 的要求。 5.1.3 金属制造的游乐设施宜利用其金属本体作为接闪器,整体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并与接地 体可靠连接,材料和尺寸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 5.2.7 的要求。 5.1.4 下列游乐设施应专门设置接闪器,其组成方式应按照 GB 50057-2010 中 5.2.11 确定: a) 运行时乘客处在起落架的 LPZ0A 区; b) 大摆锤、摩天轮等转动设施; c) 不符合作为接闪器要求的其他设施。 5.1.5 高度超过 60 m 的游乐设施和游乐设施相关配套建筑物应增设防侧击雷的防雷装置。 5.1.6 游乐场所内所有大尺寸金属物体应做等电位连接,接闪器与大尺寸金属物体的过渡电阻应不大 于 0.2 Ω。 5.2 引下线 5.2.1 金属框架电气不连贯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户外陆上游乐设施应专设引下线,并符合下列要求: a) 专设引下线不少于 2 根,应沿四周均匀对称布置; b)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 18 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 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 25 m; c) 专设引下线距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不宜小于 3 m。 5.2.2 游乐设施宜利用其金属框架作为引下线,游乐设施相关配套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顶、梁、 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材料规格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表 5.2.1 的要求。 5.2.3 在 引 下 线 附 近 保 护 人 身 安 全 应 采 取 防 接 触 电 压 和 跨 步 电 压 的 措 施 , 防 护 措 施 应 符 合 GB 50057-2010 中 4.5.6 的要求。 5.3 接地装置 5.3.1 游乐设施宜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专门设置的接闪器可采用人工接地体。接地体宜沿设施 本体外围作闭合环型连接,材料和尺寸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表 5.4.1 的要求。 5.3.2 各类游乐设施及其相关配套建筑物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第 4 章的要 求。 5.3.3 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接地装置与防雷的接地装置采用共用接地时,其接地电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 的最小值确定。 6 内部防雷 6.1 电气系统防雷 6.1.1 游乐设施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应采用 TN-S 系统或 TN-C-S 系统。 6.1.2 自游乐场所外引入的电源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当采用架空线时,应使用金属铠装 3 DB22/T 3240—2021 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 15 m。在电缆进户处应装设适配的电涌保护器。 6.1.3 低压配电系统应安装适配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 GB 50343-2012 中 5.4 的要 求。 6.2 电子系统防雷 6.2.1 室外信号传输线宜全线采用有屏蔽层的电缆或穿具有防腐性能的金属套管埋地敷设,敷设应符 合 GB 50343-2012 中 5.3.4 的要求。 6.2.2 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 GB 50343-2012 中 5.4.4 的要求,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的设 置应符合 GB/T 21431-2015 中 5.8.3.5 的要求。 6.2.3 游乐设施设备管理系统的防雷设置应符合 GB 50343-2012 中 5.5.5 的要求。 6.3 防雷等电位连接 6.3.1 6.3.2 6.3.3 6.3.4 6.3.5 电气和电子设备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外层应做等电位连接。 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各种接地与接地端子(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应最短。 连接导体最小截面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表 5.1.2 的要求。 等电位连接带与连接范围内的大尺寸金属物末端之间的过渡电阻值应不大于 3 Ω。 壳体的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应不大于 0.2 Ω。 7 防雷装置检测 检测应按照 GB/T 21431-2015 的规定执行。 8 防雷装置维护和管理 8.1 维护 8.1.1 每年雷雨季节之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维护。 8.1.2 防雷装置日常维护时应检查外部防雷装置的电气连续性,若发现有脱焊、松动和锈蚀等,应进 行相应的处理,特别是在断接卡或接地测试点处,应经常进行电气连续性测量。 8.1.3 接闪器、杆塔、引下线出现腐蚀或机械和雷击放电损伤时,应及时维修;当锈蚀部位超过截面 三分之一时应更换。 8.1.4 检查各类电涌保护器的运行情况,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或更换。 8.2 管理 8.2.1 游乐设施场所应制定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 8.2.2 游乐设施雷雨天气应禁止使用。 8.2.3 防雷装置应由熟悉雷电防护技术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维护管理。 8.2.4 雷击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雷电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 灾

pdf文档 DB22-T 3240-2021 户外陆上游乐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3240-2021 户外陆上游乐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3240-2021 户外陆上游乐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3240-2021 户外陆上游乐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17: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