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CCS C 05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3248—2021 儿童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中医诊疗规范 Standard of Chinese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acute bacterial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2021 - 06 - 01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1 - 06 - 15 实施 发 布 DB22/T 324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锴、曲彦来、田美玲、赵海燕、林双竹、钱美加、刘健、冯金花、关诗慧、 周艳秋、刘志晶、张新瑶、纪宁、赵凯凯、王春月、王婉琦、穆春宇、尚光媛、高稳、王银红、李佳祎、 李梅、刘玉书。 I DB22/T 3248—2021 儿童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中医治疗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的主要禁忌症、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断和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儿童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 acute bacterial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病原体直接侵入下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小儿常见 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或发热、恶寒为主要表现。应属中医“淋证”、 “尿频”等病证范畴。 4 4.1 诊断 症状 4.1.1 表现为发热, 以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较为明显,可见排尿困难、腰腹痛、尿液混浊、 肉眼血尿、肾区叩击痛等表现。 4.1.2 3 岁以内小儿,尤其是新生儿以全身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热、纳乳差、嗜睡、呕吐、泄泻 或大便秘结,体重不增,或有黄疸加重。 4.2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2.1 尿常规检查 清洁中段尿离心尿沉渣白细胞 > 5 个/HP 或未离心尿标本白细胞 > 10 个/mL。 4.2.2 尿细菌培养 尿细菌培养数见表 1。 1 DB22/T 3248—2021 表1 指标 尿细菌培养数 尿细菌培养计数 ≥ 1×105 /mL 清洁中段尿 1×104 ~ 1×105 /mL 4 < 1×10 /mL 4.2.3 经导尿或膀胱穿刺行尿培养菌落计数 > 1×104 /mL 革兰氏阳性球菌 > 1×103 /mL 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升高。 4.2.4 其他检查 反复泌尿道感染者可选做静脉肾盂造影、泌尿系B超、X线、CT扫描、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 4.3 鉴别诊断 4.3.1 白天尿频综合征 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醒时尿频,次数较多,甚者数分钟1 次,点滴淋沥,反复发作,无其他痛苦, 精神、饮食均正常。尿常规、尿培养无阳性发现。 4.3.2 急性尿道综合征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状,但清洁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或无意义性菌 尿。 4.3.3 癃闭 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但无尿痛,每日小便总量低于正常。 5 辨证论治 5.1 膀胱湿热证 5.1.1 临床表现 小便频数刺痛,点滴而下,小便黄赤或混浊,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或泄泻,小腹胀满,甚则痛引 脐中,哭闹不安,或伴发热,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指纹紫。 2 DB22/T 3248—2021 5.1.2 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5.1.3 主方 见附录 A.1.1。 5.1.4 加减治疗 寒热往来者,加柴胡、黄芩;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广藿香;纳差者,加陈皮、麦芽;泄 泻者,加苍术、黄连、焦山楂。 5.2 心火炽盛证 5.2.1 临床表现 小便频急,灼热刺痛,尿色黄赤甚则尿血,少腹拘急,口舌生疮,心烦失眠,易惊,面色红赤,口 渴欲饮冷,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 5.2.2 治法 清心泻火、导赤通淋。 5.2.3 主方 见附录 A.1.2。 5.2.4 加减治疗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大便溏薄而黏滞者,加薏苡仁;尿痛而急、色赤而涩者,加石韦、萹蓄、瞿 麦。 6 其它疗法 6.1 针刺 6.1.1 取穴 6.1.1.1 主穴 委中、下髎、阴陵泉、束骨。 6.1.1.2 配穴 小便灼热刺痛加曲池;尿血加血海、三阴交;少腹胀满加曲泉;寒热往来加内关。 6.1.2 方法 针刺,用泻法。 6.2 6.2.1 耳穴贴敷法 部位 3 DB22/T 3248—2021 肾、膀胱、三焦、肝、脾、心、小肠。 6.2.2 方法 将王不留行置于0.5 cm×0.5 cm的胶布,固定于上述穴位,轻者单侧,重者双侧,压贴3 d更换1 次,每日触压各穴6 次。 6.3 推拿 6.3.1 部位 膀胱俞、肾俞、肺俞、太溪、阳陵泉、三阴交、腰骶部。 6.3.2 手法 先用拇指、示指及中指提拿小腹部肌肉,后用手掌摩之,继用拇指按揉膀胱俞、肾俞、肺俞、太溪, 重点为阳陵泉、三阴交,最后揉按背部,重点为膀胱俞、肾俞、腰骶部。每日1 次,每次 20 min。 6.4 药物外治 6.4.1 膀胱湿热证 苦参9 g、白鲜皮10 g、百部9 g、黄柏6 g、威灵仙10 g煎汤,冷却至适宜温度,熏洗外阴部,每 日 1 次~2 次,每次 15 min~20 min。可适用于新生儿。 6.4.2 心火炽盛证 野菊花30 g、金银花30 g、黄柏15 g、苦参15 g、车前草30 g 煎汤,冷却至适宜温度,熏洗外阴 部,每日 1 次~2 次,每次 15 min~20 min。可适用于新生儿。 6.5 中成药 八正片、复方石韦片、三金片用于膀胱湿热证。 7 主要禁忌症 7.1 7.2 7.3 7.4 8 存在急性肾盂肾炎等复杂尿路感染的症状。 超声检查存在尿路畸形及明确发病机理或功能性上/下尿路梗阻的儿童。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器质性病变、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 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者。 预防调护 8.1 8.1.1 耍。 8.1.2 8.2 4 预防 加强儿童期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多饮水,不穿开裆裤及紧身内裤,不坐地玩 及时发现和处理男孩包茎、女孩处女膜伞、蛲虫感染。 调护 DB22/T 3248—2021 8.2.1 8.2.2 8.2.3 8.2.4 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不宜食用辛辣食物。 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继发感染,注意预防感冒。 注意护理人员手卫生。 消除患儿恐惧心理。 5 DB22/T 3248—2021 AA 附 录 A (资料性) 辨证论治主方 A.1 主方 A.1.1 膀胱湿热证 八正散:车前子9 g、瞿麦9 g、萹蓄9 g、滑石9 g、栀子9 g、甘草9 g、通草9 g、灯心草9 g、大 黄9 g。 A.1.2 心火炽盛证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常用药:地黄6 g、甘草6 g、淡竹叶6 g、灯心草6 g、黄连6 g、 黄芩6 g、莲子心6 g、茯苓6 g、滑石6 g、白茅根6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pdf文档 DB22-T 3248-2021 儿童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中医诊疗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3248-2021 儿童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中医诊疗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3248-2021 儿童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中医诊疗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3248-2021 儿童急性细菌性下尿路感染中医诊疗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0:56:4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