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1.040.65 CCS B 00/09 辽 DB21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454—2021 水稻耐盐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rice salt-resistant cultivation 2021 - 06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7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45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立东、李旭、马畅、李振宇、吕小红、王宇、隋鑫、任海、杜萌、郑舒文、 詹贵生、姜宝龙。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 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盘锦市兴隆台区惠宾街101号),联系电话: 0427-2836038 Ⅰ DB21/T 3454-2021 水稻耐盐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耐盐栽培的品种选择、沟渠建设、整地、育秧、移栽及本田施肥与水层管理等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滨海盐碱稻区及类似生态区的水稻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的对应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7891 优质稻谷 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498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3658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DB21/T 2163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DB21/T 2750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DB21/T 3374 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秋季搅浆秸秆还田 stir-slurry straw returning in autumn 1 DB21/T 3454-2021 指秋季水稻机械收获时,将水稻秸秆切割后均匀抛撒于地表,田间补水至土壤饱和,并采用埋茬 起浆机浅水搅浆,使秸秆与泥浆充分混合并保持田面平整的一项整地技术。 3.2 钵毯盘隔离层育秧 pot blanket tray isolation layer seedling raising 指以钵毯盘为秧苗载体,在置床表面增设隔离层的一种工厂化育秧方式。 3.3 农用微生物菌剂 microbial agent 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 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 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的活菌制剂。 [来源:GB 20287-2006,3.1,有修改] 3.4 滨海盐碱稻区 coastal saline-alkali rice planting area 指近海湿地水稻种植区域, 耕层土壤含盐量 1.0‰~3‰、pH 值 7.0~8.5,地下水位最高抬升 0cm~ 130cm、矿化度 1g/l~3g/l。 4 总体要求 以选用耐盐稻品种为基础,通过采取沟渠标准化建设、秋季搅浆秸秆还田、钵毯盘隔离层育秧、 控缓释肥深施、适当加深水层管理等耐盐技术措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其他, 水稻栽培技术按照 NY/T 3658 和 DB21/T 2750 执行, 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按照 DB21/T 3374 执行,水稻收割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498 的规定。 5 品种选择 选择耐盐碱、食味好、优质、抗病及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水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044.1 的 规定,且发芽势≥85%,发芽率≥95%;稻谷品质应符合 GB/T 17891 的规定。 6 沟渠建设 在统筹规划沟、渠、田、林、路的基础上,田间渠系畅通,灌排自如,干、支、斗、农、毛渠逐 2 2 级配套,格田面积 2000m ~5000m 。排水斗渠沟深 1.2m~1.3m,沟距 200m~240m;排水毛渠沟深 0.6m~ 2 DB21/T 3454-2021 0.7m,沟距 25m~60m。 7 整地 7.1 秋季搅浆秸秆还田 秋季水稻机械收获时,留茬高度<20cm,采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或切割 5cm~10cm,均匀抛 撒于地表,用埋茬起浆机浅水(3cm~5cm)搅浆 1 遍~2 遍,搅浆深度 10cm~16cm,压茬深度≥5cm, 秸秆覆盖率≥80%,地表平整度≤3 cm。 7.2 春季水耙地 春季采用深水(5cm~10cm)泡田,3d~5d 后进行浅水耙地,采用埋茬起浆机或搅浆平地机平地。 盐碱较重的田块泡田时间延长到 5d~7d,换水 1 次~2 次。 8 育秧 8.1 育秧方式 采用钵毯盘隔离层育秧方式培育壮秧。其他操作技术按照 DB21/T 2163 执行。 8.2 场地要求 8.2.1 地块选择 选择盐碱较轻、土质肥沃,地势高燥、平坦的园田、水田等地建造育秧场地。 8.2.2 排水渠系修建 育秧场地四周和育苗棚间修建排水渠系。 其场地周边沟宽 1.5m~2.0m、沟深 0.8m,棚间沟宽 0.4m~ 0.6m、沟深 0.3m。 8.3 营养土配制 每秧盘营养土需过筛客土约 2.5kg~3.0kg、有机肥 0.5kg~0.8kg 及适量的壮秧剂,混拌均匀后 宜用 77.2%固体硫酸调至 pH 值 4.5~5.5,堆放闷制 2d~3d 后待用。 8.4 稀播种 以钵毯盘为秧苗载体,采用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播种,每盘播种 3600 粒~3800 粒。 8.5 铺设隔离层 3 DB21/T 3454-2021 摆盘前床面宜铺设无纺布或打孔地膜等作隔离层。 8.6 预防青立枯病 秧苗在 2.0 片叶龄期时,采用 77.2%的固体硫酸调节营养土 pH 值至 4.5~5.5,预防青立枯病。农 药使用应符合 NY/T 1276 的规定。 8.7 追肥 2 移栽前 2d~5d,追施硫酸铵 50g /m 及适量的农用微生物菌剂,施后用清水冲洗。肥料使用符合 应 NY/T 496 的规定。农用微生物菌剂质量应符合 GB 20287-2006 的规定。 9 移栽 一般于 5 月 15 日~5 月 25 日, 采用与钵毯苗配套的机械移栽。移栽行距为 30cm、 穴距 16cm~18cm, 4 2 4 2 每穴 4 株~5 株,移栽基本苗为 90×10 /hm ~105×10 /hm 。也可采用宽窄行不等距插秧机移栽,宽 窄行距分别为 33cm、17cm,长短穴距分别为 28cm、17cm。 10 本田施肥 平衡施入氮、磷、钾肥及硅肥。每公顷施氮(N)210kg~270kg、磷(P2O5)90kg~135kg、钾(K2O) 75kg~150kg、硅(SiO2)120kg~150kg。氮肥按基肥 50%~70%、蘖肥 20%~30%、穗肥 10%施入。基 肥于旋耕前或水耙地前施入,耙入耕层中 8cm~10cm;蘖肥于 7 叶龄期施入;穗肥于倒 5 叶龄期施入。 磷肥、硅肥全部做基肥施入,钾肥按基肥 35%、穗肥 65%施入。基施氮素以缓控释肥替代常规氮肥 80% 2 2 为宜。土壤盐碱较重的田块基肥增施土壤调理剂 750kg/hm ~1500kg/hm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11 本田水层管理 水稻移栽期保持水层 1cm~3cm;缓苗期保持水层 5cm~7cm;分蘖前期保持水层 3cm~5cm;分蘖 中期保持水层 1cm~5cm;茎蘖数达到收获穗数 90%及水稻拔节期适度晾田;幼穗分化形成期保持水层 3cm~5cm;孕穗期保持水层 5cm~10cm;抽穗开花期及灌浆前期保持水层 3cm~5cm;灌浆后期及成熟 期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收割前 10d~15d 逐渐落干水层。土壤盐碱含量较高的田块应适当增加水层深 度。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 4

pdf文档 DB21-T 3454—2021 水稻耐盐栽培技术规范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454—2021 水稻耐盐栽培技术规范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454—2021 水稻耐盐栽培技术规范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454—2021 水稻耐盐栽培技术规范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0:42:5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