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黑 龙 DB23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872—2021 溪荪栽培技术规程 2021-05-14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6-13 实施 发 布 DB23/T 2872—2021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方正蚂蚁河三角 洲省级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辉、曲彦婷、王秀娟、孙波、邢震全、熊燕、李黎、张洪运、陈菲、裴挺国、 刘志洋、唐焕伟、李文生、杨轶华、师军、郭新宇、沈速。 I DB23/T 2872—2021 溪荪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溪荪(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rn.)栽培的选地与整地、种苗选择、栽植、田间 管理、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溪荪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选地与整地 3.1 选地 宜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排灌良好、pH6.0~pH7.5壤土或砂壤土地块。 3.2 整地 2 2 栽植地深翻25 cm~30 cm,可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 kg/667 m ~2000 kg/667 m 为基肥,整平耙细。 4 种苗选择 4.1 实生苗 选择植株粗壮、根系丰满的2年~3年生播种的实生苗。 4.2 分株苗 春季植株萌发前,选择3年~5年生,品质好、无病虫的健壮株丛作种株。将种株全部挖出,除去朽 根、残叶,露出主侧芽,按自然分蘖掰开;或将种株从根基部割成保留2个芽~3个芽的独立株丛,短截 下部须根,留根长8 cm~10 cm。 5 栽植 5.1 栽植时间 种苗宜在春季地表土化冻 30 cm 后进行栽植。 5.2 栽植方式 1 DB23/T 2872—2021 2 2 穴植,行距40 cm,株距30 cm;栽植密度5000株/667 m ~6000株/667 m ;栽植穴规格为10 cm×10 cm,栽植深度8 cm~10 cm,根部覆土压实后浇透水。 6 田间管理 6.1 施肥 2 2 生长期可追施三元复混肥料15 kg/667 m ~20 kg/667 m 一次。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6.2 浇水 生长期视天气情况适时浇水,栽植地保持土壤湿润,避免高温期干旱,翌年萌芽时浇灌返青水。 6.3 中耕除草 生长期结合除草进行浅耕2次~3次,切忌碰伤幼芽。 6.4 越冬管理 入冬前植株枯萎后,离地面3 cm~4 cm处割除,浇足封冻水。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利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必须使用 化学防治时,药物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 7.2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7.2.1 锈病 用可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叶面喷施。 7.2.2 叶枯病 可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防治。 7.2.3 红蜘蛛 可用苯丁哒螨灵乳油等防治。 7.2.4 蚜虫 虫害初期,利用除虫板等诱杀;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鱼藤酮等防治。 8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选地与整地、种苗选择、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2

pdf文档 DB23-T 2872—2021 溪荪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2872—2021 溪荪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2872—2021 溪荪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2872—2021 溪荪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0:16: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