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5 黑 DB23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916—2021 大豆少耕栽培技术规程 2021-06-29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7-28 实施 发 布 DB23/T 291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俊江、王金生、刘庆莉、蒲国锋、王树林、马力、董德建、丁素荣、张淑 珍、徐鹏飞、张鑫、魏岚岚、王君、刘智颖、盖志佳、周东莉、任春华、于亚学、刘修林、徐晶、李德 龙、张俐俐、赵贵兴、毕伟伟、夏晓雨。 I DB23/T 2916—2021 大豆少耕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少耕栽培技术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前茬与地块选择、轮作方式、前茬秸秆处 理、整地、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非低洼易涝大豆生产地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第 2 部分:豆类种子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大豆少耕栽培技术 在前茬作物秸秆碎混还田条件下,直接播种大豆的栽培技术。 4 产地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5 前茬与地块选择 5.1 选择前茬为禾谷类或非豆科类作物的地块。 5.2 选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较疏松、肥力适中的非低洼易涝地块。 5.3 前茬作物不应施用对后茬作物有危害的除草剂。 6 轮作方式 1 DB23/T 2916—2021 宜采用玉米→玉米→大豆或玉米→杂粮(非豆科作物)→大豆等三年轮作。 7 前茬秸秆处理 前茬收获的同时要粉碎秸秆,秸秆碎混还田时长度在 5cm~10cm 之间。 8 整地 大豆平作播种时采用在前茬秸秆还田后碎混深松整地;垄作播种时采用旋耕起垄。 9 播种 9.1 品种选择 按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比当地活动积温低 100℃~150℃的抗倒伏、高产、优 质、抗逆性强的审定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 的规定。 9.2 种子包衣 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及病虫害种类,选用适宜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拌种包衣药剂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 9.3 播期选择 当土壤 5cm 土层温度稳定通过 8℃可进行播种。 9.4 播种方法 采用播种机进行精量播种,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作业,播深 3cm~5cm。 9.5 播种密度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地力水平、施肥量、降雨量和品种特性等具体情况确定播种密度。中南部地区 一般密度为 20 万株/公顷~25 万株/公顷,中北部及偏北地区一般密度为 30 万株/公顷~35 万株/公顷, 北部个别地区密度可为 35 万株/公顷~40 万株/公顷。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9.6 播种质量 要求播深一致、均匀,每 4m~5m 断条不超过一处。 10 合理施肥 10.1 施肥部位 肥料应采用侧深施肥,施肥部位应在种侧 5cm~7cm、种下 6cm~10cm。 10.2 施肥量 具体施肥量应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标准确定。做不到测土配方施肥的地块建议施氮肥(N)45 公斤~ 60 公斤/公顷、磷肥(P2O5)60 公斤~75 公斤/公顷、钾肥(K2O)30 公斤~45 公斤/公顷。肥料使用应 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11 田间管理 2 DB23/T 2916—2021 11.1 中耕 在大豆苗期垄沟深松 1 次,深松 7 天~10 天后,耕培土 1 次~2 次。 11.2 除草 宜采用封闭除草与茎叶除草的方法。封闭除草应在出苗 5 天~7 天前完成,茎叶除草应根据具体苗 情及草情适时施药。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 12 病虫害防治 12.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农药防 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 12.2 病害防治 霜霉病与灰斑病:可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防治;菌核病:可用腐霉利、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12.3 虫害防治 大豆食心虫:采用螟黄赤眼蜂和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或采用药剂熏蒸与喷雾法进行化学防治;地下 害虫:采用辛硫磷随种肥下地进行防治;大豆蚜虫:采用苦参碱、啶虫脒、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13 收获 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适时收获。 14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内容包括:产地环境、前茬与地块选择、轮作方式、前茬秸秆处理、整 地、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 3

pdf文档 DB23-T 2916—2021 大豆少耕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2916—2021 大豆少耕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2916—2021 大豆少耕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2916—2021 大豆少耕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0:13: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