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CCS B 52 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146—2021 沿黄稻鳅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2021 - 07 - 06 发布 2021 - 10 - 05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146—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稻田整理 ........................................................................... 2 6 水稻栽培 ........................................................................... 2 7 泥鳅养殖 ........................................................................... 4 8 收获 ............................................................................... 5 附录 A(资料性)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7 I DB41/T 214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濮阳市种子管理站、 郸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西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原阳旺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范县黄河生态农业开 发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姬生栋、朱庆红、李莉、郭奎英、殷春渊、姬汉轩、王思媛、李会群、郭蕴文、 朱保全、张大明、王书玉、李磊、孙少华、张桂平、刘钦佩、张超峰、吴振邦、张存胜、李冰、曹梦雨、 王亚男、王君怡、周静、张东升。 II DB41/T 2146—2021 沿黄稻鳅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沿黄稻鳅生态种养的基本条件、稻田整理、水稻栽培、泥鳅养殖及收获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沿黄稻鳅生态种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125 泥鳅 亲鱼和苗种 SC/T 1132 渔药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稻鳅生态种养 利用水稻、泥鳅的生长生活习性,对稻田进行改造合理套养泥鳅,实现稻鳅互利共生的一种种养结 合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 4 基本要求 4.1 产地环境 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性好、井渠配套、灌排方便。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4.2 生产用水 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4.3 水稻品种及种子质量 选用优质、抗病、抗倒的水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1 DB41/T 2146—2021 5 稻田整理 5.1 一般要求 稻田宜连片,单块稻田以667 ㎡~10000 ㎡为宜。 5.2 稻田准备 5.2.1 稻田施基肥 6月上旬,小麦收割结束施足底肥后进行旋耕、机械平整。旋耕前每667 ㎡底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1000 kg~15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配方15∶15∶15)30 kg~40 kg。 5.2.2 修筑围埂 在稻田周围开挖环沟修筑土质围埂,围埂截面呈梯形。埂高0.6 m、顶宽0.4 m~0.6 m、底宽 0.8 m~1.0 m。夯实围埂,保持坚固。 5.2.3 进排水口及防逃网 进排水口宜呈斜对角设置,在进排水口设置拦鱼栅,拦鱼栅设置防逃网。拦鱼栅呈“∧”形,在进水 口其凸面朝外,在出水口其凸面向里。 进排水也可以采用进排水管,将直径5 cm以上的PVC管埋入田埂中并夯实,进水管用0.42 mm(40目) 孔径的筛网包扎,进水管高出田面0.5 m,排水管低于田面5 cm,在排水管前设置聚乙烯防逃网片。防逃 网片网目大小以不影响排水、不跑鳅为宜。 5.2.4 开挖环沟、集鱼坑、内沟 5.2.4.1 开挖时间 修筑围埂时开挖环沟。在泡田整地后开挖集鱼坑和内沟,在插秧前再对鱼沟清理疏通1次。 5.2.4.2 开挖要求 环沟:结合修筑田埂在稻田四周内侧开挖环型养殖沟,环沟宽2.0 m~3.0 m,深1.2 m,坡比 1∶1.25。 集鱼坑:通常设置在进水口与环沟交汇处并与环沟相通,形状圆形或方形。稻田面积超过6670 ㎡ 以上时在进排水口处各设1个集鱼坑,进水口处的应大于排水口处的。集鱼坑平均深度1.5 m~2.0 m,上 2 2 口表面积为2.0 m ~5.0 m 。 内沟:沟宽 0.5 m~1.0 m,深 0.4 m~0.6 m。内沟在稻田中分布为“十”字型或“井”字型并与环沟 相通。 开挖环沟、集鱼坑、内沟的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 5.2.5 设置盖网 在集鱼坑上方设置盖网,盖网面积应能覆盖集鱼坑面积的80%。 6 水稻栽培 6.1 培育秧苗 2 DB41/T 2146—2021 6.1.1 秧苗要求 人工插秧秧苗:秧龄30 d~40 d,5~7 片叶,苗高15 cm~20 cm,单株分蘖2~3个,茎基扁粗, 叶挺色绿,根多色白。 机械插秧秧苗:秧龄25 d~30 d,4~5片叶,苗高12 cm~15 cm,根系发达,单株白根10条以上, 无病虫害。 6.1.2 秧田条件 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 6.1.3 秧田培肥 播种前5 d~7 d,每667 ㎡秧田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500 kg,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20 kg。播前精 细整床,达到上糊、下实、面平。 6.1.4 种子处理 6.1.4.1 种子准备 每667 ㎡本田准备种子2.5 kg~3.5 kg。播种前2 d晒种,应薄摊勤翻。 6.1.4.2 浸种消毒 用25%咪鲜胺2 mL兑水5 L,浸种4 kg~5 kg,浸种2 d。 6.1.5 播种 人工插秧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每667 ㎡秧田播种量25 kg~35 kg。 机械插秧育苗:5月中旬播种,每667 ㎡需准备秧盘(58 cm×28 cm×2.5 cm)25~28盘,每盘播种 量110 g~130 g。 6.1.6 秧田管理 人工插秧育苗:秧苗2叶1心期,每667 ㎡施尿素5 kg,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 g兑水30 kg喷雾; 3叶1心期,每667 ㎡施尿素10 kg,浇浅水;3叶后苗床以湿润状态为主,移栽前2 d~3 d灌1次水。 机械插秧育苗:宜使用育秧基质,一般不需要追肥;3叶期后,如出现脱肥现象,每667 ㎡可用2% 尿素水溶液150 kg喷洒。 5月中旬至6月中旬,注意防治稻飞虱、稻蓟马、稻瘟病、立枯病。 6.2 插秧 6.2.1 插秧时期 6月20日前插秧。 6.2.2 插秧密度 每667 ㎡插秧密度1.5~1.8万穴,每穴2~4棵苗,每667 ㎡基本苗5~7万棵苗。肥田宜稀,薄田宜 密;早插宜稀,晚插宜密;壮秧宜稀,弱秧宜密。 利用边行优势,稻田临沟边行插秧密度为平均密度的1.5~2倍,其他行插秧密度正常。 6.2.3 插秧要求 3 DB41/T 2146—2021 行直、穴匀,不漂秧。插秧深度不应超过2 cm,插后补苗。 6.3 稻田施肥 返青活棵后7 d~10 d,每667 ㎡施尿素8 kg~10 kg;拔节期(7月下旬至8月初)每667 ㎡施尿素和 硫酸钾各3 kg~5 kg;齐穗后每667 ㎡用96%的磷酸二氢钾200 g兑水喷施。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 定。 6.4 灌溉 稻田灌水应做到浅水插秧,寸水分蘖,够苗(苗数达到目标穗数时)晾田,足水孕穗,湿润灌浆, 活棵成熟。水稻收获前7 d~10 d断水晾晒。低洼地在收获前10 d~15 d断水。 6.5 水稻病虫害防控 6.5.1 农业防治 采用合理耕作、轮作倒茬、种养结合等农艺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5.2 生物防治 在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 d~5 d,每667 ㎡均匀 放置5~8个点,每667 ㎡放蜂10000头/次。放蜂高度为分蘖期蜂卡高于植株顶端5 cm~20 cm、穗期低于 植株顶端5 cm~10 cm。或用性诱剂诱杀,每667 ㎡设置5个诱捕器,诱杀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6.5.3 物理防控 采用黑光灯诱杀鳞翅目害虫,每10000 ㎡田安装1盏25 w黑光灯。在稻飞虱或稻蓟马发生田块,利用 色光板诱杀。 6.5.4 化学防治 优先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低毒生物农药。水稻生育期间针对病虫害发生种类、严重程度,及时进 行化学防治。采用化学方法防治时,应提前排干稻田水,仅沟、坑留水,施药应选择晴天上午10时之前 分片进行。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6.6 水稻草害防控 如有杂草,人工拔除。 7 泥鳅养殖 7.1 鳅苗投放 7.1.1 鳅苗选择 鳅苗应符合SC/T 1125的

pdf文档 DB41-T 2146-2021 沿黄稻鳅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146-2021 沿黄稻鳅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146-2021 沿黄稻鳅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146-2021 沿黄稻鳅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2:17: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