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65.020.99 CCS B 60 ICS DB 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489—2021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Aronia melanocarpa Seedling Propagation 2021 - 07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8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489—2021 目 前 次 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育苗场地的选择与区划 .................................................................3 5 整地与作畦 ...........................................................................3 6 种子采集与处理 .......................................................................5 7 播种技术 .............................................................................6 8 苗期管理技术 .........................................................................6 9 苗木出圃 .............................................................................7 10 播种育苗技术档案 ....................................................................7 附 录 A (规范性)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苗质量等级标准 ....................................1 附 录 B (资料性)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调查统计表及育苗技术档案 ......................2 DB21/T 348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文件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建平县名优特新林木花卉中药材繁育中心。 本文件起草人:赵明优、王鹏、张卫东、姜镇荣、刘丽娜、刘东辉、改广哲、葛秀鹏、王建军、马 月娇、董立军、李永录、杨越、裴松义、王东娇、刘艳霞、谢晓勇、刘英芳、高桂飞、丁丽华、胡宏伟、 于来振、谢晓丽、张本强。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朝阳市龙山街四段235号),联系电话: 0421-3991880。 I DB21/T 3489—2021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播种育苗相关的术语、定义和育苗圃地的选 择与区划设计、整地与作畦、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出圃和技术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适宜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地区的生产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DB21/T 1290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21/T 1291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DB21/T 1293 主要树种采种技术规程 DB21/T 1404 容器育苗技术 DB21/T 205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21/T 2456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黑果腺肋花楸 蔷薇科(Rosaceae)腺肋花楸属(Aronia)落叶灌木,株高1.8 m~3.0 m,原产于美国东北部,适宜我 国北方年降水量≥500 mm、极限低温≥-35℃、土壤pH值5.5~7.5的地区栽培。 3.2 实生苗 凡由种子播种长成的苗称实生苗。 3.3 幼苗期 从苗木地上部分出现真叶、地下部分出现侧根,能自制营养物质时开始,到幼苗生长量开始大幅度 上升时止。 3.4 苗木速生期 1 DB21/T 3489—2021 从幼苗生长量开始大幅度上升时起,至生长量大幅度下降时止。 3.5 林木良种 是指通过审定的主要林木品种,在一定的区域内,其产量、适应性、抗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当前主栽 材料的繁殖材料和种植材料。 3.6 间苗 疏去密集株,拔出病苗、弱苗,保留健壮苗,使苗木密度均匀、群体结构合理的一项技术措施。 3.7 连作 在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地块上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3.8 种子生活力 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 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3.9 种子含水量 指种子中所含水分重量(100℃~105℃所消除的水分含量)与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3.10 种子净度 纯净种子占样本种子的重量百分比。 3.11 种子千粒重 气干状态的 1000 粒种子的重量(g/千粒) 。 3.12 发芽率 最适宜发芽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发芽的种子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3.13 发芽势 2 DB21/T 3489—2021 自开始发芽至发芽最高峰时,供试样本种子中发芽种子的百分数。 3.14 种子生活力 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4 育苗场地的选择与区划 4.1 育苗场地的选择 a) 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光照充足; b) 土壤肥沃,质地疏松,中性至微酸性壤土或砂壤土,熟土层厚度≥30 cm,含有丰富的腐殖质 而且呈团粒结构; c)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地下水位 1 m 以下,低洼、易积水和遭霜冻的地方不宜育苗; d) 无危险性病虫害,病虫害严重的土壤和地区不宜建立苗圃; e) 防止园地连作,相邻茬口应为不同科的作物,并且应进行休耕或 3 a~4 a 合理轮作。 4.2 育苗场地的区划 4.2.1 繁殖区(作业区) 形状一般采用长方形,根据育苗数量确定小区面积。为方便生产,同一小区内气候及土壤条件应当 基本一致,以保证同一小区内管理技术内容和效果的一致性。 4.2.2 辅助区 a) 道路:结合区划进行设置,包括主干路和支路; b) 排灌:应沿主要道路设置,提倡喷灌和滴灌,低洼易涝地区,应开设排水沟; c) 防护:苗圃周围应建立防护林或设置防风网,防止苗木受风沙危害; d) 建筑物:包括办公室、宿舍、农具室、贮藏室等。 5 整地与作畦 5.1 整地施肥 在播种前一年土壤尚未冻结时进行土地平整和翻耕,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 kg、过磷酸钙50 kg, 耕深15 cm~20 cm,用旋耕机仔细耕翻1次~3次,使有机肥与表土充分混合。 5.2 作畦与做垄 5.2.1 平畦 在土壤化冻>15 cm 时开始做畦,为春播做准备。作畦最好采用南北向,畦面宽 100 cm~120 cm, 畦梗宽 30 cm,畦面与田间通道相平且平整。平畦用工少、保水性强、土地利用率高,是最常见的做畦 方式。 3 DB21/T 3489—2021 图1 平畦 5.2.2 高畦 5.2.2.1 宽高畦 畦面高于地表面,畦面宽100 cm~120 cm,畦底宽120 cm~140 cm,田间通道宽50 cm。要求畦直、 面平、沿整,达到上暄下实,土壤细碎,疏松适宜。宽高畦土壤不易板结;排水方便。 图2 高畦 1 5.2.2.2 窄高畦 畦面宽 40 cm~50 cm,畦底宽 60 cm~70 cm,田间通道宽 30 cm,畦高 30 cm~40 cm。窄高畦排 水方便,可防涝抗病。 图3 高畦 2 4 DB21/T 3489—2021 5.2.3 高垄 一种较窄的高畦,垄底宽 50 cm~55 cm,垄面宽 15 cm~20 cm,特点是垄底宽、垄顶窄,利于早 春提高地温,夏秋季排水,以及株间通风透光等。 图4 图5 高垄 高垄与高畦对比 5.3 土、肥、水管理 a) 露地育苗床土要求铺平,厚度为 10 cm~15 cm,达到通透、肥沃; b) 育苗基质配制比例以园土和有机肥按照 7∶3 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翻晒、过筛,促进土 壤结构的团粒化; c) 基质在播种前用多菌灵 50%粉剂按 1︰20 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或者用五氯硝基苯与 20 倍~ 30 倍细土配成药土,均匀撒在苗床上;采用辛硫磷在翻地前制成毒土扬撒于地表灭虫; d) 浇透底水,维持良好的土壤养分和水分供给状态。 6 种子采集与处理 6.1 种子采集 9 月~10 月果实完全变黑成熟即可采收。果实要在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确定的种子园、母树林内 选择植株健壮、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上采摘。采摘后的果实,放在室内阴凉处存放 2 d~4 d。 6.2 种子处理 待果实变软后捣碎,漂去果皮、果肉,除去较粗杂质得到成熟种子。将种子沥干水分摊铺到纱网布 上置于背阴、通风处阴干,5 d~10 d后转入通风的室内继续阴干,用风选机去杂,经过筛后选出干净、 饱满的种子,装入透气的丝袋中,做好标记,放在干燥、低温(0℃~5℃)、通风条件下保存。 6.3 层积催芽 于 12 月上旬将干燥的种子在常温水中浸泡 24 h~36 h,浸种用水量为种子量的 4 倍~5 倍。吸足 5 DB21/T

pdf文档 DB21-T 3489—2021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489—2021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489—2021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489—2021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2:11:4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