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99 CCS B01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327—202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 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ffectiveness monitoring of forbidden reserves areas of sandified land 2021-08-20 发布 2021-09-2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32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闫德仁、胡小龙、袁立敏、黄海广、闫婷、薛博、曲娜、张胜男、杨制国、高 海燕、刘军。 I DB15/T 2327—202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生态监测指标、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20483 土地荒漠化监测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forbidden reserves areas of sandified land 对沙化严重、治理困难、集中连片的沙化土地,为恢复植被采取相对长期封禁保护的区域。 4 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植被状况、土壤理化特性、气象、风蚀、土壤水分、沙化土地类型等。具体指标构成见 附录A。 5 监测方法 监测地选择 选择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等类型的沙化土地作为监测地。 植被生长状况监测 5.2.1 监测内容 每年监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状况。 5.2.2 调查时间 每年6至8月进行调查。 5.2.3 样方设置 1 DB15/T 2327—2021 5.2.3.1 乔木:样方规格为 20 m~50 m×30 m~60 m。根据树种的密度或林龄至少设置 3 个样方。 5.2.3.2 灌木:样方规格为 5 m~10 m×5 m~10 m。根据树种的密度或林龄至少设置 3 个样方。 5.2.3.3 草本植物:在乔木或灌木样方内设置 5 个规格为 1 m×1 m 的草本样方(位置如图 1)。 图1 草本植物调查样方设置图 5.2.4 调查指标 具体调查指标见表1。 表1 植被生长状况监测调查指标 植被类型 乔木 灌木 具体指标 林分起源、更新情况、郁闭 度、树高、胸径 林分起源、更新情况、盖 度、树高、冠幅 监测频率 备注 每年 1 次 样方测定 每年 1 次 样方测定 每年 1 次 样方测定 植物种类、植被盖度;每种 草本植物 植物的数量、平均高度、生 物量、分盖度 5.2.5 调查方法 采用典型样方进行调查。其中,乔木采用每木检尺法进行调查;每个独立生长的灌木(丛)都进行测 定;草本植被采用生态学样方法进行调查。乔木样地内有林下灌木、草本植物时,需同时调查灌木、草本 植物的生长状况;灌木样地内有草本植物时,同时需要调查草本植物生长状况。 按照 GB/T 20483的规定,见附录A中的表A.1 填写监测地样方植被调查记录表的具体内容。 土壤理化特性监测 5.3.1 样点设置 在对应植被样方内设置3~5个取样点。 5.3.2 样品采集 5.3.2.1 土壤剖面 规格50 cm×150 cm×100 cm。 5.3.2.2 取样层次 土层划分为0 cm~5 cm、10 cm~20 cm、40 cm~60 cm、80 cm~100 cm。 2 DB15/T 2327—2021 5.3.2.3 样品采集和处理 从土壤剖面底层依次往上采集土壤样品。土壤化学性质测定采集样品500 g~1000 g,并放入棉布袋 3 和自封袋中保存、风干;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样品适宜使用100 cm 环刀取样,取样后用胶带封闭,及时进行 测定。 5.3.3 监测周期 每5年监测1次,并结合当年的植物生长特性调查开展具体工作。 5.3.4 监测指标 具体监测指标见表2。 表2 土壤理化特性测定指标 内容 具体指标 监测频率 备注 每5年1次 样方测定 每5年1次 样方测定 每小时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 土壤物理特性 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 持水量、田间持水量 有机质、pH 值、速效性 土壤养分含量 氮、全氮、速效性磷、全 磷、速效性钾、全钾含量 土层 20 cm、40 cm、60 土壤水分 cm、80 cm、100 cm、120 cm、150 cm、200 cm 气象监测 5.4.1 观测场址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远离道路、500 m内没有高大密集沙丘和树木的地块。 5.4.2 观测场规格 每个项目区设置1~2个25 m×25 m的观测场,并设置围栏保护。 5.4.3 观测指标 具体观测指标见表3。 表3 气象观测指标 具体指标 监测频率 备注 空气温度 每 10s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空气湿度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10 m 风速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10 m 风向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降水量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蒸发量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气压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3 DB15/T 2327—2021 表3 气象观测指标(续) 具体指标 监测频率 备注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日照时数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总辐射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土壤温度(10 cm、20 cm、40 cm、60 cm、80 cm、100 cm、120 cm、150 cm 和 200 cm) 土壤湿度(10 cm、20 cm、40 cm、60 cm、80 cm、100 cm、120 cm、150 cm 和 200 cm) 5.4.4 观测方法 使用自动气象站连续监测。每个气象要素自动记录时间设定为10 s钟记录一次。 土壤风蚀监测 5.5.1 样方规格 在每个监测地内设置3个20 m×30 m样方,每个样方内布设9个监测点(位置如图2)。 图2 土壤风湿监测样方设置图 5.5.2 测定方法 采用测钎法测定。测钎长度80 cm~100 cm,地下埋深60 cm~80 cm,并按照测钎编号记录。 5.5.3 监测指标 具体监测指标见表4。 表4 土壤风蚀监测指标 具体指标 监测频率 备注 风蚀深度 每年 3~4 次 监测地人工测定 积沙厚度 每年 3~4 次 监测地人工测定 土壤水分监测 5.6.1 监测点设置 在每个监测地类型下设置1个土壤水分监测点。 5.6.2 监测方法 采用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每小时自动监测20 cm、40 cm、60 cm、80 cm、100 cm、120 cm、150 cm、200 cm深度的土壤水分。 4 DB15/T 2327—2021 沙化土地类型监测 5.7.1 监测方法 依据植被指数或植被覆盖度,采用3 S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并通过人工地面测定进行校正。 5.7.2 监测指标 具体监测指标见表5。 表5 化土地类型划分 沙化土地类型 监测频率 备注 流动沙地 每5年1次 卫星影像判读 半固定沙地 每5年1次 卫星影像判读 固定沙地 每5年1次 卫星影像判读 5.7.3 监测时间 选择4至6月或11至12月的卫星影象资料进行监测。 5.7.4 图斑判读 自动判读和人工现场查定相结合,以自动判读为主。 6 监测报告 报告格式 每年提交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区自然概况、监测范围、监测单位、监测人员、 监测任务、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监测结论等具体内容。 附件 作为监测报告附件,提交工作现场图片、年度主要景观图片、植物群落图片等。 7 档案管理 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调查表、卫星影像资料判读及现场查定记录 表、年度监测报告、各类调查图片等材料。 技术档案要由业务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技术档案必须进入微机管理,要人工档案和微机档案各一份。图件必须标明经纬度或地理坐标,便于 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处理。 5 DB15/T 2327—2021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内容及指标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内容及指标见表A.1 表A.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内容及指标 监测内容 植被状况 土壤 气象 风蚀积沙 沙化土地类型 6 指标 监测频率 备注 乔木 每年 1 次 样方测定 灌木 每年 1 次 样方测定 草本植物 每年 1 次 样方测定 物理特性 每5年1次 样方测定 养分含量 每5年1次 样方测定 土壤水分 每小时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空气温湿度 每 10 s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风速风向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降水量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蒸发量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气压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土壤温湿度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日照时数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总辐射 每 10 s 1 次 监测地自动连续测定 风蚀 每年 3~4 次 监测地人工测定 积沙 每年 3~4 次 监测地人工测定 流动沙地 每5年1次 卫星影像判读 半固定沙地 每5年1次 卫星影像判读 固定沙地 每5年1次 卫星影像判读

pdf文档 DB15-T 2327-202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327-202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327-202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327-202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1:49: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