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220 CCS B 40 安 DB4105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5/T 160—2021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规程 2021-08-31 发布 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9-30 实施 发 布 DB4105/T 16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安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安阳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安阳市龙 安区畜牧服务中心、安阳市龙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内黄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北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 制中心、安阳市文峰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内黄县华瑞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殷都区畜牧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纪新花、郭希萍、邹秋萍、王永强、张保平、王会英、石凯文、赵静、杜杨、 袁艳茹、鲁信举、刘院利、闫砚、胡红军、张艳兵、陈海利、王艳军、郭巍、任姣姣、刘改芹、齐绍鸿、 晏利娜。 I DB4105/T 160—2021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的净化检测、净化标准、净化程序、日常管理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存栏50头以上奶牛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646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 DB41/T 1917 布鲁氏菌病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技术规范 DB41/T 1918 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技术规范 DB41/T 1919 布鲁氏菌病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布鲁氏杆菌病 也称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的传染 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3.2 净化 对动物疫病流行的特定场所、特定区域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消灭和清除传染源的目标。 4 净化检测 按照 DB41/T 1917 的要求采样,按照 GB/T 18646 中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疑似阳性样品经试 管凝集试验或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定性。 5 净化程序 5.1 基线调查 5.1.1 对布病防控达到控制标准,群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均在2%以下的奶牛场,禁止免疫,实施非免 疫净化措施。 1 DB4105/T 160—2021 5.1.2 种公牛禁止免疫,坚持实施非免疫净化措施。 5.1.3 对尚未达到控制标准的奶牛场,实施免疫净化措施。 5.2 免疫净化 实施下列免疫净化措施: a) 按照 DB41/T 1918 执行免疫接种,并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b) 选用 A19 疫苗 3~8 月龄接种 1 次,在 18~20 月龄(第一次配种前)再次接种 1 次,以后可根 据牛场布病流行情况决定是否再进行接种,或采用 S2 疫苗 8 月龄以上奶牛每年口服一次,避 开炎热天气、高温天气、大风和怀孕分娩高峰期; c) 发现布病临床症状的奶牛进行隔离扑杀; d) 奶牛最后一次布病疫苗免疫后间隔 2 年以上,且无布病临床症状的奶牛出现,可开展布病非免 疫净化。 5.2.1 分类净化 5.3.1.1 犊奶牛 犊奶牛于20日龄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第一次普检,100~12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普检。对 检出阳性奶牛隔离并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或cELISA定性进行复核,对确诊阳性奶牛进行扑杀;视为布病污 染牛场,按照本文件5.3.1.4执行。 5.3.1.2 成年奶牛 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普检,阴性奶牛继续维持,确诊阳性奶牛,视为布病污染牛场,按照 本文件5.3.1.4执行。 5.3.1.3 引进奶牛 引进前30天和混群前分别一次,检测结果阴性方可混群,并纳入常规监测范畴。 5.3.1.4 污染奶牛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污染奶牛场进行普检,对检出阳性奶牛隔离并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或cELISA 定性进行复核,对确诊阳性奶牛进行扑杀,同群阴性奶牛进行隔离,转为每月监测1次,连续3次检测均 为阴性,方可转入常规监测。 5.2.2 净化标准 5.3.2.1 连续两年以上奶牛场无布病临床病例。 5.3.2.2 布病抗体每年检测两次,检测结果连续 2 年以上无阳性。 6 日常管理措施 6.1 净化状态维持 净化牛场建立后,每6个月按全群20%的比例采集血清样品进行1次抗体监测,以持续维持净化牛场 的健康状态。监测期间发现异常情况,按本文件5.3.1.4处置。 6.2 生物安全措施 2 DB4105/T 160—2021 奶牛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a) 地理位置应相对隔离,降低奶牛场所需物品与外界的交流,运送物品车辆以及人员出入,均应 执行消毒制度; b) 奶牛场内外环境、运动场地等按照 DB41/T 1919 规定进行定期消毒。对奶牛场阳性病畜按照《病 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 c) 在奶牛场安装防鸟网或其他防鸟设施,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开展杀灭蚊虫、苍蝇和老鼠的工作, 消灭传播媒介和传染源; d) 定期体检,做好员工个人防护。 6.3 引种管理 严禁从布病免疫或布病阳性场引进奶牛。 6.4 做好基础免疫工作 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奶牛场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要求,对奶牛场 实施其他动物疫病免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3 DB4105/T 160—2021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9 号) [2]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农医发〔2010〕33 号 [3]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4105-T 160—2021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规程 安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05-T 160—2021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1 页 DB4105-T 160—2021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2 页 DB4105-T 160—2021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1:47: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