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60 CCS A 47 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018—2021 代替 DB 13/T 2018-2014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 Emergency preparedness requirements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in rural area 2021 - 07 - 28 发布 2021 - 08 - 28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T 201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3/T 2018—2014。与DB13/T 2018—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及英文译名(见封面标准名及英文译名,2014 版的封面标准名称及英文 译名); ——修改了“气象灾害”术语的定义(见 3.2,2014 年版的 3.2); ——删除了“暴雪”术语的定义(2014 年版的 3.2.3); ——删除了“连阴雨”术语的定义(2014 年版的 3.2.4); ——删除了“高温”术语的定义(2014 年版的 3.2.7); ——删除了“低温”术语的定义(2014 年版的 3.2.8); ——删除了“寒潮”术语的定义(2014 年版的 3.2.9); ——删除了“霜冻”术语的定义(2014 年版的 3.2.10); ——删除了“冰冻”术语的定义(2014年版的3.2.11); ——删除了“冻雨”术语的定义(2014年版的3.2.12); ——删除了“大风”术语的定义(2014年版的3.2.13); ——删除了“沙尘暴”术语的定义(2014年版的3.2.14); ——删除了“台风”术语的定义(2014年版的3.2.15); ——删除了“龙卷风”术语的定义(2014年版的3.2.16); ——删除了“大雾”术语的定义(2014年版的3.2.17); ——删除了“霾”术语的定义(2014年版的3.2.18); ——修改了“气象信息员”术语的定义(见3.4,2014年版的3.5); ——修改了“气象协理员”术语的定义(见3.5,2014年版的3.4); ——增加了“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术语和定义(见3.6); ——修改了基本原则和要求(见4,2014年版的4); ——修改了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组织结构的相关要求(见5,2014年版的5); ——修改了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相关要求(见6,2014年版的6); ——修改了开展气象灾害普查与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见7,2014年版的7); ——修改了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基础设施的相关要求(见8,2014年版的8); 本文件由河北省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省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eB/TC 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保定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河 北省气候中心、满城区气象局、曹妃甸工业区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崴、王秋仙、闫巨盛、陈道红、郭丽丽、白艳辉、闫峰、李祥、侯晓莉、 张金龙、许春燕、刘悦、龙强。 本文件于2014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 13/T 2018—202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建立气象防灾减 灾组织结构、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开展气象灾害普查与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气象灾害 防御应急基础设施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的准备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2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农村 rural area 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市、镇规划区以外的镇、乡、村庄的统称。 [来源:GB 50039—2010,定义2.0.1] 气象灾害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由干旱、暴雨(雪)、连阴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寒潮、霜冻、冰冻、冻雨、大风(沙 尘暴)、台风、龙卷风、大雾、霾和干热风等气象因素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生产、生活和社会功 能、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事件或现象。 [来源:DB13/T 2922—2018,定义3.1]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预先有针对性开展的各种防范工 作。 气象信息员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messenger 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协助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维护气象设施,开展气象科普活动,接 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上报气象灾情,反馈群众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人员。 气象协理员 meteorological work assistant 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协助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管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普及气象灾 害防御知识,管理、辅导和督促气象信息员做好气象预警信息传递,上报气象灾情,反馈当地有关 单位和群众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政府工作人员。 1 DB 13/T 2018—2021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 key unit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由于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地貌、气候环境条件和单位的重要性及其工作特性, 易遭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并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发生较严重安全事故的单位。 [来源:GB/T 36742—2018,定义3.3] 暴雨 torrential rain 24小时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或12小时降雨量大于等于30毫米的雨。 [来源:DB13/T 2073—2020,定义3.9] 雷电 thunder and lightning [15] 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注:雷电会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冰雹 hail 坚硬的球状、锥形或不规则的固体降水物。 [来源:GB/T 27957—2011,定义 2.1] 干旱 drought [23] 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现象。 4 基本原则和要求 基本原则 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农村气象灾害,最大限度避免、减轻气象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与应急准备工作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 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 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做好有关工作。 基本要求 为有效提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能力,气象灾害防御与应急准备工作的开展应符合以下“五个一” 基本要求: a) 建立区域内集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气象灾情、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于一体的气象 防灾减灾数据台账,即“一本账”; b) 绘制包含区域内遥感影像图、气象防灾减灾地图主图、气象防灾减灾信息附图、气象灾害 防御计划或防御服务策略等内容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用图,即“一张图”; c) 编织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基础,由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大喇叭、显示屏以 及气象信息员等多种渠道组成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网,即“一张网”; d) 制定统一规范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组织制度、应急预案体系,即“一把尺”; e) 组建由建立乡镇政府气象协理员、村民委员会气象信息员、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有关 负责人和应急联络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的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即“一队伍”。 5 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组织结构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队伍由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村气象灾害应领导小组以及乡镇、村的 气象灾害应急骨干队伍组成,其中: 2 DB 13/T 2018—2021 a) 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由乡镇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主要负 责人、气象协理员和负责应急、武装、治安、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教育、财政管理 等工作的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本乡镇的气象灾害普查,气象灾害应急的骨干队伍组建、知 识普及、预案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和处置等工作; b) 村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由各村民委员会成员、气象信息员和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本 村的气象灾害普查,气象灾害应急的骨干队伍组建、知识普及、预案编制、基础设施建设 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c) 乡镇、村的气象灾害应急骨干队伍由乡镇干部、村民委员会委员、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 应急联系人、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小学教师、民兵等参加气象灾害应急抢险的人员组成。 具体承担本乡镇、村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等工作。 乡镇应配备 1~2 名气象协理员,村应配备不少于 1 名气象信息员,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 配备不少于 1 名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 6 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 乡镇、村应利用会议、广播、电子显示屏、标语、壁画、科普读物及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群 众普及本地易发生气象灾害的特征、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气象防灾减灾骨干队伍应 参与有关专业机构组织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抢险救援技能培训。 科普宣传内容应包括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风险地图、气象灾害 应急避险设施使用、气象灾害防御避险自救技能等。 每年宜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开展不少于 1 次集中科普宣传活动。 7 开展气象灾害普查与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乡镇、村应对本辖区的以下情况进行普查: a) 地理环境,各种气象灾害易发生地点; b) 常年居住人口; c) 老、幼、病、残、孕和在校学生等需要特殊照顾的人员及其分布; d) 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建筑物的分布; e) 工矿企业及其固定资产(万元); f) 耕地面积(公顷); g) 已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时间、地点、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 乡镇应根据气象防灾减灾数据台账,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并在重 点防御区域设立警示标识。 乡镇、村绘制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用图,内容应包括土地、河流、湖泊、山脉、建筑物、气象 灾害风险区域、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急避险场所与转移路线和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及其分布 情况等。 乡镇、村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编制的本级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应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编制的目的、原则、依据和适用范围; b) 组织体系、职责分工与联系方式; c) 监测

pdf文档 DB13-T 2018-202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018-202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018-202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018-202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1:43: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