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93.080.30 CCS P 65 山 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2312—2021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manufactured sand in concrete 2021 - 08 - 16 发布 2021 - 11 - 16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4/T 2312—202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机制砂技术要求与检验................................................................................................................................... 2 6 配合比设计....................................................................................................................................................... 6 7 施工................................................................................................................................................................... 6 I DB 14/T 231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山西路桥集团运宝 黄河大桥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中超、夏静萍、郭子强、黄成伟、梁博、卫香娟、李贵龙、尤加林、郭勇、 陈立兵、史健、霍道平、郭向兵、师华、王龙、符超、王宏宇、马冬云、王晨。 II DB 14/T 2312—2021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机制砂技术要求与检验、配合比设 计、施工与验收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强度等级为C60以下的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其他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TG E41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 3310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T 36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DBJ/T 13-206 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检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机制砂 经过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整形制成的,粒径小于4.75 mm且粒形和级配满足要求的坚硬 岩石颗粒。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并满足工程其他特殊性能和匀质性要求的机制砂混凝土。 粒型系数 用于表征机制砂颗粒平均长径比的系数。 1 DB 14/T 2312—2021 4 基本规定 用于加工机制砂的母岩宜采用开采的新鲜岩石,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 3 类岩石;母岩表观密度不小于 2500 kg/m ,吸水率不大于 2%,软化系数大于 0.75。 机制砂母岩的抗压强度宜满足下列规定: a) Ⅰ类:不小于 80MPa; b) Ⅱ类:不小于 60MPa; c) Ⅲ类:不小于 30MPa; d) 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使用的机制砂,还应检验母岩磨光值,其值不宜小于 35。 机制砂母岩的碱集料反应活性应满足: a) Ⅰ类机制砂母岩应不具有碱活性反应性; b) Ⅱ类,Ⅲ类机制砂的母岩若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且具有碱活性反应性,应根据使用要求 进行碱集料料反应试验; c) 不宜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岩石制作机制砂。 机制砂加工场选址应符合规划、安全、环保等相关规定。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机制砂料源应符合要求。 采用矿山尾矿及工业废渣生产机制砂时,应提前做好试验研究和论证工作。 机制砂混凝土中,除机制砂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其他原材料尚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应符合相关安全和环保的要求,并应根据结构特点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浇筑 完成后应及时养护,预防结构开裂。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参数,宜经试验研究确定。 5 机制砂技术要求与检验 技术要求 5.1.1 规格 按细度模数,机制砂可分为粗砂和中砂两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5.1.2 细度模数 规格 细度模数 粗砂 3.7~3.1 中砂 3.0~2.3 类别 按技术要求,机制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为C50~C60(不包括)的混凝土 及其制品;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50(不包括)及有抗冻、抗渗或者其他要求的混凝土及其制品; Ⅲ类宜用于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及其制品。 5.1.3 颗粒级配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中I类砂颗粒级配宜处于2区。 2 DB 14/T 2312—2021 表2 颗粒级配 累计筛余(%) 方孔筛 1区 2区 4.75 mm 10~0 10~0 2.36 mm 35~5 25~0 1.18 mm 65~35 50~10 0.60 mm 85~71 70~41 0.30 mm 95~80 92~70 0.15 mm 97~85 94~80 注:表中除4.75 mm和0.60 mm筛档外,其余可略有超出,但各级累计筛余的超出值总和不应大于5%。 5.1.4 石粉含量 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石粉含量 类别 桥涵结构物 石粉含量 Ⅰ类 Ⅱ类 Ⅲ类 MB 值≤1.0 ≤5 ≤7 ≤12 1.0<MB 值≤1.4 ≤5 ≤7 ≤10 MB 值>1.4 ≤1 ≤3 ≤5 MB 值<1.4 <3 ≤5 ≤7 MB 值≥1.4 <1 <3 <5 (按质量计,%) 路面 5.1.5 泥块含量 机制砂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泥块含量 类别 Ⅰ类 Ⅱ类 Ⅲ类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1.0 ≤2.0 5.1.6 有害物质 机制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如含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 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等其他有害物质,其限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有害物质 类别 Ⅰ类 云母 (按质量计,%) ≤1.0 a Ⅱ类 ≤2.0 轻物质(按质量计,%) ≤1.0 有机物 浅与标准色 b 硫化物及硫酸盐 (按 SO3 质量计,%) Ⅲ类 ≤0.5 3 DB 14/T 2312—2021 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 ≤0.01 ≤0.02 ≤0.06 a 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机制砂中云母的含量不应大于 1.0%。 b 机制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使用。 5.1.7 坚固性 机制砂应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坚固性试验,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类别 Ⅰ类 Ⅱ类 质量损失(%) 5.1.8 坚固性 ≤8 Ⅲ类 ≤10 压碎值 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应满足表7的规定。 表7 压碎指标 类别 Ⅰ类 Ⅱ类 Ⅲ类 单级最大压碎指标/% ≤20 ≤25 ≤30 5.1.9 密度及空隙率 机制砂的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表观密度不小于 2500 kg/m³; b) 松散堆积密度不小于 1400 kg/m³; c

pdf文档 DB14-T 2312-2021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2312-2021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2312-2021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2312-2021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1:22: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