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CCS B 004 安 34 4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B34/T 392 26—2021 棉花 花耐冷 冷性和 和耐热 热性鉴定技术 术规程 程 Technnical codee of practicce for idenntification n of cold in njury tolerrance and heat injurry toolerance in n cotton 2021-07-08 实施 实 2021-006-08 发布 布 安徽省市场 安 场监督管理 理局 发 布 DB34/T 392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经 济作物研究所、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潜山市梅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宇顺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东至县官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望江县农业技 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阚画春、郑曙峰、王延琴、杜雄明、田立文、徐道青、王维、贾银华、刘小玲、 陈敏、李淑英、杨代刚、周关印、陈杰来、李雪松、荆燕、王发文、王优旭、郭志雄、曹长结、王新民。 I DB34/T 3926—2021 棉花耐冷性和耐热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棉花耐冷性和棉花耐热性鉴定的鉴定样品、耐冷性鉴定、耐热性鉴定和结果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陆地棉播种发芽期的耐低温冷害性能和盛花期的耐高温热害性能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相对发芽率 relativ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同一品种低温胁迫处理的发芽率与对照处理的发芽率的百分比。 3.2 铃脱比 the ratio of bolls number and the number of shedding of squares or flowers or bolls 棉花在花铃期的一段时间内成铃数与脱落果节数的比率。 4 鉴定样品 用于鉴定的棉花种子应为光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7.1 的规定。 5 耐冷性鉴定 5.1 鉴定设备 5.1.1 光照培养箱 光照强度≥1200 lx,控温范围 0℃~40℃,变幅不超过 ±1℃。 5.1.2 发芽盒 1 DB34/T 3926—2021 用透明塑料发芽盒,长×宽×高宜为 14 cm×19 cm×5 cm,盒盖高 8 cm。 5.2 样品准备 按照 GB/T 3543.3 的规定,从待鉴定的样品中随机数取 800 粒,每个重复 100 粒,共 8 个重复, 其中低温胁迫处理设 4 个重复,对照处理设 4 个重复。按 GB/T 3543.4 的规定执行,将样品置入发 芽盒中培养沙床中,待处理。 5.3 低温胁迫处理 将低温胁迫处理的样品置于温度设置为 12℃、相对湿度为 60%、光照为 8 h 的光照培养箱内进 行胁迫处理 12 d。除温度和培养天数外,其余按照 GB/T 3543.4 的规定执行。 5.4 对照处理 将对照处理的样品的置于温度设置为 25℃、相对湿度为 60%、光照为 8 h 的光照培养箱内进行 处理 7 d,按照 GB/T 3543.4 的规定执行。 5.5 性状调查 对照处理第 7 d 调查发芽种子数(子叶平展为发芽),计算发芽率。低温胁迫处理第 12 d 调查 长芽种子数和发芽种子数(芽长超过种子长度视为长芽,种子露白即视为发芽),计算长芽率(长芽数 占供鉴定种子数的百分率)及发芽率。 5.6 结果计算 5.6.1 相对发芽率(GI)按式(1)计算。 GI 100 ········································································ (1) 式中:  GI——相对发芽率,单位为百分号(%),结果保留1位小数; GDL——低温胁迫处理下 4 个重复的平均发芽率,单位为百分号(%); GCK——对照处理下 4 个重复的平均发芽率,单位为百分号(%)。 5.6.2 相对长芽率按式(2)计算。 GL 100 ······································································· (2) 式中:  GL——相对长芽率,单位为百分号(%),结果保留1位小数; GDC——低温胁迫处理下 4 个重复的平均长芽率,单位为百分号(%); GCK——对照处理下 4 个重复的平均发芽率,单位为百分号(%)。 6 耐热性鉴定 6.1 鉴定设施 选用自动控温控湿透明大棚,可使高温胁迫处理期间设施内气温稳定达到 40℃以上。 2 DB34/T 3926—2021 6.2 试验设计 供鉴定样品随机排列,高温胁迫处理和对照处理各 3 个重复,行距 50 cm,株距 25 cm,各重复 不低于 20 株有效株。 6.3 播种 4 月下旬至 5 月初播种,播种前棉种用多菌灵拌种。 6.4 高温胁迫处理 棉花进入盛花期后,开启自动控温控湿装置,使高温胁迫处理气温稳定达到 40℃。15 d~20 d 后 解除高温胁迫。 6.5 试验管理 试验期间,除高温胁迫处理增温外,高温胁迫处理和对照处理的其它管理一致,同当地棉花大田生 产。 6.6 性状调查 在供鉴定样品的高温胁迫处理与对照处理的各个重复中分别定 10 株长势一致的植株,于高温胁迫 处理开始前 1 d 和高温胁迫解除后的第 1 d 2 次同时调查 2 个处理的成铃数与脱落果节数。 6.7 结果计算 6.7.1 铃脱比(P)按式(3)计算。 P ············································································ (3) 式中:  P——铃脱比,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MT——高温胁迫后的成铃数,单位为个; MO——高温胁迫前的成铃数,单位为个; NT——高温胁迫后的脱落果节数,单位为个; NO——高温胁迫前的脱落果节数,单位为个。 6.7.2 耐高温热害指数按式(4)计算。 R 100 ········································································· (4) 式中:  R——耐高温热害指数,单位为百分号(%),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PT——高温胁迫处理的平均铃脱比; PO——对照处理的平均铃脱比。 7 7.1 结果判定 棉花耐冷性判定 3 DB34/T 39226—2021 棉花播 播种发芽期的耐低温冷害性 性能判定见表 表1。 表1 7.2 棉 棉花耐冷性判 判定 级别 相对发芽 芽率 GI(%) )、长芽率 GL L(%) 耐冷性分级 级 Ⅰ GI≥80.0且 且 GL≥40.0 极强 Ⅱ 80.0>GI≥60. 8 .0且 GL≥30.0 0 强 Ⅲ 60.0>GI≥40. 6 .0且 GL≥20.0 0 中等 Ⅳ 40.0>GI≥20. 4 .0且 GL≥10.0 0 弱 Ⅴ GI<20.0且 且 GL<10.0 极弱 棉花耐 耐热性判定 棉花盛 盛花期的耐高 高温热害性能判 判定见表2。 表2 级别 4 棉 棉花耐热性判 判定 耐高温指 指数 R (% ) 耐热性分级 Ⅰ R≥800.00 极强 Ⅱ 80.00>R ≥60.00 强 Ⅲ 60.00>R ≥40.00 中等 Ⅳ 40.00>R ≥20.00 弱 Ⅴ R<200.00 极弱

pdf文档 DB34-T 3926-2021 棉花耐冷性和耐热性鉴定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926-2021 棉花耐冷性和耐热性鉴定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926-2021 棉花耐冷性和耐热性鉴定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926-2021 棉花耐冷性和耐热性鉴定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1:09: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