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61 黑 龙 DB23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959—2021 笃斯越桔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2021-08-13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9-12 实施 发 布 DB23/T 2959—2021 前 言 本文件依据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黑龙江伊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琳、王立民、邢昭然、张悦、高启源、孙大昭、师军、周丽萍、王化、李梦 莎、吕品、魏殿文、沈光、于志民、于海鸥、张继舟、朱良玉、何丹娆、张文天、赵莉薇。 I DB23/T 2959—2021 笃斯越桔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种质资源圃选址与规划、收集保存对象和方 法、资源圃营建、资源圃管理、种质资源评价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笃斯越桔种质资源圃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资源圃选址与规划 4.1 原则 按照自然地理分布区域,分区收集及异地保存笃斯越桔种质资源。 4.2 4.2.1 选址 地点选择 应选择与笃斯越桔自然分布相同气候区域,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周围无 花粉污染、灾害因子较少的地点建圃。 4.2.2 土壤与立地条件 选择土层厚度≥30 cm、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偏酸性壤土地块。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要求,水 质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 4.3 规划 1 DB23/T 2959—2021 4.3.1 规模 根据拟收集种质资源数量规划资源圃面积,生产用地不低于总面积的 75%。 4.3.2 区划 4.3.2.1 生产区 根据自然状况将生产区规划为正方形、长方形或规整几何形状,以道路基线规划分为种源圃、繁育 圃等。 4.3.2.2 辅助用地 包括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道路、库房等。 5 收集保存对象和方法 5.1 收集保存对象 包括笃斯越桔种、变种、品系、品种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科学研究价值的种质资源。 5.2 收集方法 5.2.1 种源收集 在种质的自然分布区域内,根据不同地理区域确定种源的采种地。8 月中旬至 9 月初采集 20 株以 上优良单株成熟果实,处理后,将饱满的种子阴干,2 ℃~4 ℃密封保存。 5.2.2 家系收集 在种、变种、品系、品种上,采集自由授粉的种子或杂交试验获得家系的种子、种条、苗木。 5.2.3 无性系收集 在变种、变型、品种上,采集穗条,用组培、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培育的苗木。 5.3 保存数量 种源、品种等广域分布每份资源≥50 株,窄域分布每份资源≥3 株。 5.4 种质资源登记 接收种质时记载种质名称、学名、收集方法、收集材料类型、收集数量、资源用途、来源地地理信 息、原保存单位编号、采集号或引种号、提供人、收集人、收集日期、收集数量等。 6 6.1 资源圃营建 生产区建设 6.1.1 种源圃 种质资源按物种、种源、品种、无性系等分区种植。以物种为大区,大区内按种源、品种、无性系 等划分若干小区;大区以砂石路分界,小区以排水沟分界。 2 DB23/T 2959—2021 6.1.2 繁育圃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播种区、无性繁殖区和试验区。 6.2 基础设施建设 6.2.1 灌溉设施 应有固定或移动的灌溉设施。 6.2.2 排水系统 根据资源圃地形地势、暴雨径流和地质条件修建完善排水设施。 6.2.3 道路 设置支道和作业道,支道宽度 2 m~3.5 m,作业道路宽度 1 m~1.5 m。 6.2.4 库房 2 建筑面积≥50 m 。 6.2.5 界桩标牌 各区应设置标牌。标牌内容:区域名称、区域功能、区域面积、建设年份、主管单位及技术支持单 位和设计单位。 6.3 整地 整地宜在上年秋天进行。清除园址内石块、残根等地被杂物,平整土地。将松针、松皮、农家肥等 土壤改良物散施于地表,施用厚度 2 cm~5 cm,深翻 25 cm~30 cm,旋耕充分混合后,耙平、起垄。 垄向以南北走向为宜,垄宽 60 cm~80 cm、垄高 15 cm~20 cm。 6.4 栽植 应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动前栽植。行距0.8 m~2.0 m 、株距0.5 m~0.8 m。栽植时应避免窝根, 栽植前进行适当处理后定植,填土踩实后做水穴,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及时覆土封穴。对每份种质的每 株种苗进行挂牌,牌上注明种质名称。 7 资源圃管理 7.1 除草 生长期及时除草,保持无杂草。 7.2 施肥 每年春季施用 1 次硫酸钾复合肥。采用穴施的方式。应根据株体大小按 10 kg/667 m²~20 kg /667 m²施用。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7.3 水分管理 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以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0%~80%为宜;在果实成熟期到采收结束前控制在 3 DB23/T 2959—2021 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50%~60%为宜;入冬前灌一次封冻水;翌年春季苗木萌动前适时浇一次返青水。 7.4 土壤 pH 值管理 栽植三年后,每年进行土壤 pH 值检测,当土壤 pH 值≥5.5 时,应按 pH 值每降低一个单位施入硫 2 2 磺粉 100 kg/667 m ~120 kg/667 m ,调整土壤 pH 值至 4.0~5.0。 7.5 修剪 随时剪除衰老枝、病虫枝,休眠期疏剪过密枝条。 7.6 主要病虫害防治 7.6.1 防治原则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 物防治,必须使用药剂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和 NY/T 1276的规则。 7.6.2 主要病害 白粉病可用多菌灵等进行防治。 7.6.3 主要虫害 蚜螨可用乙螨唑等进行防治。 8 8.1 种质资源评价 生物学鉴定及评价 种(品种)鉴定、无性系鉴定、形态描述、物候观测、光照适应性、立地及土壤适应性、更新能力、 繁殖方法等。 8.2 经济性状评价 栽培性状、开花结实性状、株丛结实量、单果重、果实形态、产量、果实生物活性含量,果实品质、 应用方式,经济收益期,环境是否友好等。 8.3 抗逆性评价 抗旱性、抗寒性、抗低温(霜冻)能力、耐空气干燥能力、耐盐碱能力、耐热性、耐修剪能力、抗 污染等。 9 9.1 档案管理 登记、绘图 种质资源定植后,应及时登记造册,现场绘制定植图,标明每份种质在资源圃内的具体位置。 9.2 档案内容 凡调查、收集、保存的设计方案以及实施计划、试验设计、观测记载、总结报告、生产管理日志等 均应详细记载。图表、图片、照片、标本及技术管理文件等均应归档保存。 4 DB23/T 2959—2021 9.3 档案要求 档案要有专人记载、整理、审查、归档,长期保存。需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保存。 5 — XXXX DB23/T XXXX

pdf文档 DB23-T 2959—2021 笃斯越桔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2959—2021 笃斯越桔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2959—2021 笃斯越桔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2959—2021 笃斯越桔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0:55:3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