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B 15 镇 DB 3211 江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11/T 1019—2020 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natural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wheat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caused by Fusarium graminearum 2020 - 12 - 07 发布 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 3211/T 1019—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编写。 本文件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宏州、杨红福、庄义庆、姚克兵、徐超、张文文、束兆林、杨敬辉、缪康、 赵来成、张国、于居龙。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 3211/T 1019—2020 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抗性鉴定圃设置、病情调查、抗性评价、 重复评价、评价记载表格。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小麦、杂交小麦、转基因小麦、其他栽培小麦种、野生小麦、小麦野生近缘种对 小麦赤霉病抗性的田间自然鉴定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15796 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 NY/T 1443.4 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 4 部分:小麦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范 NY/T 2954 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赤霉病鉴定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796、NY/T 1443.4 和 NY/T 295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病情指数 disease index 全面考虑普遍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用以表示病害发生的平均水平。病情指数计算方法参见 GB/T 15796规定。 4 抗性鉴定圃设置 4.1 鉴定圃选址 鉴定圃应设置在小麦赤霉病常发区,选择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环境和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的地块。鉴定圃内不施用任何杀菌剂。 4.2 鉴定对照品种 抗病对照品种为苏麦3号,中抗对照品种为扬麦158,中感对照品种为淮麦20,感病对照品种为矮抗 58或与矮抗58抗性相当的品种。 4.3 4.3.1 种植要求 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一致或适当调整播期以使植株发病期能够与适宜的气候条件相遇。 4.3.2 鉴定材料顺序排列,每 20 份~30 份鉴定材料设 1 组抗病、中抗、中感和感病对照品种材料, 对照品种材料至少重复 3 次。 1 DB 3211/T 1019—2020 4.3.3 鉴定小区行长 100cm~120cm,行距 25cm~33cm。每份鉴定材料种植 2 行,每行均匀播种 100 粒种子。土壤肥力水平和耕作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 5 病情调查 5.1 调查时间 扬花后25d~30d。 5.2 调查方法及项目 调查时记载每份鉴定材料群体的病穗率。根据病害症状描述,记载每个病穗的病情严重度,计算病 情指数,记载表格见附录A。病情严重度划分参见GB/T 15796规定。 6 抗性评价 采用生物统计DMRT法对鉴定圃中抗病、中抗、中感和感病对照品种材料的病情指数作差异显著性分 析,当对照材料的病情指数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时,该批次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视为有效。 依据鉴定材料病情指数确定其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抗性评价标准根据对照材料的鉴定结果见表1。 表1 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等级表 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DI=0 免疫 Immune (I) 0<DI ≤DICK-R 抗病 Resistant (R) DICK-R<DI ≤DICK-MR 中抗 Moderately resistant (MR) DICK-MR<DI ≤DICK-MS 中感 Moderately susceptible (MS) DICK-MS<DI ≤ DICK-S 感病 Susceptible (S) DI >DICK-S 高感 Highly susceptible (HS) 注:DI:病情指数;DICK-R:抗病对照病指;DICK-MR:中抗对照病指;DICK-MS:中感对照病指;DICK-S:感病对照病指。 7 重复评价 初次评价中表现为免疫、抗病、中抗和中感的材料,翌年在相同病圃进行重复评价。当两年抗性评 价结果不一致时,以感病严重的级别为准。 8 抗性评价记载表格 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表格见附录A。 2 DB 3211/T 1019—2020 A.1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抗性评价结果记载表 小麦(对照品种)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见表A.1。 表A.1 品种 名称 ________年小麦(对照品种)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表 抗性 水平 重复 0级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注1:鉴定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注2:播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注3:调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1级 病情级别 2级 3级 病情 指数 4级 平均病 情指数 5%水平差异 显著性 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花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技术负责人(签字): A.2 小麦(待鉴定材料)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见表A.2。 表A.2 编号 ________年小麦(鉴定材料)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表 品种名称 来源 0级 注1:鉴定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注2:播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注3:调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1级 病情级别 2级 3级 4级 病情 指数 平均病 情指数 抗性 评价 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花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技术负责人(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3211-T 1019-2020 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 镇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1-T 1019-2020 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 镇江市 第 1 页 DB3211-T 1019-2020 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 镇江市 第 2 页 DB3211-T 1019-2020 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 镇江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09:59: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