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080 CCS C 04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469—2021 体质健康测定与健身指导技术规范 2021-12-29 发布 2022-01-29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46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体育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I DB37/T 4469—2021 体质健康测定与健身指导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体质健康测定与健身指导的机构人员、场地设备、测试项目、测试流程和健身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体质健康测定机构对适合参加体质健康测定的成年人(20~59周岁)、老年人 (60~79周岁),进行体质健康测定与健身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9706.1 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 GB/T 34311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总则 TY/T 2001 国民体质测试器材 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体质健康测定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个体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并加以评定。 3.2 健身指导 由专业人员根据体质健康测定结果,结合个人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及运动喜好等因素,对健身提供 的指导方案。 3.3 有氧运动 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 注: 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登山、游泳等。 3.4 力量练习 人体克服阻力,提高肌肉力量的运动。 注: 力量练习包括非器械力量练习和器械力量练习。非器械练习是指克服自身阻力的力量练习,如俯卧撑、原地纵 跳、仰卧起坐等;器械力量练习是指人体利用各种力量练习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如:哑铃、杠铃、瑜伽球等。 3.5 柔韧性练习 提升身体各个关节及周围组织活动幅度的运动。 1 DB37/T 4469—2021 注: 柔韧性练习,包括静力性拉伸和动力性拉伸。 3.6 最大摄氧量 人体在进行由大肌肉群参与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人体极限水 平时,单位时间内(每分钟)所能摄取并被机体利用的氧气量。 4 机构人员 4.1 体质健康测定机构应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管理、测试、指导等专兼职人员。 4.2 测试指导工作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并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技能证书。 4.3 体质健康测定机构开展工作时,应做好现场的医务保障工作。 5 场地设备 5.1 场地 5.1.1 5.1.2 5.1.3 设施。 5.1.4 5.1.5 应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与服务范围相适应的工作用房、活动场地。 应符合第 6 章中的场地要求,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34311 的要求。 应包括等候区、登记区、体质健康测定区、报告解读区、科学健身指导区等区域,并配有相关 应符合消防、消毒、防疫等相关要求。 对受隐私和环境要求的测试项目应安排相对独立的测定场所。 5.2 设备 5.2.1 主机 5.2.1.1 应具有通用性,能兼容体质测试项目的程序,且能够实现不同测试项目的任意切换。 5.2.1.2 应具有 WIFI 无线模组和以太网口,用于实时联网,支持测试数据实时上传和身份信息实时接 收并启动测试指令。 5.2.1.3 应能读取二维码、条形码、身份证等信息。 5.2.1.4 应具备数据多重备份功能和数据恢复功能,用于实现在线测试与离线测试两种模式,且数据 能上传至山东省国民体质监测大数据平台。 5.2.1.5 应能够无线扩展连接多台单机测试仪进行同步测试,且测试主机与测试仪器之间使用有线或 无线连接。 5.2.1.6 应能满足本地存储内存 10 G 以上的测试数据。 5.2.2 测试仪器 5.2.2.1 能够满足第 6 章中规定的测试项目。 5.2.2.2 应符合 GB 9706.1 及 TY/T 2001 中的要求,并在测试前对所有仪器进行校准。 5.2.2.3 应提供设备的通信接口协议,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和消息解析规范。所提供的协议应不 依赖专用的软硬件设备,直接通过通用的终端(如 PC)直接通信。 5.2.2.4 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保证仪器设备使用正常。 2 DB37/T 4469—2021 6 测试项目 6.1 成年人体质健康测试应包含的项目为:安静脉搏和血压、身高、体重、体脂率、围度(腰围、臀 围)、肺活量、握力、纵跳、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背力、俯(跪)卧撑、一分钟 仰卧起坐、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 6.2 老年人体质健康测试应包含的项目为:安静脉搏和血压、身高、体重、体脂率、围度(腰围、臀 围)、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2 分钟原地高抬腿、30 秒坐站。 6.3 其他相关健康测试指标宜包含的项目为:动脉硬化、骨密度、糖尿病筛查等。 7 测试流程 7.1 信息采集 7.1.1 提前预约。受试者测定前 48 h 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日常工作除外),测定前 1 h 避 免进食、摄入酒精、咖啡因或使用烟草制品,测定当日穿着便于运动的服装。 7.1.2 登记注册。登记受试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城乡属性等相关信息。 7.2 运动风险评估 运动风险评估时,应当要求受试者进行运动前健康筛查,经健康筛查合格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a) 填写运动前健康筛查问卷(运动前健康筛查问卷见附录 A)。 b) 收缩压不高于 140 mmHg,舒张压不高于 90 mmHg。 7.3 现场测试 体质健康现场测试顺序及方法应按照附录B中的要求进行。 7.4 综合评定 专业人员应对受试者进行科学评定,评定基础见《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体群字〔2003〕 69号),综合评定报告应包括附录C的内容。 8 健身指导 8.1 指导原则 应遵循安全性、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和个性化的原则开展健身指导。 8.2 制定方案 8.2.1 健身指导人员应根据受试者的体质健康测定结果,结合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方式 和运动锻炼状况等因素制定健身指导方案。 8.2.2 健身指导方案应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 8.2.3 一次完整的健身活动内容安排应包括以下三部分: a) 准备活动,时间一般为 5 min~10 min,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拉伸练习; b) 基本活动,时间一般为 30 min~60 min,进行有氧运动、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3 DB37/T 4469—2021 c) 放松活动,时间一般为 5 min~10 min,进行小强度有氧运动和拉伸练习。 8.2.4 健身方式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等,不同方式的健身指导方案可参照附录 D。 8.3 注意事项 8.3.1 应加强运动健身的医务监督,引导健身人员进行自我监督,注意控制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 防止运动过量或意外损伤,运动强度可参照附录 E 和附录 F。 8.3.2 提醒患有慢性疾病等的健身人员,先询问医生在健身运动方面给出的建议,并遵循医嘱。 8.3.3 应注意场地器材、气候季节等健身环境因素。 8.3.4 引导健身人员运动时要穿戴合适的运动服装。 8.3.5 指导健身人员运动过程中科学补水及能量。 8.4 健身效果评价 8.4.1 在实施健身指导方案后,应定期对健身指导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适时调整 健身指导方案。 8.4.2 健身效果评价指标参考体质健康测定指标。 8.4.3 健身效果评价前后的测试项目应保持一致。 4 DB37/T 4469—2021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运动前健康筛查问卷 运动前健康筛查问卷见表A.1。 表A.1 运动前健康筛查问卷 是 否 问题 您是否有医院确诊的心脏病? 您的安静时血压是否收缩压超过 160 mmHg 或者舒张压超过 100 mmHg? 您平时生活或者运动中是否出现过胸闷或缺血性胸痛(心绞痛)? 一年内您是否曾因头晕跌倒或曾失去知觉过?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只能参加强度较轻的身体活动? 您是否会因为运动使关节疼痛加重? 您是否有其他不能参加运动的原因? 注1:判断标准是,以上7个问题,均需测试人员当面向受试者本人问询和确认,受试者有任何1个问题回答为“是”, 则该受试者不能参与运动项目的测试。 注2:运动前健康筛查问卷出自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 5 DB37/T 4469—2021 B B 附 录 B (规范性) 体质健康测试方法 B.1 安静脉搏和血压 测试前,受试者2 h内不要进行剧烈的身体运动。受试者应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说话,呼吸要自然, 不要屏气,上衣袖口不应紧压上臂。血压较高进行重测者,应休息10 min~15 min。对血压持续超过正 常范围者,要及时请现场医务人员观察情况,并停止其他指标的测试。 测试中,安静脉搏和安静血压同步进行测试。受试者坐位,右上臂前伸于血压计袖筒内,掌心向上 自然放置,上臂加压点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按血压计袖筒(传感器)上“开始”键,袖带自动充气加压 测试,至少测量2~3次,间隔1 min~2 min,当两次测量值差别≤5 mmHg时,视为受试者处于相对安静 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重新测量直至达到相对安静状态。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值以mmHg为单位,安静 脉搏以次/分钟为单位。 B.2 身高 测试前,身高测试仪应选择在平坦地面,靠墙放置,并严格执行“两点呈水平”“三点靠立柱”的 测量要求。妨碍测量的发辨、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测试中,受试者赤足、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测试仪的底板上,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 前方;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位; 上肢自然下垂,两腿伸直,两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60°;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成 “三点一线”站立姿势。水平压板自动升降时,不能强行将其停住或上下移动以免损坏仪器内部结构,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 B.3 体重 测试前,体重测试仪应放置在平坦地面上,受试者尽量减少着装站在体重传感器上,应保持重心平 稳不要摇晃。上下体重传感器时,动作要轻缓,严禁跳上和猛烈撞击体重传感器台面。 测试中,受试者自然站在体重传感器踏板的中央,保持身体平衡。开始测试,读取数

pdf文档 DB37-T 4469—2021 体质健康测定与健身指导技术规范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4469—2021 体质健康测定与健身指导技术规范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4469—2021 体质健康测定与健身指导技术规范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4469—2021 体质健康测定与健身指导技术规范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13:10: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