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B61/T 307.3—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加工场所 .......................................................................... 1 5 加工设备和用具 .................................................................... 3 6 人员 .............................................................................. 3 7 加工 .............................................................................. 4 8 产品管理 .......................................................................... 5 9 产品追溯和召回 .................................................................... 6 10 记录和文件管理 ................................................................... 6 I DB61/T 307.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果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DB61/T 307《紫阳富硒茶生产综合体》的第3部分。DB61/T 30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紫阳富硒茶生产 产地环境条件; ——第2部分:紫阳富硒茶生产 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紫阳富硒茶生产 加工技术规范; ——第4部分:紫阳富硒茶生产 绿茶质量等级; ——第5部分:紫阳富硒茶生产 红茶质量等级; ——第6部分:紫阳富硒茶生产 白茶质量等级。 本文件代替DB61/T 307.7-2013《紫阳富硒茶 生产技术规程》。与DB61/T 307.7-2013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文件名称,将“紫阳富硒茶 加工技术规程”更改为“紫阳富硒茶生产 加工技术规范”; b) 更改了文件的范围(见第 1 章) ; c)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 d)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 3 章); e) 删除了“要求” (见 2013 年版第 4 章); f) 增加了“加工场所”要求(见第 4 章); g) 增加了“加工设备和用具”要求(见第 5 章) ; h) 增加了“人员”要求(见第 6 章) ; i) 增加了“加工”要求(见第 7 章) j) 增加了“产品管理”要求(见第 8 章); k) 增加了“产品检验”要求(见第 9 章); l) 增加了“产品追溯和召回 ”要求(见第 10 章) ; m) 增加了“记录和文件管理 ”要求(见第 11 章)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 紫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世明、张建成、任华江、孙越赟、苏京晶、李尤学、聂旺、冯茂询、邱红英、 马东、饶伟、刘轲、千小绵、周欣。 本文件由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负责解释。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3年首次发布为DB61/T 307.4~6-2003,2013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联系信息如下: II DB61/T 307.3—2021 单位: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 电话:0915—4422936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城紫府路县移民局一楼 邮编:72530 III DB61/T 307.3—2021 紫阳富硒茶生产 加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阳富硒茶生产加工的加工场所、加工设备和用具、人员、加工要求、产品管理、产 品追溯与召回、记录和文件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紫阳富硒茶生产中的初加工和精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DB61/T 307.4 紫阳富硒茶生产 绿茶质量等级 DB61/T 307.5 紫阳富硒茶生产 红茶质量等级 DB61/T 307.6 紫阳富硒茶生产 白茶质量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加工场所 4.1 厂区环境 4.1.1 应选择在地势干燥,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的地方;周围应清洁卫生,不得有粉尘、有害 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害虫孽生的场所;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 100m 以上。 4.1.2 厂区应保持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为硬质路面,排水通畅,绿化良好。地面不得有积水、 泥泞、污秽等,杂物堆放有序。 4.1.3 生活区、生产区应相互隔离;生产区内不得饲养家禽、家畜。 4.1.4 大气环境应符合 GB 3095 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 4.2 厂区布局与设置 4.2.1 厂区应根据加工规模和产品工艺要求合理布局,应设置与加工产品种类、数量相适应的生产车 间、仓库和场地。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 1 DB61/T 307.3—2021 4.2.2 厂房布局应考虑相互间的地理位置及朝向。锅炉房、厕所应处于生产车间的下风口。仓库应设 在干燥处。 4.2.3 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需要和卫生要求科学有序设置,工序衔接合理,避免人流和物流之间的 交叉污染。 4.2.4 厂房设置应包括生产场所、辅助场所和洗手更衣间,并具有相应的消防安全设施。 4.2.5 应设置独立的、具有足够空间的理化检验室、感官检验室、样品室。 4.2.6 为防止交叉污染,应分别设置人员通道及物料运输通道。 4.2.7 初制厂生产车间一般由贮青车间、加工车间、包装车间等组成。各车间面积应与加工产品种类、 数量相适应。贮青车间面积按大宗茶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 30 cm,或按每 100 kg 鲜叶需 6 ㎡~8 ㎡ 标准确定, 设备贮青时按设备作业效率确定;其它车间面积(不含辅助用房)应不少于设备占地总面 积的 8 倍。手工包装时,包装车间面积 10 人以内按每人 4 ㎡ 确定,10 人以上人均面积可酌减。 4.2.8 精制厂生产车间一般由原料车间、加工车间、包装车间等组成。各车间面积应与加工产品种类、 数量相适应,不少于设备占地总面积的 10 倍(不含辅助用房)。手工包装时,包装车间面积 10 人以 内按每人 4 ㎡ 确定,10 人以上人均面积可酌减。 4.2.9 应有专门的区域贮存设备备件,并保持备件贮存区域清洁干燥。 4.3 生产车间 4.3.1 车间内部布置应与工艺流程和加工规模相适应,能满足工艺、质量和卫生的要求。 4.3.2 车间地面应坚固、平整、光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洁和清洗。车间墙壁无污垢,墙壁 应涂刷浅色无毒涂料。宜用白色瓷砖或其他符合规定的材料做成 1.5m 高的墙裙。 4.3.3 车间应保持车间采光和照明良好。照明光源以不改变茶叶在制品的色泽为宜。照明灯管应加防 护设施。 4.3.4 车间通风、通气良好。灰尘较大的车间或作业区域,应安装除尘设备。杀青、干燥车间,应安 装足够的排湿、排气设备。 4.3.5 车间应有防鼠、防蝇、防虫措施,以及防家禽、家畜和宠物出入的相应设施。 4.3.6 车间层高不低于 4 m。 4.3.7 车间内不得存放农药、肥料、喷雾器、防护服等易污染茶叶的物品,不应存放其它非加工茶叶 用的物品。 4.3.8 车间的噪声宜控制在 80 分贝(dB)以下。 4.4 仓库 4.4.1 加工厂应有足够面积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成品仓库面积按 250 kg/㎡~300 kg/ ㎡ 计算确定。 4.4.2 仓库应干燥、清洁、避光。地面应坚固、平整、光洁,便于清洁,墙壁无污垢。 4.4.3 仓库应有防潮、防霉、防鼠、防蝇和防虫设施。成品仓库地面应设置垫板,其高度不得低于 15 cm。 4.4.4 根据茶类储存需要建设冷藏库。冷库温度宜控制在 5 ℃以下。 4.4.5 贮存包装物的仓库应清洁,并有防尘、防污染设施;应有新包装物、回收包装物分类堆放的空 间。 4.5 卫生设施 4.5.1 加工车间入口处应设洗手更衣室。更衣室内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杀菌、干手设备和用 品。 2 DB61/T 307.3—2021 4.5.2 车间附近的厕所应处于清洁状态,有化粪池,有冲水设施;厕所门不直接朝向车间。厕所附近 有洗手设施、肥皂(非香皂)或洗手液、干手设备和用品。 4.5.3 应有相应的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并便于清扫、冲洗,保持清洁。 5 加工设备和用具 5.1 材料 应用无毒、无异味、不污染茶叶的材料制成。 5.2 清洁与维护 5.2.1 应建立设备清洁、保养、维修程序并严格执行,做好记录。 5.2.2 每次生产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防止影响产品卫生质量的情形发生;出现故障应及 时排除并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原因及可能受影响的产品批次。 5.2.3 设备和用具每次使用前,应清洁干净。新设备和用具必须清除表面的防锈油等不洁物,旧设备 和

pdf文档 DB61-T 307.3-2021 紫阳富硒茶生产 加工技术规范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307.3-2021 紫阳富硒茶生产 加工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307.3-2021 紫阳富硒茶生产 加工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307.3-2021 紫阳富硒茶生产 加工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10:00: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