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20 CCS B 20 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169—2021 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技术规程 2021-10-19 发布 2022-01-18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169—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样地布设 ........................................................................... 2 5 样地测定 ........................................................................... 2 6 状况评价 ........................................................................... 3 7 工作总结 ........................................................................... 4 附录 A(规范性) 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记录表 ........................................... 5 附录 B(资料性) 河南天然草地退化指示植物 ............................................. 7 I DB41/T 216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饲草饲料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黎、朱伟然、张国启、韩晶、王红艺、王跃先、李桂莲、李克丽、梁亚爽、 陈伶俐、韩金枝、杨家民、巩丹、鲁鑫、刘保国、段柳艳、王喜民、张须庄、姚素云、万春意、董朝民、 刘金凤、杨珺。 II DB41/T 2169—2021 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的基本任务、样地布设、样方测定、状况评价、工作总结等。 本文件适用于县级以上天然草地饲草生产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1 全国行政区划代码 NY/T 635 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 NY/T 1579 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NY/T 2997 草地分类 NY/T 2998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然草地 指优势种为自然生长形成,且自然生长植物生物量和覆盖度占比大于等于50%的草地划分为天然草 地。天然草地的类型采用类、型二级划分。 3.2 样地 指草地生境、类型、利用方式及利用状况具有代表性的观测地段。 3.3 样方 指样地内具有一定面积的用于定性和定量描述植物群落特征的取样点。 3.4 优势种 指草地群落中作用最大、对其他种的生存有很大影响与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3.5 盖度 指样方内各种植物垂直投影的面积覆盖地表面积的百分数。 3.6 1 DB41/T 2169—2021 合理载畜量 指在一定的草地面积和一定的利用时间内,在适度放牧(或割草)利用并维持草地可持续生产的条件 下,满足承养家畜正常生长、繁殖、生产畜产品的需要,所能承养的家畜头数,又称理论载畜量。 3.7 图斑 指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基本一致的地块分为一类,并将其勾绘到底图上。 4 样地布设 4.1 设置样地应能反映本地主要的饲草种类,在面积较大、分布广泛的区域,能反映主要饲草品种随 水热条件变化生长的趋势与规律,在空间分布上宜均匀和交通便利。 4.2 样地应设置在整片草地的中心地带,避免有其他地物。选定的观测区域应有代表性、一致性,面 2 积不应小于图斑面积的 20%,最小面积不小于 15 hm 。 4.3 不同利用方式及利用强度有明显差异的同类草地,应分别设置样地;相同天然草地,按照草地的 平均面积大小布设样地,数量根据表 1 确定。 表1 相同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布设样地数量要求 2 天然草地平均面积/hm 布设样地数量要求 >10000 每块草地设置 1 个样地 2000~10000 每 2 块草地至少设置 1 个样地 400~2000 每 5 块草地至少设置 1 个样地 100~400 每 10 块草地至少设置 1 个样地 15~100 每 20 块草地至少设置 1 个样地 5 样地测定 5.1 测定时间 选择 6~8 月份天然草地饲草生物量最高峰的成熟期进行生产测定。 5.2 草地基本特征 地点填写草地样地所在行政区、填写省、县、乡三级行政区,以及样地临近的显著地名,以村名、 山名、河流名相对位置表示。 每块草地样地采用全省唯一的编号,共15位,格式为“G99999988880001”;其中第一位“G”为草 地;“999999”为样地所在县级行政编码;“8888”为测定年度;“0001”为草地的顺序编号,从0001 开始,县级行政编码按照GB/T 22601编定。 用观测法记录草地样地地貌情况、地形特征、土壤质地、饲草名称等信息,饲草名称按照植物学名 记名,以中国植物志为准。 用定位仪记录样地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经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海拔高度精确到1m。 按照NY/T 2997规定对草地类型进行判定,根据样地基本特征、样方测定数据,综合其它草地情况, 判定草地利用方式、利用强度等,并对样地等级进行评定。 2 DB41/T 2169—2021 草地基本特征见附录A中表A.1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样地记录。 5.3 样方测定 5.3.1 样方设置 应在样地的中间区域设置样方。按照样方内植物的株高和株丛幅度分为二类:一类是株高<80 cm 的草本或<50 cm灌木半灌木为主的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另一类是株高≥80 cm的草本或≥50 cm灌 木为主的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样方。 5.3.2 样方面积 在样地上采用样方框圈定一个正方形,测定饲草种类、构成、高度、盖度、产量等,采集景观和样 2 2 方照片。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用1 m 的样方,如样方植物中含丛幅较大的小半灌木用4 m 的样方。 2 2 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样方,用100 m 的样方,灌木及高大草本分布较为均匀或株丛相对较小的可用50 m 2 和25 m 的样方。 5.3.3 样方数量 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为主的样地,每个样地测产样方应不少于3个。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为主的样 地,每个样地测定1个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样方和3个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 5.3.4 样方测定方法 根据样地编号记录样方号。 用盖度仪测定植被盖度,精确到1%;用定位仪测定样方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经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 2位,海拔高度精确到1 m;用坡度仪测量样方坡度,精确到0.1°;用电子天平称重,精确到0.1 g。用 米尺(钢尺)测定生殖枝自然高度和叶层自然高度,每种植物测量5~10株个体的平均高度。 剪割时,对矮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内植物齐地面剪割,灌丛或高大灌木只剪割当年枝条。 干草重测定应将鲜草按不同种类分别装袋,并标明样品的所属样地及样方号、种类组成、样品鲜重, 待自然风干后再测其风干重。根据风干重推算该草地植物的重量干鲜比。风干的判断标准是植物经一定 时间的自然风干后,其重量稳定时即可视为干草。 饲草饲用价值分类按照NY/T 1579规定进行判定;退化指示植物按附录B判定;毒害草指样方内对家 畜有毒或有害的主要植物,按中国草原规定进行判定。 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见附录A中表A.2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饲草生产测定样方记录。灌木及 高大草本植物样方见附录A中表A.3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饲草生产测定样方记录。 6 状况评价 6.1 草地饲草生产评价 利用已有天然草地图斑,根据样地样方测定数据,按照 NY/T 1579 的要求,评定天然草地饲草质量 等级,并计算确定区域内天然草地饲草质量等级和生产状况。 6.2 草地利用评价 利用已有天然草地图斑,根据样地样方测定数据,按照 NY/T 2998 的要求,评定行天然草地饲草利 用强度,并计算确定区域内天然草地饲草利用状况。 6.3 载畜量评价 3 DB41/T 2169—2021 利用已有天然草地图斑,根据样地样方测定数据,按照 NY/T 635 的要求,计算天然草地饲草合理 载畜量,并计算确定区域内天然草地饲草合理载畜量。 7 工作总结 7.1 数据汇总 将测定范围内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情况、质量等级、利用状况、合理载畜量,统计汇总,形成数据库。 录入样地、样方总数据。 7.2 编制报告 编制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情况、 天然草地利用现状、畜牧业饲草生产情况和草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 7.3 资料归档 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对测定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表格、文件、报告等成果资料及时进行整理 归档。 4 DB41/T 2169—2021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记录表 A.1 草地基本特征见表A.1。 表A.1 天然草地基本特征记录表 草地编号: 测定日期: 草地所在行政区: 经度: 省 纬度: 草地类: 年 月 市 日 记录人: 县(市、区) 海拔: m 乡镇 景观照片编号: 草地型: 坡 向 全山坡/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 坡 位 全山坡/坡顶/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坡脚 土壤质地 砾石质/沙质/沙壤质/壤质/粘质 利用方式 全年放牧/冷季放牧/暖季放

pdf文档 DB41-T 2169-2021 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169-2021 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169-2021 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169-2021 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测定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9:55: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