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35 ■曰5114 四 川 省 (眉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5114/T 28-2020 洪雅茶叶生产加工 技术 规范 2020-11-16发 布 2020-12-16|实 施 眉山市市场监 督管理局 发 布 DB 5114/T 28-2020 目 次 II 前言 1 范围 3 2 3 4 5 6 规范性 引用文件 3 of 8 9 术语和定义 ,,.,,・ ・・・・・・・・・・・・・・・・・・・・・・・・・・・・・・・・・・・・・・・・・・・・・・・・・・・・・・・・・・・・・・・・・・・3 基地建设 4 茶树种植 4 土 壤管理 5 亡⒍・ H田 `9・ 巴刀b・ ・・・.・ ・・・●●●●●●●●●●●●●●●●●●●●●●●●●・・・・・●●●●●●●●●●●●●●●●●●●●●●●●●●●●●●●●●●●●●●●● 5 茶树修剪 5 病虫草害防治 6 10 鲜叶采摘 7 ... 11 档案记录 7 12 加工要求 7 13 包装、标志 、标签 、储藏和运输 7 附录 A(资 料性 ) 9 茶 园禁限 止 使用农药 :・ ,— ˉ … 叩 口 ”口 ”,” ” ip・ -^ ・ t|・ ” ,9,,liqillil田 I口’ ” ・ ・ ′ˉ 。 ” ・ 口 i1● 1口臼 iRi||旧 甲 ;ˉ ● .● li口 -。 DB 5114/T 28-2020 日lJ 舀 第 1部 分 :标 准化文件 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 工 作导则 起草 。 请注意本文件 的某 些 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 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 的责任 。 本文件 由洪雅县农业农村局提 出 。 本文件 由眉 山市农业农村局 归 口并解释 。 本文件 由眉 山市市场监督 管理局批准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洪 雅县农业农村局 、洪雅茗青源茶业有 限公司 、洪雅县雅天茶叶专业合作社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 伟 、李君 、任仲君 。 本文件及其所代 替文件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 : II ,.・ DB 5114/T 28-2020 洪雅茶叶 生 产加 工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茶叶 生产 的基本要求 ,包 括术语和定义 、基地建设 、茶树种植 、土 壤管理 、施肥 、茶 树修剪 、病虫草害防治 、鲜 叶采摘 、档案记录 、加工 要求 、包装 、储藏和运输等技术措施 。 本文件 适用于洪雅县茶 叶生产加 工 。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其 中 ,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 中的规范性 引用而构成本文件 必不可少 的条款 。 (包 括所有的修 改单 )适 用于本 仅该 日期对应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 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最新版本 , 文件 。 GB/T191包 装储运 图示标志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 品安全标准 预包装食 品标签通则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所 有部分 )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4881 食 品安全标准 食 品生产流通卫生规范 GB 15063 复 混肥料 (复 合肥料 ) GB 18877 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 GB/T20014.1良 好农业规范 第 1部 分 :术 语 GB/T20014.12 良好农业规范 第 12部 分 :茶 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 范 GB/T32744茶 叶加 工 技术 良好规范 NY/T225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 NY 227 微 生物肥料 NY/T391 NY/T393 NY/T394 绿色食 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绿色食 品 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 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1999 茶叶包装 、运 输和贮藏 通则 NY/T5018-2015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 和定 义 GB/T20014.1界 定 的 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台刈 DB 5114/T 28-2020 割去衰老低产茶树树头 。 4 基 地建设 4,1 茶园环境 4.1.1 基地应远离化 工厂和有毒 土壤 、水质 、气体等污染源 ,且 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391的 规定 。 4.1.2 基地与主干公路 、荒 山、林地和农 田等的边界应设立 缓冲带 、隔离沟 、林带或者物理障碍 区。 4.2 土壤条件 基地 土壤应 上 层深厚 ,土 壤耕层 50cm以 上 ,土 质疏松 ,结 构和理化性状好 ,PH值 应在 4-6,5之 间 有机质 、全 氮 、有效磷 、有 效钾含量应达到NY/T391规 定 的二 级 以上 、海拔 1800m以 下的山地黄壤 、 台 , 地小土黄泥 、黄紫色冲积 土 。 4.3 基地规划 4.3.1 基地道路 根据基地规模 、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进行合理规划 ,使 主道 、支道 、步道和地头道组成合理的道路 网 便于运输和茶园机械作业 。大 中型茶厂 以总部为 中心 ,与 各 区、片、块有道路相通 、规模较小的茶场设 , 置支道 、步道和地头道 。 4.3.2 水利系统 根据基地地形地势合理布置沟 、池 、塘等设施 ,建 立 完善的水利系统 ,做 到能蓄能排 。宜建立茶园 节水灌溉系统 。 4.4 茶园开垦 4.4.1 开垦深度宜在 50cm以 上 ,去 除石块 、草根 ,在 此深度 内有 明显 障碍层 (如 :网 纹层或犁底层 ) 的土 壤应破除障碍层 。 4.4.2 平地和坡度 15° 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 :坡 度在 15° 以上时 ,山 垭 口或沟壑地带需要开挖 50cm 深排水沟 。 4.5 基地生态建设 4.5.1 基地 四周或基地 内不适合种茶的地方应植树造林 。 4.5,2 集 中连片的基地遮光率宜控 制在 25%左 右 。 4.5.3 断丛 缺行严重 、覆盖度低于 50%的 茶 园 ,补 植缺株 ,合 理 剪 、采 、养 ,提 高基地覆盖率 。树龄 大 、 品种老化 的基地应 改植换种 。 5 茶树种植 5.1 品种选用 5,1.1 茶树种苗应选择适宜 当地气候 、土 壤 的茶树 品种 。 5.1.2 茶树种苗质量应 符合 GB 11767中 I、 II级 的规定 。 5.2 茶苗定植 DB 5114/T 28-2020 5.2.1 定植 时 间 5.2.1.1 春季 定植 宜在 2月 下旬 至 3月 上旬 ,雨 水 至 惊 蛰期 间 。 5.2.1.2 秋季 定植 宜在 9月 下旬 至 10月 上 旬 ,秋 分 至霜 降期 间 。 5.2.2 茶行 布置 采 取 双行错 窝 (丁 字形 )栽 培 ,每 窝 l~2株 ,每 亩 定植 茶苗 3000~5000株 。 大行距 ⒈60~1.80m、 小行距 35~40cm、 巨25~30cm。 窝显 5.2.3 定植 方法 将 茶苗根 系舒 展 定植 ,离 底 肥 层 10cm以 上 ,覆 疏松 细 土 压 实 ,浇 透 定 根 水 。 6 土壤管理 6.1 土壤肥力能力 6.1.1 定期监测 土 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 。一般要求每 3年 检测 一 次 。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 的采取土 壤改 良措施 。 6.1.2 采用采用合理耕作 、施 用有机肥等方法改 良土 壤结构 ,提 高土 壤肥力 。耕作时应考虑 当地 降水 条件 ,防 止 水 土 流失 。对 土 壤深厚 、松软 、肥沃 ,树 冠覆盖度大 ,病 虫草害少 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 免耕 。 6.1,3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 高茶 园的保土 保肥蓄水能力 ,植 物源覆盖材料 (杂 草 、枝叶和作物秸秆 ) 应未受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 6,1,4 土 壤 PH值 低于 4.0的 茶 园 ,宜 施用 白云石粉等物 质调节 土 壤 PH值 至 4.5~6.5范 围 。土 壤 PH 值高于 6,5的 茶园应 多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 PH值 至适宜的范 围 。 6,1,5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70%时 ,茶 园应节水灌溉 。 6.1.6 在播种移栽前 ,结 合做畦等均匀施入相应 杀菌剂 、杀虫剂 。也可在 7月 下旬至 8月 上旬 ,用 熏 蒸剂处理 土 壤 。 7 施肥 7.1 施肥方法 7.1.1 基肥 “ ” “ ” 净 、早 、深 、足 。 净 指施用 的肥料符合卫生 标准 ; “早 ”指使用时 期要早 ,一 般于当年秋季开 沟深施 ; “深 ”指施肥要有 一 定深度 ,成 龄茶 园施肥深度 20cm以 上 ,幼 龄茶 “ ” 园最浅不低于 15cm; 足 指基肥量要足 ,基 肥宜 以有机肥 为主 。 茶 园在施基肥 时须做到 7.1.2 追肥 第一次追肥在每年农历 10月 下旬~11月 中旬 ;第 二次追肥在每年农历4月 中旬 ,春 茶采摘结束后 以补充春茶的营业消耗 ;第 三次追肥在每年农历7月 中旬 。 追肥后使用修剪的茶树枝叶在茶园均匀施洒、 屠兰 工° 亻 , :炅 ,上 8 茶树修剪 DB 5114/T 28-2020 8.1 修剪时间 时间宜在春茶后 5月 上 中旬 、秋末 10月 下旬至 11月 中旬进行 ,秋 剪利于翌年春茶早萌芽 。 8.2 第 一次定型修剪 修剪标准为80%的 茶苗达到茎粗 (离 地表 5cm处 测量 )超 过 0.3cm,苗 高达 到 30cm,有 1~2个 分支 的 树干要求 ,方 可对 该茶 园进行第 一 次定型修剪 。第 一 次定剪在高度离 地 15cm~20cm处 剪去主枝 ,留 下侧 枝不剪 。凡不符合第 一 次定型修剪标准 的茶苗不剪 ,留 待第 二 年达标后再剪 。 8.3 第 二次定型修剪 一般在第 一 次定型修剪后 的次年进行 ,此 时树高达到40cm,剪 口高度为 25cm~30cm,第 二 次顶尖高 度离 地 30cm~50cm或 在上次剪 口上 提高 10cm~15cm,剪 平茶树蓬面 。如果茶苗高度不够标准 ,适 当推迟 修剪时间 。 8.4 第 三 次定型修剪 一 般在第 二 次定型修剪后 的次年进行 ,第 三 次定剪高度离 地 45cm~50cm,修 剪高度在 上 次剪 口上提 高 10cm~15cm左 右 。茶树经 三 次定型修 剪后 ,高 度 一 般在 50cm~60cm左 右 ,树 幅可达 70cm~80cm。

pdf文档 DB5114-T 28-2020 洪雅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眉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14-T 28-2020 洪雅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眉山市 第 1 页 DB5114-T 28-2020 洪雅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眉山市 第 2 页 DB5114-T 28-2020 洪雅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眉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22:34: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