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040 CCS A 12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306—2020 冶金企业危险作业安全规范 2020 - 12 - 29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1 - 29 实施 发 布 DB13/T 5306—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应急管理厅。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振国、赵阳、王继俊、杜晓峰。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13/T 5306—2020 冶金企业危险作业安全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冶金企业检维修过程中动火、进入有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 电、断路、动土的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冶金企业检维修过程中涉及的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 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断路作业、动土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2811 安全帽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3869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T 4200 高温作业分级 GB 5082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 6095 安全带 GB 622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12358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 通用技术要求 GB 26557 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 GB/T 33579 机械安全 危险能量控制方法 上锁∕挂牌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DL 409 电业安全工业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HG 30012 生产区域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 DB13/T 502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作业 Hazardous work 冶金企业检维修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动火、进入有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 动土、断路等,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 3.2 动火作业 hot work 1 DB13/T 5306—2020 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装置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如使用电焊、气焊(割) 、喷灯、电钻、砂轮、风镐、开凿等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炙热表面的施工作业。 3.3 易燃易爆场所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area GB 50016、GB 50414中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乙类区域的场所。 3.4 有限空间 confined spaces 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 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5 有限空间作业 operation at confined spaces 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6 盲板抽堵作业 blinding-pipeline operation with stop plate 在工艺操作或检修过程中,设备和管道内存有物料(气、液和固态)及一定温度和压力情况时的 盲板抽堵及设备和管道内物料吹扫、置换和清洗后的盲板抽堵。 3.7 高处作业 work at height 在距坠落基准面2 m及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8 吊装作业 lift 在检维修过程中使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过程。 3.9 断路作业 work for road breaking 在生产区域交通主干道、交通次干道、交通支道与装置引道上进行工程施工和吊装吊运等各种影 响正常交通的作业。 3.10 动土作业 excavation work 挖土、打桩、钻探、坑探、地锚入土深度在0.5 m以上;使用各类施工机械可能对地下隐蔽设施产 生影响的作业。 3.11 临时用电 temporary electricity 正式运行的电源上所接的非永久性用电。 4 基本要求 4.1 作业前,作业单位和生产单位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4.2 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a)有关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b)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 c)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d)事故的预防、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知识; 2 DB13/T 5306—2020 e)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4.3 作业前,生产单位应进行如下工作: a)对设备进行隔绝、清洗、置换,并确认满足动火、进入有限空间等作业安全要求; b)对放射源采取相应的安全处置措施; c)对作业现场的地下隐蔽工程进行交底; d)腐蚀性介质的作业场所配备人员应急用冲洗水源; e)夜间作业的场所应设满足要求的照明装置; f)会同作业单位组织作业人员到作业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的可靠 性,熟悉应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及分布。 4.4 作业前,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检查,并使之符合如下要 求: a)作业现场消防通道、行车通道应保持畅通;影响作业安全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b)作业现场的梯子、栏杆、平台、箅子板、盖板等应确保安全; c)作业现场可能危及安全的坑、井、沟、孔洞等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设警示标志,夜间应设 警示红灯;需要检修的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应可靠断电,并在电源开关处加锁并加挂安全警示牌; d)作业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应完好; e)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等各种工器具应符合作业安全要求; 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式、移动式电动工器具应逐个配置漏电保护器和电源开关。 4.5 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应正确佩戴符合 GB 2811 要求的安全帽,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遵守本工种安 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着装及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应统一协调。 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患有职业禁忌证者不应参与相应作业。 作业监护人员应坚守岗位,如确需离开,应有专人替代监护。 4.6 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办理作业审批手续,并有相关责任人签名确认,同一作业涉及动火、进入有 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断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应同时办理相应 的作业审批手续。 作业时审批手续应齐全、安全措施应全部落实、作业环境应符合安全要求。危险作业审批表参见 附录 A。 4.7 当生产装置或作业现场出现异常情况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生产单位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 止作业,迅速撤离。 当作业现场出现异常,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迅速撤离,作业单位应 立即通知生产单位。 4.8 作业完毕,应恢复作业时拆移的盖板、箅子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的安全使用功能; 将作业用的工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等及时撤离现场;将废料、杂物、垃圾、油污 等清理干净;尽快恢复正常交通等。 5 动火作业 5.1 作业分级 5.1.1 固定动火区外的动火作业一般分为二级动火、一级动火、特级动火三个级别,企业应划定固定 动火区及禁火区。 5.1.2 二级动火作业:除特级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3 DB13/T 5306—2020 5.1.3 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 10m 范围内进行的除特级 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5.1.4 特级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介质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 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5.2 作业基本要求 5.2.1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安全防火 措施,并配备消防器材,满足作业现场应急需求。 5.2.2 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的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清理 或封盖等措施;对于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5.2.3 凡在盛有或盛装过易燃易爆介质的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设施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 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 动火作业时按 5.3 规定执行。 5.2.4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 23%。 5.2.5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 40m 内,不应对煤气设施进行吹扫或引气作业,,距动火点 30 m 内不应排 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 15 m 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 10 m 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 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5.2.6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并设置防倾倒措施,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 5 m,二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应小于 10 m,并应设置防晒设施。 5.2.7 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5.2.8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确需动火,动火作业应升级管 理。 5.2.9 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设备内煤气应保持正压,动火部位应可靠接地,在动火部位附近 应装压力表或与附近仪表室联系。 5.2.10 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应根据 GB 6222 的有关规定使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测定合格,并经取 样分析,其氧含量应为 19.5%~23%,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或通上蒸汽,确认在动火全过程中 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5.3 特级动火作业要求 5.3.1 特级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应符合 5.2 的规定。 5.3.2 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应进行带压不置换的特级动火作业。 5.3.3 特级动火作业应预先制定作业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 5.3.4 特级动火作业应在正压条件下进行作业,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5.3.5 涉及煤气的特级动火作业,除制定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外,还应取得气体防护站和安全主管部 门的书面批准。 5.3.6 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应良好,以便使泄露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5.4 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5.4.1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5.4.2 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检测分析;在较长的物料管线

pdf文档 DB13-T 5306-2020 冶金企业危险作业安全规范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5306-2020 冶金企业危险作业安全规范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5306-2020 冶金企业危险作业安全规范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5306-2020 冶金企业危险作业安全规范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4:34: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