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160 CCS A 20 44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262.4—2020 专业镇建设规范 第 4 部分:创新指数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Town—Part 4: Innovation Index 2020 - 12 - 28 发布 2021 - 03 - 28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262.4—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DB44/T 2262《专业镇建设规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要求; ——第 3 部分:考核评价; ——第 4 部分:创新指数。 本文件为 DB44/T 2262《专业镇建设规范》的第 4 部分。 本文件由广东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广东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广东省计算技术应用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炜、谷雨、张熙、万陆、曹佳斌、许上云、刘朝刚、黄继雄、覃耀青、刘睿、 于敏、李炳超、李正权、张志荣、陈进才。 I DB44/T 2262.4—2020 专业镇建设规范 第 4 部分:创新指数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专业镇创新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指标得分计算方法和指数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专业镇创新发展的指数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44/T 2262.1-2020 专业镇建设规范 第1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DB44/T 2262.1-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创新指数 innovation index 是指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用于评价广东专业镇创新水平和质量,包括专业镇创新基础、科技研 发能力、产业化能力、专业化能力等四个方面。 4 评价指标体系 4.1 构成 指标体系采用三级指标结构,由创新基础、科技研发能力、产业化能力、专业化能力等4个一级指 标,经济发展水平等10个二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等16个三级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镇创新指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A 创新基础 三级指标 二级指标 A1 经济发展水平 A11 地区生产总值(GDP) A1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 GDP) A2 创新人力水平 A21 每千人研究与开发(R&D)人员数 B1 创新投入能力 B11 专业镇全社会科技投入与 GDP 的比例 B21 企业平均拥有的工程中心数量 B2 技术研发能力 B 科技研发能力 B22 企业平均拥有的创新服务机构数量 B23 企业平均拥有的共建科技机构数量 B3 协同创新能力 B31 专业镇产学研合作经费 B32 专业镇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规模企业占规上企业的比重 1 DB44/T 2262.4—2020 表1 专业镇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续) 一级指标 C 产业化能力 二级指标 C1 技术供给能力 C11 每万人口拥有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 C2 技术应用能力 C21 列入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 C3 技术转化水平 D 专业化能力 三级指标 D1 产业集聚能力 D2 全员劳动生产率 C31 专业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C32 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D11 特色产业总产值 D12 特色产业占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比重 D21 特色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4.2 指标计算方法 4.2.1 创新基础 4.2.1.1 经济发展水平 A11地区生产总值(GDP) ,是专业镇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 的价值总和。 A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以人均水平表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按公式: ·········································································· (1) 式中: z1——专业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为万元; z2——专业镇地区常住人口数,单位为人。 4.2.1.2 创新人力水平 A21每千人研究与开发(R&D)人员数,以R&D人才密度衡量专业镇地区拥有的创新人力基础水平,按 公式: ·········································································· (2) 式中: z3——专业镇地区研究与开发(R&D)人员数,单位为人。该人员是指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 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 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 z4——专业镇地区常住人口数的变式表示,单位为千人。 4.2.2 科技研发能力 4.2.2.1 创新投入水平 B11专业镇全社会科技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以专业镇地区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相对 水平,衡量其科研经费投入能力水平,按公式: ··································································· (3) 式中: 2 DB44/T 2262.4—2020 z5——专业镇地区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单位为万元。该经费投入应包括专业镇获得上级政府的科 技经费、镇本级政府投入的科技经费、镇内企业用于产品开发等科技活动的科技经费、镇内科研单位及 院校等单位科技活动所支出的科技经费; z6——专业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为万元。 4.2.2.2 技术研发能力水平 B21企业平均拥有的工程中心数量,以辖内企业拥有的省级或省级以上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相 对水平,作为专业镇技术研发能力度量指标之一。按公式: ···········································································(4) 式中: z7——专业镇地区工程中心总数,单位为家。工程中心是指依托行业内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以 及在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研究开发和工程化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构建的技术创新平台。要求其拥有 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专业人才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能 够提供行业公益性服务; z8——专业镇地区企业总量,单位为个。 B22企业平均拥有的创新服务机构数量,以辖内企业拥有的创新服务机构的相对水平,作为专业镇技 术研发度量指标之一。按公式: ···········································································(5) 式中: z9——专业镇地区创新服务机构总数,单位为个。专业镇域内创新服务机构应属于第三产业范围、 服务于企业技术研发,包含研发设计、信息咨询、培训、创业孵化、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科技投融资、 技术交易、科技中介、生产力促进、检验检测、工业设计和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法律政策服务等机构; z8——专业镇地区企业总量,单位为个。 B23企业平均拥有的共建科技研发机构数量,以辖内企业拥有的共建科技研发机构相对水平,作为专 业镇技术研发度量指标之一。按公式: ··········································································(6) 式中: z10——专业镇全镇与大学、科研院(所)共建科技机构数,单位为个。共建的科技机构数依托单位 可以是专业镇域内或域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z8——专业镇地区企业总量,单位为个。 4.2.2.3 协同创新能力 B31专业镇产学研合作经费,以专业镇产学研合作经费占全部专业镇产学研合作经费的比重作为衡量 某一专业镇的协同创新能力,按公式: ···································································(7) 式中: 3 DB44/T 2262.4—2020 z11——专业镇域内产学研合作经费,单位为万元。专业镇产业研合作的合同主体一方应为专业镇政 府、所属创新平台或所管辖企业,而另一方为镇域以外的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经费为上述合同约定经 费; z12——专业镇内全部专业镇产学研合作经费总量,单位为万元。 B32专业镇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规模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是以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规模以上企业 的密集程度度量专业镇的协同创新能力水平,按公式: ·································································· (8) 式中: z13——专业镇域内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规模企业数,单位为个。这里的专业镇规模以上企业是指销售 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z14——专业镇内规模企业数总数,单位为个。规模以上水平与z_13含义相同。 4.2.3 产业化能力 4.2.3.1 技术供给能力 C11每千人口拥有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是以专利为主要标志的知识产权水平衡量该地 区技术供给能力,按公式: ·········································································· (9) 式中: z15——专业镇有效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单位为件; z4——专业镇地区常住人口数的变式表示,与3.2.1部分指标含义一致,单位为千人。 4.2.3.2 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C21列入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是以专业镇新产品生产水平衡量其技术应用能 力,按公式: ································································· (10) 式中: z16——专业镇列入省级以上新产品总产值,单位为万元。省级及以上新产品总产值是获省级以上科 技部门或经贸部门认定的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产品的产值之和; z17——专业镇地区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单位为万元。规模以上水平与z13含义相同

pdf文档 DB44-T 2262.4-2020 专业镇建设规范 第4部分 创新指数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T 2262.4-2020 专业镇建设规范 第4部分 创新指数 广东省 第 1 页 DB44-T 2262.4-2020 专业镇建设规范 第4部分 创新指数 广东省 第 2 页 DB44-T 2262.4-2020 专业镇建设规范 第4部分 创新指数 广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4:14: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